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行业变革 蝶变折射中国制造崛起
Detail

家电行业变革 蝶变折射中国制造崛起

Publish Time: 2018-10-31     Views: 744     Source: 中国经济网     Author:
Description: 中国家电的崛起,为世人演绎了中国制造的传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家电从模仿、跟随到自主创新,从简单加工到产品全面覆盖、产业链全面布局,从低端代工生产到品牌享誉世界,生产、贸易规模全球第一,是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为满足国内外消费者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家电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创造了辉煌业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对比1978年,2017年中国家电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51万亿元,增长3500多倍;利润达1169亿元,增长近4000倍;出口总额达624.5亿美元,增长2200多倍……

中国家电的崛起,为世人演绎了中国制造的传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家电从模仿、跟随到自主创新,从简单加工到产品全面覆盖、产业链全面布局,从低端代工生产到品牌享誉世界,生产、贸易规模全球第一,是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为满足国内外消费者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奢侈品”到寻常物

40年前,中国家电市场宛如一张白纸。1978年以前,进入家庭的家用电器只有少量电风扇和电熨斗。“1982年,父母在河北老家添置了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全家人都把它当成宝贝。”在北京工作的“70后”刘女士还记得,当时买电视得凭票,还得排队,能买到很不容易。虽然早期家电产品大多功能简单,品类也较少,如单缸洗衣机、单门直冷式冰箱、窗式空调等,但由于改革开放初期物质匮乏,家电在老百姓眼中是“奢侈品”。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家庭耐用消费品开始向电气化迈进,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成为居民家庭青睐的“三大件”。数据显示,1981年年末,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的数量分别仅为0.6台、6.3台和0.2台。1989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冰箱36.5台、洗衣机76.2台、黑白电视机55.7台、彩色电视机51.5台;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冰箱0.9台、洗衣机8.2台、黑白电视机33.9台、彩色电视机3.6台。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大件”逐渐成为居民家中寻常物。2017年年末,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和电冰箱拥有量分别为123.8台、95.7台和98台。家电供给日益丰富,广大消费者对家电的需求也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平板彩电大屏化趋势明显,激光电视、OLED电视等显示技术新成果迎来发展良机;冰箱、洗衣机等白电向大容量、变频、环保等方向发展;家电还变得越来越“聪明”,很多年轻消费者开始打造智慧家庭,尝鲜“享你所想”的未来生活场景。

同时,城乡居民日益注重生活品质,家电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洗碗机、蒸箱等多元化厨电需求明显上升。2012年至2017年,厨电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4%,远高于家电市场整体增速,成为家电行业又一支柱产业。同时,净水器、软水机、新风系统等环境电器销售也日渐火爆。

从引进技术到自主研发

“我国家电业是由引进起步的。”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从国外引进家电生产技术和生产线。1983年,广州万宝电器工业公司从新加坡引进的我国第一条电冰箱生产线投产,其贷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模式成为各地效仿的典范。中国家电业短短几年就上了台阶,但也很快尝到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苦涩。

20世纪90年代,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了跨国公司纷纷前来投资。外资的进入带来了新技术和新的发展理念,也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2010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家电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供给水平,着力迈向高端。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家电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2017年,28个家电相关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合计超过250亿元,比上年增长31.1%,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37%。海尔、美的等重点企业构建全球研发体系,在海外设立多个研发中心,聚集全球优秀人才。

随着研发投入加大,科技成果大量涌现,自有知识产权快速上升。截至2017年年底,海尔、美的、格力这3家家电业核心企业在中国境内累计申请专利数量超过9万项。

目前,中国家电品牌占据市场主导,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此消彼长态势明显。今年1月份至8月份,在国内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及小家电市场,国产品牌份额分别为90.21%、73.80%、63.16%、94.83%和96.57%,外资品牌份额分别为9.79%、26.20%、36.84%、5.17%和3.43%。不仅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而且用户满意度测评显示,在2016年排名前5位的家电品牌中,国产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席位,其中部分品牌满意度排名超过国外品牌。

从贴牌生产到品牌“出海”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家电业国际化渐入佳境。家电企业不仅在“与狼共舞”中壮大了实力,提高了能力,占据了主场优势,并且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走出去”,改写了全球家电产业版图。

