> 领导者如何提升领导力
Detail

领导者如何提升领导力

Publish Time: 2011-06-13     Views: 843     Source: 中国总裁培训网     Author:
Description: 领导一个人与领导一个群体是完完全全两码事。驾驭一个人时你尽可以了解他的特点、偏好、掌握他的大部分信息,而对一个群体,你就很难完全清楚是否会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暗礁”:非正式组织、正式的工会、基层的反对声音,等等。......

    领导一个人与领导一个群体是完完全全两码事。驾驭一个人时你尽可以了解他的特点、偏好、掌握他的大部分信息,而对一个群体,你就很难完全清楚是否会有可能造成危害的“暗礁”:非正式组织、正式的工会、基层的反对声音,等等。

    最终,由于管理不力,杜兰特不得不离开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的职位,由斯隆接任。斯隆是一个求实的人,他认为没有一贯正确的人,管理人员个人能力有限是组织成长的巨大障碍,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协调和信息联系方面的问题及外界代表问题的增多将会超出一个人的能力范围,“一人控制”的方式蕴含的犯错误的危险会导致经营失败。斯隆认为,每一个经理人员,包括他自己,都应认识到需要别人的帮助,在征求别人意见之后再作出决策。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应该使全体经理人员真正地参与经营,所用的方法是充分利用他们的能力,公正的提拔政策,有效的激励,以及运用教育,说服而非强制命令的方式。斯隆认识到人的重要性,因此拿出至少一半的时间直接同人们接触,包括访问和倾听经销商与公司职工。斯隆支持一项“有计划培养好职员”的奖金制,以争取与同事结成一种合伙关系,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因为斯隆看重的是职员们对公司目标作出的贡献和他们在职业上的绩效,而非“政治手腕”或“个人忠诚”。当然,斯隆获得了成功领导者的声誉并不仅仅因为以上描述的方面,但他的话或许会对领导者们有所震动和启发。“无论以砖瓦建筑计量的任何一家企业的价值有多大,这个部分的价值同在其岗位上协调一致构成一个有效整体的个人比较起来,那是微不足道的。”斯隆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已远。

    不过,就领导一个群体而言,信息革命的社会依然要把人放在首位。有一些建设性的方案:

    ●只处理例外事务,繁忙的工蜂日复一日采蜜不止,而繁衍后代的重任只能山蜂王来承担。在领导者的日程安排表上,应该尽量剔除常规性,例常性的工作,交由下级管理者去完成,领导者应集中处理突变的、例外的事务

    ●发挥日程安排表的作用。领导者应该有勇气经常修正自己的日程安排,这样不仅能使自己可以灵活及时地发现处理重大问题,更可由领导者的日程安排体现出他对某件工作的关注,从而引起下属对此的注意和重视,这是引导职员的一种有效方法。

    ●提升拥护创新的人。创新是企业的特征和生命力所在,选拔一位拥护新战略的人,可以保证企业的这种生命力存在,并且准确无误地传达一个信息:创新者才有光明前途,公司不需要拖后腿的人。

    ●问你自己几个问题。日常的语言、行为最能反映你的精神集中于思考哪些方面,也最能体现领导者对各种工作的关心程度。

  1)你反复强调什么。在董事会或者专业委员会会议上,议题是财务结构,你却总是反复在谈产品质量,很清楚,你现在并不关心财务结构。

  2)你通常最先批阅什么文件。你宣称与零售商建立良好关系是关键,但每次你都把对零售商的分析报告和他们的要求报告拖到最迫不得已的时候批阅,看来,你的“关键”不在于此。

  3)你对备忘录的批示意见有一定格式吗?许多人喜欢在备忘录的页边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意见。你自己呢?你的意见是就事论事,还是有一个专注的主题?比如,无论备忘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的批注是否都强调质量这个你最关心的任务?

