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炮、巨头与新贵:美国家居企业哪家强
Detail

老炮、巨头与新贵:美国家居企业哪家强

Publish Time: 2019-04-01     Views: 527     Source: 顺德家具网     Author:
Description: 美国家居行业的发展时间长,历史底蕴深厚,当前在美国市场上不乏至今仍然活跃甚至依然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百年企业;一些企业虽没有百年历史,但依靠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的新模式与建立的核心优势,在营收、利润、影响力上也坐稳了头把交椅;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和新科技的赋能,一些新生的企业迅速崛起成为独角兽,虽在体量和盈利能力上尚无法和前辈平起平坐,但这些新生企业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美国家居行业的发展时间长,历史底蕴深厚,当前在美国市场上不乏至今仍然活跃甚至依然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百年企业;一些企业虽没有百年历史,但依靠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出的新模式与建立的核心优势,在营收、利润、影响力上也坐稳了头把交椅;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和新科技的赋能,一些新生的企业迅速崛起成为独角兽,虽在体量和盈利能力上尚无法和前辈平起平坐,但这些新生企业代表着未来发展的方向,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亿欧家居以以上三点作为依据,盘点美国较有影响力的十家家居企业。

家得宝(Home Depot)

家得宝2018财年全年总营收为108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241.5亿元,较上一财年增长73亿美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增长由上一财年的86.3亿美元增长至111.2亿美元,增速达到28.9%。

家得宝是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商业模式属于自营式连锁,于1978年成立于美国,1981年便已公开发行股票,历经四十一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市值2146亿美元的行业巨头。目前,家得宝旗下已有超过36万名员工,经营着两千余家大型商场,并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均设立门店;拥有涵盖家具、灯具、电动工具、家纺、厨卫和涂料等方面的多个自有品牌,已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线。

它以低廉而又确保品质的价格来吸引尽可能多的顾客。首先,严格限制加价率、走薄利多销之路,并通过全球采购尽可能降低价格;同时,门店装修布置极简,打造平均占地面积达到将近一万平方米的“仓储式商场”,保证充足的库存和丰富的产品;最后,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家得宝的门店大多布局在郊区。另一方面,品牌营销主打亲民,“在家得宝,如同在家”、“家得宝,不只有低价”等切中消费者需求的广告语也为家得宝的推广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家得宝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维护企业客户关系上的表现可圈可点,这也是它能够在营收和利润上优于老对手劳氏的重要因素。

劳氏(Lowes)

劳氏2018财年总营收为713.1亿美元,净利润23.1亿美元。

劳氏是全球第二大家居建材零售商,仅次于家得宝。业务范围涵盖家具家居装饰等产品,并提供家庭装修、维护、维修、改建和物业维修等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不仅向市场提供知名品牌(A.O.Smith®热水器、Whirlpool®, GE®, LG®),还打造自有品牌(多为家居饰品和家电用品)。2010年在全球范围内有7000多家产品供应商,2018年仍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供应链。

劳氏最主要收入来源是美国,占据营收90%以上的比例,它积极探索其他市场,在加拿大与墨西哥都留下了足迹。

劳氏与家得宝的门店面积平均都在一万平米以下,而且门店数量差距不大,但二者营收相差较大,侧面反映劳氏的坪效无法与家得宝相较。而且,缘于信息化管理上的投入过少,劳氏原本拥有的企业客户资源优势渐渐流失,家得宝反而占据先机。2018年11月,劳氏宣布未来将关闭墨西哥的所有门店;2019年2月,劳氏关闭旗下51家业绩不佳的门店,其中美国门店20家,加拿大31家。2018财年劳氏共关闭137家门店,试图通过门店矩阵的优化来应对家得宝的竞争。

