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价床垫可养脑护脑?骗局!
Detail

高价床垫可养脑护脑?骗局!

Publish Time: 2019-04-01     Views: 631     Source: 顺德家具网     Author:
Description: 价格高昂床垫可以用来“养脑、护脑”?深圳一家“科技企业”被查。据了解,“保健”市场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问题层出不穷,部分经营者通过不正当的营销手段诱骗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群体。近期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突击检查深圳市鼎维神康科技有限公司并对该公司涉嫌虚假宣传立案调查。......

 价格高昂床垫可以用来“养脑、护脑”?深圳一家“科技企业”被查。据了解,“保健”市场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消费欺诈问题层出不穷,部分经营者通过不正当的营销手段诱骗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群体。近期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突击检查深圳市鼎维神康科技有限公司并对该公司涉嫌虚假宣传立案调查。

该公司主要经营“鼎维三期脑尔软胶囊”“K-BⅢ脑健康磁疗机”“光氧能量床垫”等产品,主要通过网站、微信、宣传册子等形式,声称具有“养脑、补脑、护脑”“能够透过皮肤和颅骨而达到脑内深层组织作用于脑细胞和脑血管,有效改善脑组织的供血和供氧,改善神经细胞的代谢环境,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损伤细胞的可复率”等作用,且售价高昂。一小瓶胶囊的进货价为22.5元,对外售价却达到280元~320元;磁疗机和床垫的售价分别为8800元和7900元。该公司产品价格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标价。

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今年将是我国的保健行业整顿年,一方面监管部门加大清扫力度,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谨防市面上所有宣传奇效、速效的保健产品,如果遇到“天价”神奇保健品,慎买之余可以考虑投诉、举报。

来源:广州日报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美国家居行业的发展时间长,历史底蕴深厚,当前在美国市场上不乏至今仍然活跃甚至依然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百年企业;一些企业虽没有百年历史,但依靠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的新模式与建立的核心优势,在营收、利润、影响力上也坐稳了头把交椅;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和新科技的赋能,一些新生的企业迅速崛起成为独角兽,虽在体量和盈利能力上尚无法和前辈平起平坐,但这些新生企业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亿欧家居以以上三点作为依据,盘点美国较有影响力的十家家居企业。

    家得宝(Home Depot)

    家得宝2018财年全年总营收为108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241.5亿元,较上一财年增长73亿美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增长由上一财年的86.3亿美元增长至111.2亿美元,增速达到28.9%。

    家得宝是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商业模式属于自营式连锁,于1978年成立于美国,1981年便已公开发行股票,历经四十一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市值2146亿美元的行业巨头。目前,家得宝旗下已有超过36万名员工,经营着两千余家大型商场,并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均设立门店;拥有涵盖家具、灯具、电动工具、家纺、厨卫和涂料等方面的多个自有品牌,已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线。

    它以低廉而又确保品质的价格来吸引尽可能多的顾客。首先,严格限制加价率、走薄利多销之路,并通过全球采购尽可能降低价格;同时,门店装修布置极简,打造平均占地面积达到将近一万平方米的“仓储式商场”,保证充足的库存和丰富的产品;最后,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家得宝的门店大多布局在郊区。另一方面,品牌营销主打亲民,“在家得宝,如同在家”、“家得宝,不只有低价”等切中消费者需求的广告语也为家得宝的推广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家得宝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维护企业客户关系上的表现可圈可点,这也是它能够在营收和利润上优于老对手劳氏的重要因素。

    劳氏(Lowes)

    劳氏2018财年总营收为713.1亿美元,净利润23.1亿美元。

    劳氏是全球第二大家居建材零售商,仅次于家得宝。业务范围涵盖家具家居装饰等产品,并提供家庭装修、维护、维修、改建和物业维修等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不仅向市场提供知名品牌(A.O.Smith®热水器、Whirlpool®, GE®, LG®),还打造自有品牌(多为家居饰品和家电用品)。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有7000多家产品供应商,2018年仍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供应链。

    劳氏最主要收入来源是美国,占据营收90%以上的比例,它积极探索其他市场,在加拿大与墨西哥都留下了足迹。

    劳氏与家得宝的门店面积平均都在一万平米以下,而且门店数量差距不大,但二者营收相差较大,侧面反映劳氏的坪效无法与家得宝相较。而且,缘于信息化管理上的投入过少,劳氏原本拥有的企业客户资源优势渐渐流失,家得宝反而占据先机。2018年11月,劳氏宣布未来将关闭墨西哥的所有门店;2019年2月,劳氏关闭旗下51家业绩不佳的门店,其中美国门店20家,加拿大31家。2018财年劳氏共关闭137家门店,试图通过门店矩阵的优化来应对家得宝的竞争。

