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红木家具销售遇冷 原材料普降两成
Detail

成都红木家具销售遇冷 原材料普降两成

Publish Time: 2015-06-26     Views: 984     Source: 四川日报     Author:
Description: 截至5月底,红木原材料普遍下跌20%-30%,缅甸花梨价格腰斩----又是一个失望的上午!6月4日上午,成都某红木家具销售店没有一个顾客,负责人李焕清有点坐不住了。一周前陆续推出13个品种折扣优惠活动,但并没有做成一笔生意。......

    截至5月底,红木原材料普遍下跌20%-30%,缅甸花梨价格腰斩----又是一个失望的上午!6月4日上午,成都某红木家具销售店没有一个顾客,负责人李焕清有点坐不住了。一周前陆续推出13个品种折扣优惠活动,但并没有做成一笔生意。

    去年11月入驻成都西二环红星美凯龙卖场的某家具企业负责人刘长云则采取了降价行动,不断给红木家具贴上新的价格标签,平均售价下调8%以上。
红木家具销售商经历了一次急速刹车。

    现象:红木原料普降两成

    李焕清说,如果只是销售遇冷,倒还好说。问题在于,红木原材料市场在近乎“跳水”地降价。几天前,她刚从中山的工厂回来,厂里的拿货价格已经回落至2013年年底水平。据统计,截至5月底,红木原材料普遍下跌 20%—30%,此前颇为走俏的缅甸花梨降幅最大,约为50%。

    在刘长云的店里,一套黄花梨茶几上贴着黄色售价标签,上面用大大的红字写着“最新价,11.6万”。撕开黄色标签,下面还有一层去年开业的标价:13.2万。刘长云说,压缩利润,加速现金回流成为最现实的选择。

    记者走访的另外几家红木家具销售店,也大多反馈:目前尚未接到厂家降价的通知,但基本都推出了促销手段。“不应该呀。”李焕清说,红木及其制品本不应出现眼下的困局:在各原料主产国不断加码的限伐和出口收紧政策下,红木原料来源不断萎缩。

    析因:价格空间被透支了

    是何原因导致红木市场遭遇了断崖式下滑?“过去几年,红木市场把未来透支了。”四川省家具进出口商会秘书长荣煜伟介绍,2013年6月12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正式生效,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微凹黄檀、伯利兹黄檀、卢氏黑黄檀等原属于三级濒危树种的木材,升级为二级濒危物种,另有7种红木树种进出口受到限制。受此影响,部分红木原材料迎来高速增长期,其中大红酸枝在随后两个月时间内上涨50%,其余原材料也水涨船高。

    但是,短时间内价格骤然升高,也意味着透支了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空间,“价格涨得越快,泡沫就越大。市场需求不可能一下子就提上去,更何况红木家具并不是刚需。”荣煜伟说。

    其次,红木家具本身尚有争议。省林业产业联合会秘书长张德岺介绍,红木是一种文化分类,并非植物学分类。目前,市场上的红木是指木材纹路特殊、生长缓慢、木材颜色呈红色的木材,按照红木国标,目前计有五属八类33种。正是由于其门类繁多,产品质地不一,认证、鉴定难度较大,导致红木及制品备受学界和消费者质疑。眼下,新的红木国标正在征集意见中,不久将发布。“很多人怕国标对旧的有大调整,怕买了砸在手里,消费的欲望就不足。”张德岺说。

    出路:走平民化路线

    四川省林业厅产业处副处长秦茂介绍,目前红木的传统销售方式仍然是厂家设直销门店为主。在众多行业纷纷“触电”的背景下,红木行业却相对滞缓。记者走访的13家门店,全部是生产厂家设的,管理、市场反应都滞后。