Wayfair

Wayfair2018年线上销售总营收为67.2亿美元,同比增长42.5%;亏损5亿美元,亏损原因主要是高额的广告投放费用以及自建物流和仓储体系的支出。

Wayfair是美国最大的家居电商网站,其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CNS Stores。CNS Stores旗下曾运营高达几百个不同品类的家居购物网站,分散的网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购物体验,因此,为提升用户粘性,CNS Stores的两位创始人于2011年决定将旗下浩如烟海的购物网站整合到Wayfair.com,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目前,Wayfair旗下已有五个品牌,分别是:定位中端、品类覆盖家具和软装等方面的Wayfair,为家具设计师提供出售产品的平台的Joss&Main,定位高端、风格偏向现代简约家具的AllModern,同样定位高端、但风格偏向欧式古典家具的Birch Lane,以及定位奢侈家具的Perigold。迄今为止,Wayfair已经成为老牌电商平台亚马逊在家居电商领域的有力竞争对手,跃居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由于大量投放广告、采取营销获客的模式,Wayfair目前仍未实现扭亏为盈,但自上市以来股价一路飙升,侧面说明投资人对它的模式较为看好。

Williams-Sonoma

Williams-Sonoma集团2018年全年营收56.71亿美元,同比增长7.2%;第四季度营收18.7亿美元,同比增长9.3%;净利润1.55亿美元,实现了28.6%的增长。

Williams-Sonoma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出售法国厨具的小型商店,由创始人查克·威廉姆斯(Chuck Williams)于195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创办,店名由创始人的姓氏和商店所在地“Sonoma”组成。

通过几十年间不断的收购、建立子品牌、扩展产品矩阵,Williams-Sonoma集团已成为涵盖家具、家纺、家居照明、厨具、礼品、配饰、户外用品等多个品类的多渠道零售商,门店数量达到595家,并在美国、加拿大、波多黎各、澳大利亚和英国均建立了覆盖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在中东、菲律宾和墨西哥等多个国家的第三方平台上也有产品出售。截至发稿前,市值达到47.5亿美元。

Williams-Sonoma的营收近五年来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但目前也面临两大问题:(1)线上销售营收增速放缓;(2)旗下品牌只有West Elm成长速度较快,营收同比增速达到10%左右,其他品牌的营收大多数没有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

Newell brands

Newell brands近年来面临严重的业绩下滑的困境。

Newell brands是美国较有影响力的家居用品零售商。它成立于1903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最初,这家公司是一家金属窗帘杆制造商。经过不断的收购和推出新品牌,已建立了涵盖智能家居、家用电器、家纺、厨具、香氛、生活杂货、户外用品等多个领域的品牌矩阵,业务范围从美国拓展到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1972年,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2016年是Newell brands增长最为迅速的一年,营收132.6亿美元, 比2015年的59.2亿美元增长124%。然而此后业绩连年下滑,2017年营收96亿美元,2018年营收86亿美元。

2018年度报告发布后,由于经营情况不理想,Newell brands的CEO米歇尔·波尔克(Micheal Polk)黯然宣布将于2019年第二季度结束后离职,公司正在寻找新的继任者。同时,Newell brands近年来也在陆续抛售旗下表现不佳的品牌。

Bed Bath & Beyond

Bed Bath & Beyond是一家美国家居用品零售商,名字看起来与家纺、卫浴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它经营着家纺、卫浴、家具、家居装饰、家用小型电器、厨房电器、餐具、收纳用品、户外用品等多个品类的产品。

公司于1971年创立,最开始是两家主要销售床单和浴室配件的实体商店。1985年,Bed Bath & Beyond推出第一家提供全品类的家居产品的商店。1992年,Bed Bath & Beyond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此时已拥有34家门店。1999年,电商网站上线运营。

自成立以来,Bed Bath & Beyond收购动作相当频繁。很大程度上,它是通过收购来实现产品矩阵扩张的。

2002年,收购有27家门店的美容个护零售商Health Stores。2003年,公司收购了有23家门店的礼品和家居用品零售商。2007年,公司收购了有8家门店的母婴用品零售商Buy Buy Baby。同年在加拿大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2008年,门店进驻墨西哥。2012年,公司收购了为酒店、邮轮、医疗和其他行业的企业客户提供纺织产品的公司Linen Holdings,并收购了有258家门店的家居装饰、家具、礼品以及食品的全渠道零售商Cost Plus。Bed Bath & Beyond近年来提升对互联网的重视,2015年,公司收购了一家售卖家居设计师作品的电商网站Of Kind,又于次年收购个性产品电商网站PersonalizationMall.com和厨具品牌Chef Central,于2017年初收购线上室内设计平台Decorist,进入互联网家装领域。