  ●有意的示范,抑或树立榜样。当领导者在一份文件上签署自己意见时,应该想到,这个意见将会立即被若干人复制并作出各自的解释。你与供应商的一次谈活可能会在小道消息网中流传并阐释,你偶尔出现在中层经理沙龙也许就会引起巨大猜测和震动。“这是什么意思?”你每天发出的大量信号(信息),都会给予周围的人们不小影响。领导者未必能件件事情身先士卒作表率,善用象征性语言、行为对下属发出信号也是一种榜样力量。

  ●形成紧张有致的气氛。事实上就是要在职工中树立紧迫感,使他们(以及整个群体)都感受到非往前不可的压力。为此,应该不断提倡变革、改进的措施,但又不致减弱人们的自信心和增加恐惧感。职员必须面对一些风险,明白优胜劣汰并非妄言,而风险之后他们将得到激励并且获得宝贵经验。领导是一个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对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施加影响的方式多种多样。没有绝对正确的领导方式。只能寻找“适合”的领导方式——适合于领导者个人、群体与环境的。

  领导者的个性显然会影响领导行为,专制、民主或放任是对领导者行为方式的一种划分。同时领导者并不是单向地影响下属,实际上,下属的行为和表现、价值观也会对领导者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一个互动过程,包含了双方的互融性和互动性。

  因此组织行为管理提倡了解自己与他人的个性,以调节领导方式。换个角度,在确定一个领导的职责范围或选择管理模式时,要注意领导能力与环境的匹配,领导者必须全面系统地考虑环境的要求,包括工作任务的特点(是否明确,挑战性高低、创新程度等)、工作群体的状况(合作与分散的状况)、组织的特点(规范、结构、适应性等)这样一些因素是领导者应予考虑的。领导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但这种影响可以借助某些方式加以扩大。领导者的行为只能部分地影响到组织成员的激励和绩效、而领导方式的改变可能也不会迅速而明确地改变下属的绩效,虽然大多数企业会对领导的作用抱有美好的预期。不过,领导者除了与员工面对面直接交流之外,如果能有效地运用职权,综合采用各种方式,那将会提高他影响员工的水平、比如在对职工的培训和指导上下功夫。日产汽车公司在美国田纳西州士麦那开始经营时,就在开工前花6300万美元培训约 2000名工人,每个员工的培训费达 3万多美元。这不仅保证员工都得到良好的培训,并且给每个员工送去了“你对公司很重要”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里使美国员工对日本式的领导方式产生了认同感。这对领导行为的实施很有帮助,将来员工大部分采取了配合和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行动。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降职,无论对于员工还是企业,听上去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让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感到非常头疼。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善后处理得当,降职将成为企业文化的一个行动导向,对企业的发展相对有利;否则被降职的员工轻则离职而去,重则在企业中混淆视听,散布言论,给企业文化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鉴于多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经验,笔者认为降职管理需要与员工的个性紧密结合,采取针对性措施,逐一解决。

        降职:原因不同,心态各异

        员工被降职的原因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违反公司规定或犯了重大错误;二是绩效不佳;三是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所致等。对于违反公司规定或犯了重大错误的员工,按照规定该降职的要降职,以达到惩戒本人、警示他人的效果。对于绩效不佳的员工,应找出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因为态度问题(比如由本性懒惰或对企业及上级不认可导致的态度消极或不愿付出),也可能是能力问题(比如应急晋升上岗后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与试用过程)。对于因不可抗拒的外部原因而降职的员工,比如机构改革、部门合并等非员工自身原因造成的降职,应该视实际情况给予员工安抚和补偿,预防优秀员工离职。

        被降职的员工一般会有这样三种心态:一是觉得很没面子,同事面前抬不起头来,亲属朋友面前无法交待;二是不服组织处理结果,认为不是自己的原因,找理由归因于外;三是积极调整心态,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