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5年,我国家电业出口额平均增长率为29.8%,比之前的5年提高10.4个百分点。紧抓世界家电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已成为全球家电产品制造大国和主要供应国,家电“中国制造”声名鹊起。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估算,中国空调器、空调压缩机、微波炉在全球产量的比重保持在70%—80%,冰箱压缩机比重为60%—70%,冰箱/冷柜、洗衣机比重为50%—55%。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国缺少外汇储备,家电企业出口的目的是“出口创汇”。那时,国内家电企业的规模较小,也不具备独自在世界上创品牌的能力,企业的产品出口普遍采取OEM(贴牌代工)方式。随着中国成为家电大国,家电领军企业实力持续增强,业界普遍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由国内品牌迈向国际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成为中国家电业由大到强的必然选择。

作为品牌“出海”的代表,海尔、海信等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合作以及体育营销等方式,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国际专业机构欧睿国际发布的2017年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数据显示,海尔以10.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这也是海尔第9次蝉联全球第一。在中国外文局对外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海信连续3年成为海外民众最熟悉的排名前10位的中国品牌。

与此同时,中国家电业深层次参与全球家电产业链资源整合,采取并购、入股等方式加快海外市场布局。例如,美的先后收购了东芝白电主体公司80.1%的股权、库卡集团大部分股权以及以色列高创公司大部分股权等,逐步向全球科技集团转变;海尔也在并购方面频频出击,2016年甚至并购了美国第二大家电制造商GEA(通用电气家电公司),令全球业界为之瞩目。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家居行业的趋势是不断在变的,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个品类的定制,想要在整体风格上做一个全面定制,全屋定制应运而生,家居企业也看中了其中的市场前景,纷纷挤进去,试图分一杯羹。但全屋定制与传统的家居售卖不同,它不是简单的家具制造,而是要为消费者输出完整的定制方案,需要家居企业有一定的实力才能达到。所以对于实力不同的家居企业来说,全屋定制有时候是救命稻草,有时候却是慢性毒药。 

    全屋定制成为行业香饽饽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2.5万亿元,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过4万亿元。其中2016年我国定制家居市场规模约为700亿元,之后每年增长速度均保持在20%以上。

    与市场的快速扩容相对应,定制家居的热潮也持续高涨。随着板式、卫浴、软装等企业纷纷投入重金发展大定制,全屋定制的竞争也愈加充分。

    全屋定制是一项家居设计与定制、安装与服务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家居企业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设计并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家居供给模式。

    在本届中国(广州)建博会上,TATA木门、楷模木门等企业甚至双馆齐开(同时设置木门馆和定制馆)。如今,曾经的木门企业、橱柜企业、卫浴企业,甚至是窗帘家纺企业都做起了全屋定制的生意。其中,益圆木门升级为益圆家居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型范例。

    除了家具企业纷纷入局全屋定制,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等家居卖场也开始布局全屋定制。对于全屋定制的品牌,无论是展位面积还是店面位置都给予政策倾斜,甚至直接投资入股定制企业。

    如果说家居行业是一条大鱼,原来是吃鱼头的吃鱼头、吃鱼尾的吃鱼尾,大家互不影响。但是随着全屋定制的兴起和市场下行压力的增加,所有人都开始把目光放到整条鱼上。

    谁都想吃全屋定制这条大鱼

    如果单纯把全屋定制看作是家居全品类的销售和尺寸定制难免片面。全屋定制作为整体家具的一个升级版,应该是集合家居设计及定制、安装等服务为一体的家居定制解决方案。它的核心不在产品制造,而在与消费者的深度沟通和充分结合消费者生活习惯和审美标准的定制。

    与传统家居营销模式相比,全屋定制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不同个性需求。同时,全屋定制是根据消费者定单生产,几乎没有库存,大大降低了资金周转的压力;另一方面,全屋定制拉近了生产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直接有效的沟通交流有助于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经营思路。

    除此之外,对企业最直接的诱惑则是全屋定制“一站式购齐”的客单价优势。有些企业更是直言,随着自己全屋定制版块的完善,“客户只需要选择我家的产品,再选一个装修公司就够了”。一口吞下整条鱼的诱惑,显然远远大于只能吃“剁椒鱼头”或是“红烧鱼尾”。

    全屋定制的核心不要丢

    毋庸置疑,全屋定制肯定是未来家居行业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它却不一定适合所有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如何权衡机遇与挑战的方法就不是每个人都懂的。

    前几年整体家具逐渐风行走俏市场,很多的传统家具生产商纷纷跟风,在没有技术实力和人才沉淀的基础上依靠模仿和山寨打价格战,结果发展受阻。如今全屋定制日渐火爆,一些不具有设计实力的工厂又是纷纷跟风,企图再一次浑水摸鱼分一杯羹。但是与整体家具相比,全屋定制的门槛更高、流程更复杂,对于企业综合实力的要求更加苛刻。