    Wayfair

    Wayfair2018年线上销售总营收为67.2亿美元,同比增长42.5%;亏损5亿美元,亏损原因主要是高额的广告投放费用以及自建物流和仓储体系的支出。

    Wayfair是美国最大的家居电商网站,其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CNS Stores。CNS Stores旗下曾运营高达几百个不同品类的家居购物网站,分散的网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购物体验,因此,为提升用户粘性,CNS Stores的两位创始人于2011年决定将旗下浩如烟海的购物网站整合到Wayfair.com,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目前,Wayfair旗下已有五个品牌,分别是:定位中端、品类覆盖家具和软装等方面的Wayfair,为家具设计师提供出售产品的平台的Joss&Main,定位高端、风格偏向现代简约家具的AllModern,同样定位高端、但风格偏向欧式古典家具的Birch Lane,以及定位奢侈家具的Perigold。迄今为止,Wayfair已经成为老牌电商平台亚马逊在家居电商领域的有力竞争对手,跃居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由于大量投放广告、采取营销获客的模式,Wayfair目前仍未实现扭亏为盈,但自上市以来股价一路飙升,侧面说明投资人对它的模式较为看好。

    Williams-Sonoma

    Williams-Sonoma集团2018年全年营收56.71亿美元,同比增长7.2%;第四季度营收18.7亿美元,同比增长9.3%;净利润1.55亿美元,实现了28.6%的增长。

    Williams-Sonoma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出售法国厨具的小型商店,由创始人查克·威廉姆斯(Chuck Williams)于195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创办,店名由创始人的姓氏和商店所在地“Sonoma”组成。

    通过几十年间不断的收购、建立子品牌、扩展产品矩阵,Williams-Sonoma集团已成为涵盖家具、家纺、家居照明、厨具、礼品、配饰、户外用品等多个品类的多渠道零售商,门店数量达到595家,并在美国、加拿大、波多黎各、澳大利亚和英国均建立了覆盖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在中东、菲律宾和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的第三方平台上也有产品出售。截至发稿前,市值达到47.5亿美元。

    Williams-Sonoma的营收近五年来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但目前也面临两大问题:(1)线上销售营收增速放缓;(2)旗下品牌只有West Elm成长速度较快,营收同比增速达到10%左右,其他品牌的营收大多数没有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

    Newell brands

    Newell brands近年来面临严重的业绩下滑的困境。

    Newell brands是美国较有影响力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它成立于1903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最初,这家公司是一家金属窗帘杆制造商。经过不断的收购和推出新品牌,已建立了涵盖智能家居、家用电器、家纺、厨具、香氛、生活杂货、户外用品等多个领域的品牌矩阵,业务范围从美国拓展到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1972年,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2016年是Newell brands增长最为迅速的一年,营收132.6亿美元, 比2015年的59.2亿美元增长124%。然而此后业绩连年下滑,2017年营收96亿美元,2018年营收86亿美元。

    2018年度报告发布后,由于经营情况不理想,Newell brands的CEO米歇尔·波尔克(Micheal Polk)黯然宣布将于2019年第二季度结束后离职,公司正在寻找新的继任者。同时,Newell brands近年来也在陆续抛售旗下表现不佳的品牌。

    Bed Bath & Beyond

    Bed Bath & Beyond是一家美国家居用品零售商,名字看起来与家纺、卫浴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它经营着家纺、卫浴、家具、家居装饰、家用小型电器、厨房电器、餐具、收纳用品、户外用品等多个品类的产品。

    公司于1971年创立,最开始是两家主要销售床单和浴室配件的实体商店。1985年,Bed Bath & Beyond推出第一家提供全品类的家居产品的商店。1992年,Bed Bath & Beyond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此时已拥有34家门店。1999年,电商网站上线运营。

    自成立以来,Bed Bath & Beyond收购动作相当频繁。很大程度上,它是通过收购来实现产品矩阵扩张的。

    2002年,收购有27家门店的美容个护零售商Health Stores。2003年,公司收购了有23家门店的礼品和家居用品零售商。2007年,公司收购了有8家门店的母婴用品零售商Buy Buy Baby。同年在加拿大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2008年,门店进驻墨西哥。2012年,公司收购了为酒店、邮轮、医疗和其他行业的企业客户提供纺织产品的公司Linen Holdings,并收购了有258家门店的家居装饰、家具、礼品以及食品的全渠道零售商Cost Plus。Bed Bath & Beyond近年来提升对互联网的重视,2015年,公司收购了一家售卖家居设计师作品的电商网站Of Kind,又于次年收购个性产品电商网站PersonalizationMall.com和厨具品牌Chef Central,于2017年初收购线上室内设计平台Decorist,进入互联网家装领域。