        对持第一种心态的员工,应给以更多关心与呵护,多鼓励,多沟通。尤其是当员工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后,更要及时反馈,以增强其自信心。对持第二种心态的员工,要给以明确的批评与教育,并说明不做自我反思的后果,帮其重新认识自我,然后视其行为改变情况再行处理。对冥顽不改,不做反思的,必须与其解除聘用协议,不可再用;对有所认知与进步的,可与第一种情况等同对待;对持第三种心态的员工,则是企业应着重培养的对象,其潜力往往很大。

        对有潜力的降职员工,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更加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过去有贡献的方面给以适当肯定,还要与其一同深刻剖析自我,认知自我,调整心态,对其进行能力培养,一般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在咨询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个IT企业的经理历经了降职、晋升等转折,在专业咨询公司的指导下终于成为企业的优秀人才,其成长过程将在后面展开。

        分析个性特征,去留自有应对

        在降职员工的管理方面,对有潜力而绩效表现一时欠佳的降职员工,应该对其进行适当培养,发掘其潜在能力;而对于确实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员工,针对不同特点的员工,应予以辞退或采用适当的办法使其自动离职。下面根据GFT理论把员工分为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分别采取不同管理的策略。

        降职员工的特点与对策

        所谓GFT理论,即个性风格图理论(Graph for Talent),它从人的思维模式入手,寻求由于人们思维模式的差异,而产生的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差异。这套理论把人分为A、B、C、D、X、Y六大类,共12种类型。以下例举的类型是企业管理者中多见的类型,有些类型,比如Y2、B2、C2等由于个性的原因,在企业中的发展空间非常小,在各级管理者中也较少见,故不做介绍。

      A1型(孙悟空型):他们具有很强的判断力,凡事都有应对的招数,是解决问题的高手。个人独立行事能力非常强,只要不在团队中使用,绩效表现一般没问题。不能达成绩效的原因,往往是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同事,处理人际关系是他们的弱项,往往得不到大家的配合与支持。如果经过心态的历练与调整之后,让其明确组织目标,给其独立的平台和自我发挥的空间,就能把其潜力发掘出来。
      
      A2型(孙中山型):他们是强理论型的人,凡事都得有个说法,自圆其说能力、表现欲都很强。联想丰富,创造力、演说能力也是其长项。可以作为团队的军师,使其创意充分发挥,由团队来判断创意的价值。绩效不好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条件把他的创意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来,往往是理论脱离实际。
      
      B1型(项羽型):他们急于造势和取得收获,是非常容易出绩效的员工,绩效不好的原因往往是心态出了问题。要了解其根源性的原因,对症下药。另外,这类员工绩效不好的同时往往会有很强的破坏性,因此必须引导其认知自我,调整心态。
      
      Y1型(刘备型):他们善于积累资源和做出判断,往往在其很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或有绩效出来之后,才会对自己有信心,信心不足时对组织交给的工作常会采取逃避、自欺欺人的态度,导致绩效不佳。此类员工潜力很大,又对目标敏感,只要给他明确的目标,并鼓励其挑战自我,是可以成为优秀员工的。
      
      X1型(诸葛亮型):他们思考问题非常缜密,不喜欢做没有把握、事先没有准备和缺乏资源支持的事情,很难适应工作的变化。绩效不好的原因也往往是从事了快速变化或快速决策的工作。只要减轻他们的压力,把比较有规律或可以计划的工作交给他们就可以了。
      
      X2型(袁绍型):这类人细心,喜欢与人打交道。只要是经常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其绩效都不会差,绩效出了问题一般是工作不合适或刚到一个新的岗位,这类型的人在新岗位上需要找到感觉,没有找到感觉之前很难有好的绩效表现。
      
      C1型(总理型):他们的思维特征是配合他人的被动思考型,属于辅助性人才。在独立决策的岗位上由于其被动性思考,总是问题出现了才去思考对策,所以,因为没有前瞻性,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这类型的人责任心很强,只要有其信任的上级作为领导,做配合性的工作,也能把工作做好。
      