    上述问题反映到市场上,则是鱼龙混杂、乱象重重。通过在建博会上的走访,很明显地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首先从产品来说,在定制家居的展区把logo遮住,你就很难通过产品特征来分辨出这是哪个品牌的产品。如此明显的同质化,把家居行业“模仿和山寨”的弊病暴露无遗。

    除了产品同质化的问题,现阶段的全屋定制企业在盲目跟风中,还逐渐丢失了对产品质量和企业责任的坚守。

    以板材为例,因为消费者对板材缺乏辨别能力。很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惜大量使用环保级别不达标的低档板材。这些低劣家具大量通过全屋定制的模式进入市场,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企业品牌建设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损害。

    如果说产品是全屋定制的基础,那么设计能力就是全屋定制的核心。真正的全屋定制,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设计并量身定制个性化家居产品。与过去模式不同,全屋定制要订得不是简单的家具,而是消费者的个性化家居环境。这就对企业的终端设计实力,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

    很多实力不足或是跨界而来的企业连最基础的产品都做不好,又谈何提升终端设计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呢?对于这样的企业,他们现在在做的根本不是全屋定制,而是“伪定制”。

    在这个家居行业相对疲软的周期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盲目把全屋定制当做救命稻草。其实家居行业对应的是人衣食住行的最基本需求,它是毋庸置疑的常青行业。虽然暂时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处在一个周期性疲软的状态。但是当新的周期到来,家居行业肯定会再次腾飞。

    在这个下行周期里,不是每个企业都有勇气和实力像三星一样做“自杀式的反周期投资”。但不盲目跟风、潜心打造产品优势,也是为下一个周期蓄力的不错选择。

    View
  •  行业一片2017年被称为定制家居企业上市大年,尚品宅配等多家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定制家居欣欣向荣。

    家装人就像是躺在一个金矿上,自己却苦哈哈的,全行业都在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身在四万亿海量产业市场里,这样一个超级大市场,大部分装企却都做不大?

    这不仅是一个自我拷问,更是奋斗在行业内的每一个装企朋友都希望改变的愿望!我们不妨深度剖析背后原因:

    一、难以形成标准化模式,可复制性差

    肯德基、麦当劳是餐饮行业的巨头,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有三个共性:第一,所有产品都是标准化的,包括本地化的油条、皮蛋粥,甚至服务流程、话术等;第二,它们都有完整、标准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第三,这些连锁店的店面设计、物品陈列和展示窗口全世界都一个样。

    我们可以看出,标准化是可复制性的前提,继而才能规模化。家装行业的不可复制性也就有了解释:

    1.施工工艺不可复制

    设计师还有专门的建筑学院、专门的设计学方向可供学习培训,而多年来施工工人却没有专业的技能培训机构,手艺(技术)几乎全部来自于师傅的传授,即使是水电工种,师傅传授的比例也大大超过专业学习的比例。施工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在全行业基本是空白。

    这也导致了不同的施工工人即使在面对同一道工序时,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难以形成标准化的工艺标准。

    如地面找平时,找平层的允许偏差,有的施工工人认准2mm,有的认准4mm,大家的标准都不一样。

    施工时更多的是凭经验施工,不像家具一样可复制成品,主要靠人的经验和责任心完成工作。

    很多装修公司在施工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施工痛点,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施工团队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一套严格的施工标准,很多工人心中的合格装修其实并不合格。

    2.工地管理不可复制

    装修公司的施工团队无疑两种,班组制和承包制。班组制即装修公司自行建立施工团队,这种模式需要的精力及人力成本太高,所以通常装修公司采用的是承包制,即设计师签单后,装修公司把施工外包给项目经理(或者劳务公司),项目经理(或者劳务公司)再按固定价格比例分包给包工头,最终负责施工的人,并不是直接对装修公司负责的,基本不归装修公司管,这样做的弊端是大大降低了管理效率及管理的准确性。

    你可能会觉得起码项目监理是自家的,他能督促监管好工地现场。事实上,包工头比你更懂监理的重要性,他们擅长用各种“潜规则”把项目监理捆绑成自身的利益共同体,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互相包庇,猫腻过多导致用户装修的体验非常差,同时也是制约工地管理的重要原因,工地做不大,工地数量上不去,公司自然无法进行下一步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某匠和某创体系在全国可以说是复制了很多店,但是真正盈利的却很少,不断出现恶讯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其原因不是模式不好,而是因为内部出现了问题,其中人是最大的问题。