    截至发稿前Bed Bath & Beyond尚未发布2018年财报。从2013财年到2017财年的五年间,Bed Bath & Beyond的总营收增长缺乏有效的动力,从2013财年的115亿美元缓慢增长至2017财年的123.4亿美元;期间净利润严重下滑,2013财年实现了10.2亿美元的净利润,经过五年的下滑,到2017财年仅有4.2亿美元。

    乐至宝(La-Z-Boy)

    乐至宝2017年营收15.2亿美元,2018年营收15.8亿美元,同比增长4.2%。据Seeking Alpha报道,目前乐至宝占据了美国家具制造业4.8%的份额。乐至宝在2018年取得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收购Joybird带来的线上销售的增长以及核心业务的发展。

    乐至宝在国内主要因软体家具和功能沙发闻名,但其实它不仅出售沙发,也出售桌椅、橱柜、床等其他家具。

    乐至宝成立于1928年,创始人Edward M. Knabusch和Edwin J. Shoemaker是一对表兄弟,他们合作开了一家位于密歇根的小型家具店,最初的主营业务是木制躺椅。1941年,La-Z-Boy Chair Company正式成立,迅速成为业内知名品牌。1969年,在躺椅业务上获得成功的乐至宝开始设计和销售沙发。1983年后,乐至宝开始提供全系列的家居用品。2007年起,乐至宝将部分地区的代工订单转移到中国和泰国。目前,乐至宝在全球拥有893家门店,门店面积达1210万平方英尺。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美国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成为乐至宝的受众群体。

    乐至宝的功能沙发在中国大陆地区由顾家家居代理。

    好屋网(Houzz)

    好屋网成立于2009年。两位联合创始人是一对年轻的犹太夫妇,妻子Adi Tatarko是室内设计师,现任好屋网CEO,丈夫Alon Cohen是eBay的工程师。建立好屋网的契机缘于两人在改造旧屋时感到缺乏灵感,需要图片提供参考。最初好屋网仅仅是一个家装设计图片分享网站,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直接买到图片同款,2012年,好屋网开放了购买功能。如今,好屋网主要分为三个板块:“找灵感”(图片板块)、“找好货”(商城板块)和“找专家”(设计师板块)。图片板块与商城板块结合性很强,在网站提供的海量家装设计图片中点击任意一处,网站就会识别并推荐商城中的同款或相似款商品。设计师板块连结了设计师与顾客,设计师需要向网站缴纳一定的抽成,顾客则不需要。

    好屋网不对外公布年报,但融资情况喜人,自成立后在八年时间内就获得了五轮融资,共计6.136亿美元。其中2017年获得的E轮融资数额为4亿美元,此轮融资完成后估值达到40亿美元。目前估值约43亿美元。

    根据彭博社报道,好屋网将于2019年上市,为了准备上市,公司在2019年初已裁员180人,占雇员总数的10%。好屋网方面称这是正常人员优化,目前仍在招募新员工。

    泰普尔-丝涟(Tempur-Sealy International, Inc.)

    泰普尔-丝涟2018年营收27.03亿美元,2017年营收27.01亿美元。

    泰普尔(Tempur)和丝涟(Sealy)原本是两家处于竞争关系的床垫公司,2013年,泰普尔完成对丝涟的收购,公司更名为泰普尔-丝涟国际公司(Tempur-Sealy International, Inc.)。这次收购缔造了美国乃至全球的床上用品巨头。根据长城证券研究所测算,近五年来,泰普尔-丝涟在美国床垫市场的占有率均达到20%-30%之间,且在北美地区销售额增速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

    亚马逊(Amazon.com)

    严格意义上,亚马逊不能算是家居企业,但它又的确在家居领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据eMarketer估测,2018年亚马逊在美国电商平台市场的市占率达到49.1%。近年来,亚马逊开始重视家居领域,推出盒装床垫自有品牌Zinus和家具自有品牌Rivet、Stone&Beam,上线AR功能促进家具销售,并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多个海外研究机构都认为亚马逊已稳坐美国线上家居用品销售的第一把交椅。据Oneclickretail公布,2017年亚马逊增长最快的品类是家居产品,较上一年销售额增长约51%,其中床垫、盒装床垫增速最快,达88%,年销售额达到11亿美元。