      根据GFT人才顾问的分析,前面提到的那位IT企业的经理最开始作为总经理的人选进入公司,本身属于X2型,在没有经验的岗位上进入工作状态比较慢,思维方式也不够严谨,而且由于决策依赖经验和感觉,还可能会导致一些决策失误并引发团队问题,尽管该候选人潜质很好,但当时并不适合担任总经理职位。
      
      不过这位职业经理人已经进入公司,不可能弃之不用。于是,咨询师给出了一个调整方案:在保持其总经理待遇的前提下,让他先负责一个独立的软件系统工程项目,作为熟悉公司、检验能力的过程。随后,在第一个绩效周期(三个月)结束时,不仅所有的绩效指标都没有完成,而且员工的冲突不断,项目进展不顺,客户投诉也很多,就是因为他做事大大咧咧,不够严谨,对于团队管理也不善长。
      
      对此,老板一筹莫展,他本人的信心也大受挫折。后来在老板与咨询顾问协商后对其降职处理,将他安排到营销部做副职,负责客户的维护和软件产品的销售工作,希望其发挥原有的专业优势以及其善于交朋友,对客户以诚相待的特点,待其得到充分锻炼、做出成绩后再委以重任。之后,咨询顾问对这位X2型的经理人又做了辅导,指出他的优势和需要注意规避的问题,并指导其如何更大程度地扬长避短。
      
      后来,他到了新岗位后如鱼得水,无论是在客户维护还是在市场开拓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半年后便升为华东区销售副总。[NextPage]
      
      在该案例中,这位X2型的经理人虽然刚开始被降职,但后来只是换了一个岗位,其绩效便判若两人,很快又得到了晋升。这说明把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是多么重要,而且针对其自身思维特点进行的专门辅导也必不可少。

        找到逃避价值,让降职员工自动离职

      对不适宜企业发展,价值很难发挥的员工,应及早通过坦诚的沟通,使其认识到企业与自己的职业发展不匹配,协助他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自动离职,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根据GFT理论中人的个性思维分类,每种类型的人都有其逃避价值,如果企业的安排刚好碰到员工的逃避价值,他就很可能会自动离开。所谓逃避价值,在这里是指每个类型的人都会有其害怕并逃避开的情景,一旦面临这样的局面,他一定会想办法逃避,无法长时间地面对。
      
      A1型(孙悟空型)的人,由于其独立做事能力很强,有成就感,其逃避价值是不做事就难受,找不到成就感。如果企业不给其安排实际的工作,让他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他会觉得难以忍受,不超半年,必然自动离职。
      
      A2型(孙中山型)的人,由于其表现欲很强,如果企业安排的工作不让他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冷淡、疏远政令中心,找不到成就感,觉得在企业里没有前途,是一个多余的人,他也会选择离开。
      
      B1型(项羽型)的人,由于其急功近利的个性,凡事都要有收益,如果企业降低其收益,比如奖金、绩效工资等,他就会自动离开。
      
      Y1型(刘备型)的人,由于其目标导向性,已经确立的目标无法达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只要企业不给他达成目标的资源,他就很难实现自己的志向,自然会选择离开。
      
      X1型(诸葛亮型)的人,凡事都要做好规划,假如让他的工作不具有可计划性,无规律可循,并不断地变换其岗位,他将难以适岗,做不出成绩,必然也会选择离开。
      
      X2型(袁绍型)的人,由于他们是凭感觉和经验做事的人,但对不熟悉的领域往往找不到感觉。如果让其在没有感觉的环境工作中,而且没有人帮助和培养,必然会导致其离职。
      
      C1型(总理型)的人,由于他们是配合型人才,欠缺独立性,从事没有经历过的工作时,需要他人的指点,独自很难完成。此类型的人对企业的忠诚度最高,往往受到委屈也愿不离开企业。
      
