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家具年终总结与展望 危机时代危与机并存
Detail

东莞家具年终总结与展望 危机时代危与机并存

Publish Time: 2011-12-29     Views: 1406     Source: 深圳家具报     Author:
Description: 2011年对于很多东莞家具人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先喜后优的年头。喜在尽管早在2010年下半年国家就开始了对上游房地产行业的限制性调控,但在2011年的头两个月,甚至上半年的一段时间里......
    2011年对于很多东莞家具人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先喜后优的年头。喜在尽管早在2010年下半年国家就开始了对上游房地产行业的限制性调控,但在2011年的头两个月,甚至上半年的一段时间里,其实残酷的调控政策对于家具市场的影响并不剧烈,真正开始让家具企业感觉到寒冬来临,应该是从下半年开始的。究其原因,国家对上游产业的调控反映到下游的家具产业,需要一个过程,其滞后性给家具企业留下了差不多半年的“好日子”。 

    直到下半年,才出现了普遍反应的销量下降,单店产出萎缩等现象。同时国际市场也仍然不利好,国外经济的不给力,加上人民币汇率的太给力,导致2011年仍然有大部分来自大岭山的外销型家具企业纷纷掉转船头,转攻国内市场,这些企业的参与,进一步导致了国内市场,尤其是一线市场的残酷竞争。但可喜的是,笔者通过走访一系列的东莞家具企业,大家在如此不利的市场环境中,仍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长水平,尽管大都不如以往的递增速度,但企业仍旧通过自身差异化的经营,在努力寻求度过市场“严冬”的方法。在信心上,大家还是抱着坚持和发展的心态继续做家具的,这一点是让我们欣慰的。

将渠道建设到底 

    通过展会,不难看出,3月份的展会依旧是如火如荼的举办着,企业推陈出新的速度依旧和往年一样,经销商在上半年还是信心十足地寻找称心的品牌和厂商。9月份的展会开始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倒退现象,无论是参展企业的数量,还是产品的更新方面,相比以往展会都有所减少。 

    通过走访企业,了解到,企业在开新店方面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和冲击,很多企业早在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开店目标。而众多家具企业也普遍反映,下半年开店的速度和数量也远不如上半年。好在作为下游产业,负面影响有一个延后的阶段,企业大多完成了渠道的初步铺设目标。通过展会,以及新产品的推出等,完成了市场渠道的建设和拓宽,保证了产品流通的基础。相较于终端销售,以及单店产出而言,渠道扩张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

个体份额惨遭稀释 

    由于房产市场的萎缩,国家政策对购房刚性需求的种种限制,导致新房装修和入住的需求急剧下降,纵观2011年,家具整体市场存在相当大的萎缩。反观家具流通卖场,其扩张的脚步并未停止或放缓,整体市场的缩水,渠道的增加,店面的增加,直接导致消费需求被稀释。这也就是为什么单店产出在下半年出现了大幅下挫的原因所在。 

    家具企业面临着经销商亏损的困境,如果不在产品、管理和服务方面做出提升和完善的话,很可能面临经销商大量流失的危机。这样的困境在一些一线大城市尤为突出,租金的高涨和品牌众多的激烈竞争,使得这类市场的盈利更为困难,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已只能选择“被直营”的措施。 

    同时,卖场也将面临大规模撤出的危机,甚至一些卖场已经出现二次招商的情况。但如何提高经销商的单店产出,是一个较为模糊的话题,每个企业有自己不同的做法,需要家具企业、卖场以及经销商共同参与。

战略保守,战术增加 

    国家对于2012年的房地产政策已经明确表示将持续严格限制,并且在房产税、二三线城市限购等政策方面将会更为严格。原有购房者的已购房产装修入住需求,经过2011年也已基本消耗殆尽,2012年对于家具行业而言,将更为困难。基于此预测,企业在明年的发展战略上普遍持保守态度,在产能扩大、渠道建设等方面采取谨慎推进的思路,力求稳中求胜,“练内功”被再一次提上议事日程。 