    相比Wayfair这类专注于家居用品领域的线上零售商,亚马逊的优势在于顾客的消费惯性,自带流量入场。因此,亚马逊不需要像Wayfair、Overstock.com那样花费巨资投放广告。

    据GARTNER L2公布,亚马逊相比美国前八大家具零售商更有价格优势,以沙发为例,亚马逊销量前20的沙发均价为330美元,Wayfair为377美元,宜家为882美元,而家得宝、West Elm超过1000美元,以Restoration Hardware为首的几个高端家具品牌均价达2000美元以上。做实体零售起家的美国大型家居企业中,走中高端路线的为数不少,但一些更实惠的品牌通过亚马逊这个平台触达到了最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目前,亚马逊已成为Wayfair的最大竞争对手。

    来源:亿欧网

    View
  •    中国(广州)定制家居展刚刚落下帷幕,但本次展会留下的“定制变年”主题仍然拷问着业界。一边是增长的火焰,一边是亏损的海水;一边是上市品牌借品类和渠道开疆拓土,一边是中小公司为生计奔波。

      千亿定制家居市场有喜有忧

      今年定制家居行业仍被寄予厚望,市场容量预计超过2600亿元,但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从日前已发布的2018年财报看来,各上市公司去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双双呈现断崖式下跌,就连定制橱柜和定制衣柜的市占率龙头企业也未能幸免。

      处在第一梯队的头部企业尚且如此,未上市或者区域性定制品牌的境遇可想而知。作为风口热点,近两年更多的跨界资本入行定制家居领域,竞争加大,市场份额受到进一步蚕食。加上房产调控、消费升级、成本提高、环保高压、外企碾压等影响,处于尾部力量的中小定制企业正在艰难维持着生计。

      西南某家族定制橱柜的二代掌门人坦言,凭借入行时间早、区域加盟店铺数量增加、单店提货量提升(品类增加、订单量增加、价格提高)等优势,过去生意真的很容易做,最好的时候门店业绩同比增速超过60%,“但现在不行了,一些经销商,坐在店里,甚至周六日可能也就只有一两个人咨询。”

      冷冰冰,残酷的增长将成为常态。

      国金证券预测,随着连锁家居卖场进入门槛的提高,以及多样化渠道的兴起,都将导致中小品牌逐步退出市场竞争。目前来看,好来屋全屋定制、诚丰家具等家居企业,或由于环保高压,或由于经营不善均已申请破产。品牌淘汰、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的节点或许已经临近。

      但可喜的是,新品类的扩张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定制家居市场增长的两股重要力量。预计未来三年,定制家具细分市场将以15%-20%的年增速奔跑,远快于家具行业8%的增速,仍被视为最具投资前景与增长潜力的行业。这从定制家居企业加大投资力度、跨界巨头不断进军本领域就可见一斑。

      我乐家居总经理汪春俊认为,蓝海是公认的,但定制家居市场必定要经历如当年家电和家装市场类似的发展路线,行业初起时群雄并起,英雄易做,但随着产业逐渐步入理性成长阶段,必定有淘汰和集中、有行业内部流动,关键看已经踏进定制家居大门的成品家具企业和经销商,能否审时度势,跑通模式,确保始终稳坐在增长的品牌大船上。

      小企业新困局,尾部品牌淘汰加速

      处在终端一线的经销商明显感觉,定制家居尾部企业和其经销商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变幻莫测的一年”。

      首先是屡试不爽的价格战玩不转了。往年一些山寨品牌或者小厂家,凭借灵活的价格和各种吸睛的促销,确实能带来不少销量。但低价的背后,是空间设计的虚化拼凑、产品品质的以次充好、装修交期和上下游供应商费用的一拖再拖,这种一锤子买卖式的短视行为,伤害了消费者,反而将消费需求亲手推向了更让人信任的龙头品牌产品。

      多数中小品牌经销商反映,去年初以欧派衣柜的19800、索菲亚的799、尚品宅配和维意的518为代表的品牌掀起的价格战弥漫整个行业,大品牌和新行家拼价格、拼规模、拼速度、拼团队、拼资本的行为,进一步对小企业形成打压,不少原有小定制企业和商家的增长停滞,甚至出现倒退或者关店清场的情况。

      从产业结构分析,业内大品牌依靠多年深耕行业已形成品牌、渠道护城河,小企业较难通过价格战来提升市占率。相反,大企业通过全国产能布局、信息化建设和销量优势,从2015年开始单位成本基本都呈现降低之势,一旦出现大范围价格战,大品牌不但能保持相对充足的降价空间,还能确保经销商的毛利率和盈利性免受影响,而议价能力低的中小企业势必将加速淘汰。