      以上让员工自动离职的办法,可以说并非最佳选择,甚至看起来有些“阴险”,在考虑到企业稳定或某些特殊情况时,针对一些特定的人用一用倒也无妨,但是,毕竟这也是一种消极的对策,企业应该用更为积极的心态和更为主动的手段解决不适岗员工的去留问题,那就需要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针对离职员工的一系列援助计划。
      
      此外,企业经常会对有贡献、但又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老员工不知如何安置。一方面,中国的文化是“情”字当头,人情味儿十足,对曾经做出贡献、而现在无法跟上企业发展步伐的老员工,感到既不能“卸磨杀驴”,又找不到他们发挥的岗位和空间;另一方面,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员工加盟,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企业左右为难。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让这样的老员工作为企业的编外顾问,不要再呆在岗位上了,以免使企业的绩效系统无法发挥作用,影响其公平性。也有的企业采取给他们以一定的股份使其颐养天年的做法。
      
      针对不同员工类型,提升能力的培养要点
      
      对于有潜力的降职员工来说,想要将其潜力充分发挥并利用起来,除了做心态调整方面的工作外,还要对其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
      
      应用GFT思维理论工具,个性化的培养,发掘降职员工先天的潜力,是使其成长的关键。那么,这就需要了解各种类型员工的潜力所在,对不同类型的人区别培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对降职员工的处理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棘手,只要按照组织的规章制度,给降职以正当理由;并且充分把握好员工的心态,对其进行人性化关怀;分析清楚员工自身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降职员工采取不同措施,使不适合在本企业发展的员工自动离职,并且留住自己需要的员工,对其进行能力和态度的培养,充分发挥其潜力,就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再次说明,人力资源工作者只有对人性有了充分的把握,理解人、关心人,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为企业赢得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B1型(项羽型):他们急于造势和取得收获,是非常容易出绩效的员工,绩效不好的原因往往是心态出了问题。要了解其根源性的原因,对症下药。另外,这类员工绩效不好的同时往往会有很强的破坏性,因此必须引导其认知自我,调整心态。[NextPage]
      
      Y1型(刘备型):他们善于积累资源和做出判断,往往在其很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或有绩效出来之后,才会对自己有信心,信心不足时对组织交给的工作常会采取逃避、自欺欺人的态度,导致绩效不佳。此类员工潜力很大,又对目标敏感,只要给他明确的目标,并鼓励其挑战自我,是可以成为优秀员工的。
      
      X1型(诸葛亮型):他们思考问题非常缜密,不喜欢做没有把握、事先没有准备和缺乏资源支持的事情,很难适应工作的变化。绩效不好的原因也往往是从事了快速变化或快速决策的工作。只要减轻他们的压力,把比较有规律或可以计划的工作交给他们就可以了。
      
      X2型(袁绍型):这类人细心,喜欢与人打交道。只要是经常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其绩效都不会差,绩效出了问题一般是工作不合适或刚到一个新的岗位,这类型的人在新岗位上需要找到感觉,没有找到感觉之前很难有好的绩效表现。
      
      C1型(总理型):他们的思维特征是配合他人的被动思考型,属于辅助性人才。在独立决策的岗位上由于其被动性思考,总是问题出现了才去思考对策,所以,因为没有前瞻性,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这类型的人责任心很强,只要有其信任的上级作为领导,做配合性的工作,也能把工作做好。
      
      根据GFT人才顾问的分析,前面提到的那位IT企业的经理最开始作为总经理的人选进入公司,本身属于X2型,在没有经验的岗位上进入工作状态比较慢,思维方式也不够严谨,而且由于决策依赖经验和感觉,还可能会导致一些决策失误并引发团队问题,尽管该候选人潜质很好,但当时并不适合担任总经理职位。
      
      不过这位职业经理人已经进入公司,不可能弃之不用。于是,咨询师给出了一个调整方案:在保持其总经理待遇的前提下,让他先负责一个独立的软件系统工程项目,作为熟悉公司、检验能力的过程。随后,在第一个绩效周期(三个月)结束时,不仅所有的绩效指标都没有完成,而且员工的冲突不断,项目进展不顺,客户投诉也很多,就是因为他做事大大咧咧,不够严谨,对于团队管理也不善长。
      