截至发稿前Bed Bath & Beyond尚未发布2018年财报。从2013财年到2017财年的五年间,Bed Bath & Beyond的总营收增长缺乏有效的动力,从2013财年的115亿美元缓慢增长至2017财年的123.4亿美元;期间净利润严重下滑,2013财年实现了10.2亿美元的净利润,经过五年的下滑,到2017财年仅有4.2亿美元。

乐至宝(La-Z-Boy)

乐至宝2017年营收15.2亿美元,2018年营收15.8亿美元,同比增长4.2%。据Seeking Alpha报道,目前乐至宝占据了美国家具制造业4.8%的份额。乐至宝在2018年取得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收购Joybird带来的线上销售的增长以及核心业务的发展。

乐至宝在国内主要因软体家具和功能沙发闻名,但其实它不仅出售沙发,也出售桌椅、橱柜、床等其他家具。

乐至宝成立于1928年,创始人Edward M. Knabusch和Edwin J. Shoemaker是一对表兄弟,他们合作开了一家位于密歇根的小型家具店,最初的主营业务是木制躺椅。1941年,La-Z-Boy Chair Company正式成立,迅速成为业内知名品牌。1969年,在躺椅业务上获得成功的乐至宝开始设计和销售沙发。1983年后,乐至宝开始提供全系列的家居用品。2007年起,乐至宝将部分地区的代工订单转移到中国和泰国。目前,乐至宝在全球拥有893家门店,门店面积达1210万平方英尺。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美国正有越来越多的人口成为乐至宝的受众群体。

乐至宝的功能沙发在中国大陆地区由顾家家居代理。

好屋网(Houzz)

好屋网成立于2009年。两位联合创始人是一对年轻的犹太夫妇,妻子Adi Tatarko是室内设计师,现任好屋网CEO,丈夫Alon Cohen是eBay的工程师。建立好屋网的契机缘于两人在改造旧屋时感到缺乏灵感,需要图片提供参考。最初好屋网仅仅是一个家装设计图片分享网站,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直接买到图片同款,2012年,好屋网开放了购买功能。如今,好屋网主要分为三个板块:“找灵感”(图片板块)、“找好货”(商城板块)和“找专家”(设计师板块)。图片板块与商城板块结合性很强,在网站提供的海量家装设计图片中点击任意一处,网站就会识别并推荐商城中的同款或相似款商品。设计师板块连结了设计师与顾客,设计师需要向网站缴纳一定的抽成,顾客则不需要。

好屋网不对外公布年报,但融资情况喜人,自成立后在八年时间内就获得了五轮融资,共计6.136亿美元。其中2017年获得的E轮融资数额为4亿美元,此轮融资完成后估值达到40亿美元。目前估值约43亿美元。

根据彭博社报道,好屋网将于2019年上市,为了准备上市,公司在2019年初已裁员180人,占雇员总数的10%。好屋网方面称这是正常人员优化,目前仍在招募新员工。

泰普尔-丝涟(Tempur-Sealy International, Inc.)

泰普尔-丝涟2018年营收27.03亿美元,2017年营收27.01亿美元。

泰普尔(Tempur)和丝涟(Sealy)原本是两家处于竞争关系的床垫公司,2013年,泰普尔完成对丝涟的收购,公司更名为泰普尔-丝涟国际公司(Tempur-Sealy International, Inc.)。这次收购缔造了美国乃至全球的床上用品巨头。根据长城证券研究所测算,近五年来,泰普尔-丝涟在美国床垫市场的占有率均达到20%-30%之间,且在北美地区销售额增速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

亚马逊(Amazon.com)

严格意义上,亚马逊不能算是家居企业,但它又的确在家居领域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据eMarketer估测,2018年亚马逊在美国电商平台市场的市占率达到49.1%。近年来,亚马逊开始重视家居领域,推出盒装床垫自有品牌Zinus和家具自有品牌Rivet、Stone&Beam,上线AR功能促进家具销售,并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多个海外研究机构都认为亚马逊已稳坐美国线上家居用品销售的第一把交椅。据Oneclickretail公布,2017年亚马逊增长最快的品类是家居产品,较上一年销售额增长约51%,其中床垫、盒装床垫增速最快,达88%,年销售额达到11亿美元。