    尽管在战略上,多数企业采取保守的策略,但面对市场整体的进一步萎缩,企业要想继续保持哪怕微弱的增长,仍需要在研发、品牌、管理、生产等方面更积极地抢占市场份额。这就要求企业在战术上有更多的变化,从市场渠道和模式方面去尝试一些新的道路。通过走访,笔者了解到企业对于明年市场的严酷已经普遍有了较好的心理准备,同时也开始尝试各种新的战术,有信心在2012年继续保持上升。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昨日,记者从大涌镇政府了解到,在明年上半年,大涌镇将建立珠三角西岸最大的红木家具木材交易市场。

        大涌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大涌红木家具产业的优势在于生产环节,下一步要做的是做好木材原料的采购和交易,降低原料采购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大涌镇党委书记黄红全提出,下一步大涌首先要做的是建立红木木材交易市场,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初步建成,并开始招商引资。
    View
  • 拒付133万罚单 要告上海工商局

    达芬奇为何从道歉转向“不认账”

        5个月前,因在产品质量和产地等问题上均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被媒体曝光,陷入消费者的质疑声中。但近日,伴随两家门店开业,该公司竟突然翻脸不认账,不仅不承认此前的造假行为,而且还与上海市工商局在微博上展开一场“口水战”。

    道歉信已从达芬奇的官方微博删除 

        12月19日,达芬奇家居在上海的第四家门店达芬奇家居华山路店开业,镇宁路的旗舰店也于装修后重新开业。两家门店开业前,达芬奇在媒体上大量投放广告,并宣称,“新展厅开业了,事实证明一切。” 华山路店原本应于今年7月就竣工,后由于“造假事件”停工,并一再拖延开业日期。 

        12月27日下午,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达芬奇家居镇宁路门店,偌大的一楼展厅没有一位顾客,只有几名工作人员或站或坐,见记者进来,忙上前询问。当记者询问门店内家具产地是否都是意大利时,一位工作人员先回答有些是有些不是,但随后又去询问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另一名工作人员肯定地对记者说,门店内的家具都是意大利进口的,同时还强调达芬奇家居只是“卖场”品牌,而不是产品品牌,有部分美国品牌中的产品是通过保税区进口。 

        今年7月,央视系列节目揭露达芬奇家居在家具质量和产地上均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其售卖的所谓意大利卡布丽缇家具,其实是从东莞长丰家具公司秘密订购,生产的家具由深圳港口出港,再从上海港进港回到国内,通过“一日游”的方式,就成了手续齐全的意大利“进口家具”。天价家具并不像其宣称的100%意大利生产,所用的原料也不是名贵实木“白杨荆棘根”,而是高分子树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其产品的材料有的甚至被有关部门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7月13日,达芬奇家居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经理潘庄秀华承认其与东莞长丰家具公司有过合作,声泪俱下,哭诉创业辛苦,却逃避回答关键问题。 

        当时,达芬奇曾在其官方微博上贴出一封“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明确表示,“对于有关媒体对达芬奇部分家具提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某些产品产地标注问题、质量问题以及不规范宣传问题,本公司虚心接受政府部门、媒体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并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但如今,这份道歉信已被从微博上删除。 

        今年9月,达芬奇官方微博却突然发力,先是否认造假,发布关于《东方早报》报道不实的严正声明,又解释“一日游”并非欺诈,而是报关模式不同。11月开始,达芬奇又在微博上表示要追责广东卫视的“虚假新闻诬陷”,要求其公开道歉,否则将向法院提起诉讼。

    达芬奇拒付133万元罚单 

        12月23日,上海市工商局向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产品质量法》,没收该公司经销的部分不合格家具产品,并处以133.42万元罚款;对该公司所售产品标签标注不规范的行为,责令改正。根据《广告法》,对该公司广告宣传不规范的行为,责令停止发布、予以更正。 

        面对罚单,达芬奇开始连续发布微博,称从未造假,不服上海市工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要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12月24日,达芬奇称《标准化法》第14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推荐性标准,而上海市工商局错误地以推荐性国家标准认定“木工要求”和“漆膜耐香烟灼烧”指标不合格,行政处罚缺乏法律依据;并发表长达3页纸的公开声明,称其代理销售的家具质量均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否定上海市工商局的行政处罚依据。 

        对此,上海市工商局的官方微博称,在中国市场销售进口家具,必须配有产品中文说明书,这是国家强制性标准。达芬奇公司已经承认没有给消费者配备产品中文说明书,这是违法行为,必须受到中国法律的处罚,不是达芬奇公司一句道歉就可以了断的。关于判定部分产品质量不合格,上海市工商局是依据国家法定的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作出的,不是达芬奇公司自己可以解释的。 