      对此,老板一筹莫展,他本人的信心也大受挫折。后来在老板与咨询顾问协商后对其降职处理,将他安排到营销部做副职,负责客户的维护和软件产品的销售工作,希望其发挥原有的专业优势以及其善于交朋友,对客户以诚相待的特点,待其得到充分锻炼、做出成绩后再委以重任。之后,咨询顾问对这位X2型的经理人又做了辅导,指出他的优势和需要注意规避的问题,并指导其如何更大程度地扬长避短。
      
      后来,他到了新岗位后如鱼得水,无论是在客户维护还是在市场开拓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半年后便升为华东区销售副总。
      
      在该案例中,这位X2型的经理人虽然刚开始被降职,但后来只是换了一个岗位,其绩效便判若两人,很快又得到了晋升。这说明把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是多么重要,而且针对其自身思维特点进行的专门辅导也必不可少。
      
      找到逃避价值,让降职员工自动离职
      
      对不适宜企业发展,价值很难发挥的员工,应及早通过坦诚的沟通,使其认识到企业与自己的职业发展不匹配,协助他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自动离职,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根据GFT理论中人的个性思维分类,每种类型的人都有其逃避价值,如果企业的安排刚好碰到员工的逃避价值,他就很可能会自动离开。所谓逃避价值,在这里是指每个类型的人都会有其害怕并逃避开的情景,一旦面临这样的局面,他一定会想办法逃避,无法长时间地面对。
      
      A1型(孙悟空型)的人,由于其独立做事能力很强,有成就感,其逃避价值是不做事就难受,找不到成就感。如果企业不给其安排实际的工作,让他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他会觉得难以忍受,不超半年,必然自动离职。
      
      A2型(孙中山型)的人,由于其表现欲很强,如果企业安排的工作不让他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冷淡、疏远政令中心,找不到成就感,觉得在企业里没有前途,是一个多余的人,他也会选择离开。
      
      B1型(项羽型)的人,由于其急功近利的个性,凡事都要有收益,如果企业降低其收益,比如奖金、绩效工资等,他就会自动离开。
      
      Y1型(刘备型)的人,由于其目标导向性,已经确立的目标无法达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只要企业不给他达成目标的资源,他就很难实现自己的志向,自然会选择离开。
      
      X1型(诸葛亮型)的人,凡事都要做好规划,假如让他的工作不具有可计划性,无规律可循,并不断地变换其岗位,他将难以适岗,做不出成绩,必然也会选择离开。
      
      X2型(袁绍型)的人,由于他们是凭感觉和经验做事的人,但对不熟悉的领域往往找不到感觉。如果让其在没有感觉的环境工作中,而且没有人帮助和培养,必然会导致其离职。
      
      C1型(总理型)的人,由于他们是配合型人才,欠缺独立性,从事没有经历过的工作时,需要他人的指点,独自很难完成。此类型的人对企业的忠诚度最高,往往受到委屈也愿不离开企业。
      
      以上让员工自动离职的办法,可以说并非最佳选择,甚至看起来有些“阴险”,在考虑到企业稳定或某些特殊情况时,针对一些特定的人用一用倒也无妨,但是,毕竟这也是一种消极的对策,企业应该用更为积极的心态和更为主动的手段解决不适岗员工的去留问题,那就需要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针对离职员工的一系列援助计划。
      
      此外,企业经常会对有贡献、但又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老员工不知如何安置。一方面,中国的文化是“情”字当头,人情味儿十足,对曾经做出贡献、而现在无法跟上企业发展步伐的老员工,感到既不能“卸磨杀驴”,又找不到他们发挥的岗位和空间;另一方面,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员工加盟,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企业左右为难。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让这样的老员工作为企业的编外顾问,不要再呆在岗位上了,以免使企业的绩效系统无法发挥作用,影响其公平性。也有的企业采取给他们以一定的股份使其颐养天年的做法。
      