    3.供应链不可复制

    在供应链上由于单个城市的合同量少,家装公司一般只是跟当地的材料商合作拿货。

    装修公司的区域服务性,使得这些小装修公司在整合供应链的能力上非常有限。业务区域覆盖小,订单产量上不去,在当地的材料采购上就难有议价权。所以在北京建立起来的供应链体系很难成功复制到山西本地,就是这个道理。

    4.运营管理体系不可复制

    由于地域差异、历史文化等因素,不同区域衍生出不同的计价模式,如有些地方采用一房一厅计价,有些地方则采用平方米计价。平方米计价里面又包含了建筑面积计价、使用面积计价、净面积计价。北京的房子赠送面积相对较多,如果按房产证上的建筑面积计价,装修公司无疑会亏大。

    同时,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因消费观念、生活习性不同,对同一个计价套餐的接受能力也不同。

    因此当一家装修公司做大之后想要另外开分店,计价方式、计价套餐、营销手段等都得重新摸索,因地制宜。

    正是由于家装行业可复制性差,分公司开到几家就开不动了,始终难以跨越“亿级大关”。

    二、不自知的财政危机:寅吃卯粮

    大多数装修老板都不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采用的通常是记账式财务,而非运营式财务。这就埋下了一个极大的隐患。

    实际上,家装企业由于其行业的自身特性,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要超过很多其它行业。

    家装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有这样几个特点:

    1、客户数量众多,大量交易均为现金往来。

    2、家装企业应收款少,但应付款数量巨大。

    3、交易时间分散,现金往来时间在一个会计月度中均有往来发生。

    家装企业的现金流相对是充裕的,大量的款项均是以现金形式出现的,在一个时期内,家装企业所掌握的现金流甚至会超过其企业所有资产总和。

    很多家装老板,做了一整年,居然不知道自己企业利润的具体数字,也不知道有多少应付款存在,更无法算清楚每个月度的具体经营情况,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感觉来摸石头过河。

    前期通过各种低价营销,产生大量客单订金,短时间内现金流入达50万、100万、200万甚至更多。但这些只是订金,不是全款。施工团队能否保证年底收回所有客户的全款?年底的营业额能否抵消供应商欠款、工人成本等等?这些在现金流中都是无法体现的。

    另外,装修公司营销能力突出的话,年底也能继续获得新的客单和订金,用明年的订金来填补今年的供应商欠款和工人支出。这会让装修老板产生公司资金健康的假象,继而不断开分公司扩大规模,加大广告营销投入成本,每家分公司继续复制总公司的模式,每年的现金流都很多,但就是不赚钱。
    更可怕的是,遭受了家装公司的“倒闭潮”,“先进货、后付款”的潜规则正遭受极大的挑战,家装公司的现金流面临巨大压力,任何风吹草动的苗头都会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大力发酵,供应商和消费者就会闻风而动,一场催款风暴就足够压垮岌岌可危的家装公司。

    即便是苹果装饰这样的国内知名装修公司,依旧存在被现金流迷惑的问题,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三、潜规则不计其数

    装修行业涉及的链条过于冗长,各个环节之间过于分散,中间数不清的灰色地带是潜规则的滋生温床。

    1.设计师

    传统家装模式下,设计师身兼“设计”“销售”两大角色,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签单奖金和材料销售的提成,主要任务就是签单。

    设计师带用户去线下店购买装修材料时,考虑更多的往往不是性价比,而是多拿提成,哪有心思去考虑设计细节和设计细节。

    遇到高质量的意向客户时,设计师甚至会扣下这个报名,私下另找施工工队合作共同拿下这个客户,这就是所谓的私单。

    2.项目经理

    正如上文所说,项目经理和项目监理其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会互相包庇,往往共同忽悠业主变更方案坐高造价,增项漏项不断,偷工减料更是常事。施工能走捷径的往往不会绕路,比如在辅材上很容易做手脚,原来用美巢腻子粉,装修公司也采购了,但可能会被中途串通换货,所得利益私底下瓜分。

    项目经理也存在私单的情况,明面上看,以300块钱接下一个工地明显就是亏本买卖,其实私底下项目经理会趁机接下附近楼盘几个单好从中捞点油水。

    虚报用量也是他们惯用的手法。通过在主辅材数量上弄虚作假从而牟取私利。

    因篇幅有限,关于家装企业做不大的原因暂且罗列出上面几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

    正因为种种制约,家装企业明明坐拥偌大市场,却迟迟停留在“大行业、小公司”的层面上。为了改变目前的局面,不少装修公司都开始尝试改革:如推广标准化施工工艺、重构设计师架构、改革管理体系等。

    不可否认的是,谁先成功迈出一步,谁就将率先拥抱更为广阔的家装市场。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