      除了最直接的价格冲击外,中小品牌的设计引流限制愈加凸显。真正好的定制家具,背后必须有好的设计师。用户购买时,产品外观与价格、品牌一道,是三大核心关注要素。而我乐家居等头部上市品牌,仅凭设计的独特差异性和在外观上的长远沉淀,就能获得领先的进店率和邀请量房率。这是尾部品牌商家极羡慕,也是极难复制的。

      卖场渠道的合作环境也在逐步恶化。如今定制企业运筹的不仅仅是红星和居然等传统家居卖场了,他们也在寻求和国美、苏宁等传统家电卖场联手,这在引流上事半功倍。但目前来看,品牌卖场的入驻门槛正在提高,品牌卖场的品牌进驻费高达200万元,且连锁卖场对战略合作企业提供优先选址。连锁卖场话语权的提高,将迫使中小品牌搬离卖场内好的区位门店,甚至退出连锁卖场渠道。

      同时,消费者对环保家居的需求快速抬头,加上环保政策加码,特别是2018年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加速了行业分化,一些无法跟上环保节奏,或无力支持环保转型的中小定制家装企业,被迫退出市场竞争。与之相反,定制家居的头部企业通过树立起环保的竞争力,进一步拉开与中小厂商的实力差距,从而扩展市场份额。

      从趋势来看,多渠道发展之下,销售费用也是中小家居企业的一个生死命门。业内都在布局的大家居新业态、shopping mall门店、超市店、整装门店和大宗业务等多样新渠道拓展,对门店租金、人员配置、店面装潢标准的要求和费用投放,势必也将大幅高于原有门店模式。对销售费用投放的要求,和复杂SKU管理能力,根本不是收入体量仅千万级的中小定制企业能承受之重。

      综上,无论从经营现状还是未来的规模扩张,中小定制家居企业都面临太多壁垒,遭到头部定制企业的强势碾压,中小定制企业半壁江山颓势日显,行业和经销商的转型分化面临新拷问。

      正式进入转型元年,大品牌集中化忙扩张

      集中度提升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可能从今年以后才正式启动大幕。

      目前定制家具行业发展格局上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的特点,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相对较低。截至2018年,定制橱柜和定制衣柜行业市占有前5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在17%左右。

      而邻近的韩国,仅汉森一家就占据了20%的韩国市场份额;同为后周期的空调行业,2017年CR3集中度达到70%以上。据此预测,国内定制家居行业集中度可以实现提升。

      随着现阶段上市企业推进的全屋定制、整装等业务,以及价格竞争、渠道集中、全国产能布局和环保需求的提升,定制家居企业的集中度有望进入上升期,未来3年将出现数家过百亿大牛。

      为了布局定制家居下半场的竞争,优秀的品牌会继续依托多品类拓展、渠道布局、产业链延伸,不断提升客单价和客户数。如我乐家居计划2019年从原创设计、产品服务、信息化管理、质量提升、渠道升级五大入口发力,以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规模化生产、流量获取能力等打通全屋定制和整体橱柜流量入口,从而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充满变数的2019,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的天平会进一步向头部企业倾斜。

      而另外一部分跟不上节奏的定制家居企业,特别是尾部定制家居企业和经销商,无疑会在激烈化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谋变,是脱困唯一的出路。

      问计未来,联盟共赢

      对于排名靠后的定制家居企业来说,在做好产品的同时,把握好用户,拓宽渠道,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点是为取胜之关键。

      而转品牌加盟,亦成为不少尾部定制家居企业和经销商的转型选择,毕竟,效率低下、入不敷出永远不会是经营之道。比如一些尾部企业通过转做大品牌经销商实现脱困占位,一些曾经的打工店主通过加盟空白市场实现人生上位……这些都是行业正在真实上演的变化。

      抱着大树好乘凉,目前已上市的9家定制家居品牌无疑是尾部企业转型的热点方向所在。

      我乐家居招商总经理刘庆涛指出,在未来定制家居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中,只有绑定增长性好的成熟头部定制家居品牌,借助平台获取领先的品牌影响力、良好的技术效率、足够的产品支持和生产支持,以及优异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还有多元化连锁卖场渠道资源,才能保留更大的存活空间。

      此外,找准空白市场,是加盟后期能否快速占位和持续盈利的关键。并不是谁名气大,谁就有高盈利增长性,而且在NO.1品牌中抢食往往要付出更大的加盟代价和探索成本,还可能面临布点过密的渠道混战。真正高明的投资者,善于发现头部阵营的空白甚至冷门市场。

    来源:腾讯家居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