        当晚7点半,达芬奇家居连发多条微博,表示愿就不提供中文说明书向消费者道歉,但同时发出多项质疑,认为“缺乏中文说明书”并非“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与“不诚信”无关,并指责上海市工商局滥用行政权力,拒绝达芬奇要求鉴定机构出庭的请求,并控诉道,任何人不得作自己的法官,上海工商剥夺了达芬奇复议的权利!达芬奇期待在法庭上和上海工商局公平地陈述理由。 

        10分钟后,“上海工商”回应:一个企业是否诚信,消费者自有公认;工商处罚是否正确,法院自有公断。对于达芬奇公司提出行政诉讼,工商部门将依法应诉,相信法院会作出公正的判决。 

        1.2亿赔偿清单引争议 

        12月25日,达芬奇又发表声明,称其“不造假,不行贿,不偷税,尊重劳工权益,筹集1.2亿元现金解决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投诉”。1.2亿元现金的全部付款明细报告已经报告上海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同时称长宁工商分局以“行政指导”之名,行“行政命令”之实,勒令某公司不得向达芬奇出租场地,致使达芬奇不得不取消2011年展会,此举造成达芬奇上亿元的货品积压。 

        1个多小时后,“上海工商”回应,称经向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了解,该处从未收受过达芬奇公司提供的消费者投诉付款明细。 

        当天晚上8时,达芬奇公布了付款人和消协收款人的姓名,称也曾将该报告报给国家工商总局,“不理解上海工商为何会公然否认此事”。 

        随后,“上海工商”删除了此前发布的微博。不少网友质疑:看来是真有付款明细清单一事?12月26日,“上海工商”官方微博管理员的“上海工商老徐”回应网友说,工商此前否认收到清单,是因为达芬奇并未将清单送到消保处,而是送到了上海市消保委,和消保处不是同一个机构。 

        消保处和消保委到底是什么关系?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机构,但上海市消保委的办公地址就在上海市工商局,而出面作出解释的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赵皎黎本人也是上海市工商局的副巡视员。 

        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冬律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国,与消费者权益保障相关的机构有两个,一个是消保委(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俗称“消协”),是民间社团组织;另一个则是工商行政机关下设的消保机构,一般为工商局消保处或消保科。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协在中国是一个民间社团组织。但全国各地的消协往往在事实上变成了政府机构,很多时候与工商局消保处的职责重叠,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消协没有行政执法权。 

        “如果发生消费纠纷和投诉,消协有权组织双方进行调节,但如果一方不愿调节,涉及到行政处罚,消协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吴冬说,这也是为什么达芬奇罚单是由工商局消保处开出的,而赔偿清单则是递交到上海市消协的原因。

    处罚如何更合理 

        12月26日,在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赵皎黎承认,达芬奇递交了一份付款明细,但提供的只是一份简单的名单,上面有很多“张小姐”、“李先生”这样的称呼,没有消费者的地址、电话,没办法作出跟踪和调查。其中,可确定的消费者只有10来个,其中全部都是当初付了定金,没有真正拿货的消费者。 

        达芬奇家居董事黄志新则表示,清单之所以简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隐私;达芬奇方面已经处理了达1.2亿元的90%的消费者退赔请求,并在全力准备诉讼。 

        12月27日,上海市工商局有关人士婉拒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并表示,由于达芬奇家居方面公开表示将对上海市工商局提起行政诉讼,因此目前上海市工商局方面在此期间不再对外作出任何反应。 

        吴冬表示,的确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涉及到违反消法的经营者需要公布赔偿的清单或名单,提供清单只是达芬奇自己的选择。很多中国的进口产品确实都只提供英文说明书,不提供中文说明书,或者中文说明书非常简略;而消费者若要提起诉讼,必须有相关的事实证据,如果当时没有录下促销员的夸大其词,合同上又没有标明,确实很难维权。 

        吴冬认为,对达芬奇的处罚要寻求合法性、合理性,首先要相关检测部门认定其是否为缺陷产品,如果是,就必须根据产品质量法来处罚;其次,要看同样的事例在家具行业中是否普遍,其他很多企业是否也同达芬奇一样生产缺陷产品。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