相比Wayfair这类专注于家居用品领域的线上零售商,亚马逊的优势在于顾客的消费惯性,自带流量入场。因此,亚马逊不需要像Wayfair、Overstock.com那样花费巨资投放广告。

据GARTNER L2公布,亚马逊相比美国前八大家具零售商更有价格优势,以沙发为例,亚马逊销量前20的沙发均价为330美元,Wayfair为377美元,宜家为882美元,而家得宝、West Elm超过1000美元,以Restoration Hardware为首的几个高端家具品牌均价达2000美元以上。做实体零售起家的美国大型家居企业中,走中高端路线的为数不少,但一些更实惠的品牌通过亚马逊这个平台触达到了最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目前,亚马逊已成为Wayfair的最大竞争对手。

来源:亿欧网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月末的上海春和景明、百花争艳,地板行业也格外繁忙。3月26日至28日,在黄浦江的两岸,“中国国际地材展”与“中国建材展”遥相呼应。笔者作为地板行业从业者,以观众的身份亲历了这两场每年一次的建材(地板)行业的盛会,提出几点看法与反思,与大家分享,以下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企业立场。

    观点一:产品创新乏力,日趋同质化

    两场展会,地板展区是参观的重点。在观展的过程中,少有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产品和品牌。地板作为工业产品,在中国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品质和性能日益成熟,环保要求也日益严苛(2018年新国标甲醛释放限量值为0.124mg/m3,限量标志为E1,取消了原来的E2级别),诸如消费者所关心的耐磨性、防潮性、环保性,基本上正规厂家的产品都能满足,而且近些年“适配地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强化地板的标配。

    性能和品质成熟,对消费者而言是好事,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可以放心使用。对于地板企业而言所面临的挑战是日趋同质化的产品,如何在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是要思考的问题。

    观点二:会展营销“各出奇招”

    与产品创新乏善可陈所不同,参展商们在会展营销方面则是花样百出,以求“出奇制胜”。在展会上,个性化的展位设计、交换名片、发放印刷宣传物是常规操作,模特站台、关注赠品、美酒美食也不稀奇,海报噱头、文案噱头、产品噱头比比皆是。

    喧嚣过后,静心一想,真正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品牌和展位倒是不多。一线品牌有积淀,自带流量和关注度,中小品牌各出奇招背后,是流量焦虑与营销压力。

    但对于众多中小品牌而言,不仅要吸引客户驻足展位,更要将自身的产品力和营销力传播出去,自身优势结合配套后续服务才是留住客户的“法宝”。所以说,会展营销各出奇招无可厚非,能不能留得住客户才是检验实力的试金石。

    观点三:从业人员的专业度有提升空间

    在展会参观期间,发现近些年家居企业在品牌形象和营销噱头营造方面已经有长足进步,甚至可以说趋于成熟,但从业人员的专业度还有提升空间。

    一方面,对于产品知识了解不够透彻,就拿地板行业而言,懂强化地板不一定懂实木地板,对于产品的技术参数可能比较熟悉,但涉及到花色设计与风格搭配时就比较含糊。

    另一方面,一些地板品牌照搬国外的设计风格与营销工具,无论是品牌背书还是具体到单个产品场景图,存在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情况。一些销售人员照本宣科,听者云里雾里、无动于衷,还存在“概念林志玲,产品罗玉凤”的情况,理念与实物差距太大。

    新时代的消费者对我们家居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保持学习的热情,提升自身的专业度。

    观点四:家居行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全屋定制是目前家居行业的当下的风口与未来趋势,其核心是将建材与装修进行整合,从卖产品到卖设计、卖服务,而且是一站式的定制服务。家居行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对于地板行业而言,“大者恒大”,头部企业需要从行业品牌向消费者品牌转型,中小企业需要重新诠释品牌定位,制定针对性的品牌传播策略和差异化的产品策略。

    同时,为整装品牌和房地产项目做配套服务也是中小地板企业的机遇。“价格战”会淘汰产能落后的企业,“品牌战”则会淘汰那些缺乏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当下,谁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谁就能占得市场先机。