      针对不同员工类型,提升能力的培养要点
      
      对于有潜力的降职员工来说,想要将其潜力充分发挥并利用起来,除了做心态调整方面的工作外,还要对其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
      
      应用GFT思维理论工具,个性化的培养,发掘降职员工先天的潜力,是使其成长的关键。那么,这就需要了解各种类型员工的潜力所在,对不同类型的人区别培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对降职员工的处理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棘手,只要按照组织的规章制度,给降职以正当理由;并且充分把握好员工的心态,对其进行人性化关怀;分析清楚员工自身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降职员工采取不同措施,使不适合在本企业发展的员工自动离职,并且留住自己需要的员工,对其进行能力和态度的培养,充分发挥其潜力,就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再次说明,人力资源工作者只有对人性有了充分的把握,理解人、关心人,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为企业赢得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

    View
  •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模式,把人上升到资源的角度进行配置和管理,如何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配置,构建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体系成为企业HR工作的重点。作为这个有效体系的构成部分,HR各大模块体系的完善和工作的展开显得尤为重要!

        1、人力资源规划-HR工作的航标兼导航仪

        航行出海的船只都需要确立一个航标以定位目的地,同时需要一个有效的导航系统以确保它航行在正确的路线之上。人力自资源管理也一样,需要确定HR工作目标定位和实现途径。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状况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计划,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点在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统计,依据这些数据和结果,结合企业战略,制定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方案。正如航行出海的船只的航标的导航仪,人力资源规划在HR工作中起到一个定位目标和把握路线的作用!

        2、招聘与配置-“引”和“用”的结合艺术

        人员任用讲求的是人岗匹配,适岗适人。找到合适的人却放到了不合适的岗位与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一样会令招聘工作失去意义。招聘合适的人才并把人才配置到合适的地方是才能算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招聘。招聘和配置有各自的侧重点,招聘工作是由需求分析-预算制定-招聘方案的制定-招聘实施-后续评估等一系列步骤构成的,其中关键又在于做好需求分析,首先明确企业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对这些人有什么要求,以及通过什么渠道去寻找公司所需要的这些人,目标和计划明确之后,招聘工作会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人员配置工作事实上应该在招聘需求分析之时予以考虑,这样根据岗位“量身定做”一个标准,再根据这个标准招聘企业所需人才,配置工作将会简化为一个程序性的环节。招聘与配置不能被视为各自独立的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两个环节,只有招聘合适的人员并进行有效的配置才能保证招聘意义的实现。

        3、培训与开发-帮助员工胜任工作并发掘员工的最大潜能

        对于新进公司的员工来说,要尽快适应并胜任工作,除了自己努力学习,还需要公司提供帮助。对于在岗的员工来说,为了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带来的公司战略的调整,需要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基于这两个方面,组织有效培训,以最大限度开发员工的潜能变得非常必要。就内容而言,培训工作有企业文化培训,规章制度培训,岗位技能培训以及管理技能开发培训。培训工作必须做到具有针对性,要考虑不同受训者群体的具体需求。对于新进员工来说,培训工作能够帮助他们适应并胜任工作,对于在岗员工来说,培训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新技能,并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开发自己的潜能,而对于公司来说,培训工作会让企业工作顺利开展,业绩不断提高。培训与开发工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4、薪酬与福利-员工激励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薪酬与福利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对员工过去业绩的肯定;二是借助有效的薪资福利体系促进员工不断提高业绩。一个有效的薪资福利体系必须具有公平性,保证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岗位公平。外部公平会使得企业薪酬福利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内部公平需要体现薪酬的纵向区别,岗位公平则需要体现同岗位员工胜任能力的差距。对过去业绩公平地肯定会让员工获得成就感,对未来薪资福利的承诺会激发员工不断提升业绩的热情。薪酬福利必须做到物质形式与非物质形式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