    观点五:比创新意识更稀缺的是创新能力

    两场展会逛下来,发现包括地板企业在内的众多家居企业的品牌意识在逐渐增强,同时也试图体现自身的创新意识。但是,比创新意识更稀缺的则是创新能力。前面谈到产品同质化只是表现之一,更重要的本土化产品创新。

    在地板行业,大企业可以通过市场整合进行渠道和品类的创新,这也符合行业成熟发展的趋势,中小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精准的定位,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大而全”是一种发展之路,“小而美”也是一种活法,夹在中间的往往是定位不清、实力不够的企业,这部分企业活的也最难受。

    在中国建博会上,一家主攻艺术拼花地板的企业令我印象深刻,已经找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平衡,产品中融入了自然元素和艺术元素,其中还有一些本土装饰艺术的元素,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品牌所表现出的调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暂且不论此类的产品的市场表现,此类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对整个行业发展都有带动作用。

    结语

    两场展会看下来,最大的感触是,在地板行业最有价值的依旧是创意和设计。地板是世界的地板,企业是中国的企业。我们期待地板中国地板行业拥有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商业领域的竞争,从来都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自然界中,强者依靠嗅觉,弱者依赖听觉,强者总能嗅到危机与机遇。地板行业,乃至整个家居行业正在洗牌,中小企业只有适时而动、顺势而为尚有一线生机。

    回到开篇的那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地板行业的中小企业要为寒冬做准备了。

    来源:亿欧网

    View
  •    在2016年成为泛家居产业风口的全屋定制产业,如今面临增速放缓的现象。不过,在广州举行的“全屋定制大破局”大型峰会上,专家认为,一线定制企业仍然具备较好的成长性。

      全屋配齐是破局之路?

      近日,大亚圣象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2.61亿元,同比增长3.0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7.25亿元,同比增长9.95%。业内分析认为,虽然大亚圣象的营收和净利润略有增加,但增速明显下滑。此前,喜临门发布年报称预计2018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为-3.9亿元到-4.4亿元。

      从2016年到去年,全屋定制产业成为泛家居产业的一个风口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在去年,整个行业发展增速放缓,净利润也出现下滑。全屋定制行业应该如何应对挑战,如何破局,并取得更好的发展?“整装是全屋定制行业的流量入口。”在峰会上,尚品宅配副总裁、新居网总裁胡翊表示,一方面,整装能够解决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遇到的几乎所有痛点,并能把消费者从装修的麻烦事务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通过整装可以解决家居建材行业中装修企业难以规模化发展的问题。

      维意定制CEO欧阳熙则认为,整装不是全屋定制行业唯一的出路,未来全屋定制企业的出路有两个方向:小而美、精而强或者全屋配齐。随着市场中的毛坯房越来越少,企业面对的绝大部分都是精装房的客户群,如果家居企业全做整装是不可行的,“衣柜或者橱柜企业可以专注地做好自己的领域,做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另一个方向是全屋配齐,企业通过整合大量的供应链,借助专业的设计力量,提供全套的空间设计方案,以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齐的心理,节约消费者的成本以及时间,或许这是除了整装外的另一条破局之路。

      “全屋定制行业可以百花齐放。”玛格家居董事长唐斌表示,家居企业的发展不止一条出路,只要坚持自己的定位,便有机会脱颖而出。唐斌认为,全屋定制是行业发展的一个中间态,不是归属,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全屋定制的信息化能力、大规模制造的能力决定了其会成为中国未来5到10年家居产业大变革的主要推手和中坚力量。”

      “整装”有望提升客单价

      酷家乐副总裁吴锴亮则表示,整装是众所期待的,因为在整个行业大环境下,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和一站式购物体验,同时企业和品牌也能从中获得更高的客单价。

      据有关数据,1-2月家具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0.7%,呈现较好势头。民生证券研报对定制家具品牌“315促销”进行调研,发现整装异军突起,“整装为定制家具卡位前置流量入口,助力提升客单价,或将成为企业增长的新动力,全屋整装有望助力一线企业提升客单价。”

    来源:广州日报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