    张德岺分析,红木行业在经历了过去几年快速发展期后,已经进入调整阶段。过去消费者选择购买红木制品,多从投资角度着眼,实用需求往往被忽略,“动辄上百万的家具,哪个用得起?”应创新产品形式,走平民化路线。张德岺举例,传统的红木产品往往重达上百斤,因而售价相对较高,小型化、个性化的木制品则相对较少,可适当增加这一部分产品比重。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家具行业的产能过剩其实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行业内各品牌越来越不愿意承认的问题。对于家具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品牌都在不断寻求自己的应对方法。无论是产业转型还是深挖渠道建设,积极改变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早期,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家具仅仅需要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就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且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家具产业利润率较高,也推动了行业更快速的发展。2005年以前,中国家居市场需求量大,90%以上的企业都能赚钱,产品卖的快,资金回笼也较迅速。然而这样良好的市场环境在2005年以后,出现了重大的改变。大量的家居企业汹涌进入行业,房地产市场发展一度低迷,于是家居企业陷入了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的困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居行业的这种弊端越加明显,部分企业开始面临倒闭的危机。但是,我们并不能完全地将原因归结为市场环境,还包括自身经营不善、渠道建设跟不上、成本过高等因素。市场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淘汰不适应的、落后的企业,留下精英、优秀的企业,才能让家居行业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在这一激烈的背景下,家具企业只有保持危机意识,不断提高经营水平才是关键。

        总的来说,大环境在变化,家居行业也在变化中适应,修炼好内功始终是企业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有关家具行业转型升级的问题,虽说近几年才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但产能过剩、产品同质、无序竞争、盲目扩张等,是一直客观存在的现象。面对产能过剩问题,家具企业转型也是行业一直议论的问题。但是,产业转型并不是灵丹妙药,企业还需从自身层面出发,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

        第一,家具企业应该强化自身的综合实力,尤其是产品及服务的研发创新能力。在这个供过于求的市场,没有优秀的产品,必将失去市场;这个优秀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质量、环保等方面,也体现在产品研发的效率和服务的水平上,只有企业产品创新始终紧跟或引领时代潮流,方能获得更大的服务溢价和利润空间。

        第二,家具企业应不断提升品牌运营意识。在这个产品同质化的时代,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建立品牌战略,做好品牌推广。当然,品牌运营意识最关键的是企业应从关注产品的物质价值向非物质价值层面转变,不断提炼、提升产品和企业的文化价值,并让消费者成为企业品牌文化的忠实粉丝,以服务打动客户,赢得市场。

        与此同时,家具行业虽然是传统制造业,但其人文属性使得家具产业不断跨界,并成为一种潮流。然后在这种潮流的冲击下,家具行业显然一时难以适应,因此,家具企业面对转型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桎梏,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定制家具、智能家居、互联网+、商超模式、电子商务……甚至面对房地产精装化、模块化的变革,家具行业也该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从而将产业做活,在变革中开创新未来。

    View
  •     在刚刚过去的6.18和端午节两个节点中,各大橱柜等家具企业纷纷掀起了价格战。橱柜等家居行业在6月18日这一天,集体推出“大惠战”,提供“爆款买一赠一、送货入户、无忧安装”等优惠和服务。家居类专题的“秒杀” 、“满减”、“折扣”、“低价”、“礼包”满天飞。而在端午节点来临之前,众多的橱柜等家具企业就提前打起了价格战,各种促销信息狂轰乱炸式的来袭。

        价格战已成为橱柜行业普遍现象

        在橱柜市场上,长久的促销已经跟风,使得“价格战”逐渐出现。促销,说到底就是阳光下的“价格战”,促销也已成为“价格战”堂而皇之的代言人。有业内人士毫不隐讳地指出,目前橱柜业的恶性价格竞争,导致终端零售价被市场“绑架”,消费者唯低价是从,经销商以“价格战”为能事,厂家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生存之道,这都是市场的“硬伤”。

        随着促销的常态化并走向“黔驴之技”,橱柜产品虚假打折促销已也渐渐成为潜规则。消费者完全不了解橱柜产品价格的“水”到底有多深,出于本能,往往会要求打个折扣,而商家则把价格标高,杀价空间大一点,消费者习惯砍价,这样往往是商家与消费者“双赢”:商家可能获得了更多的价值,而消费者心理需求获得了满足。

        橱柜企业需加强营销创新,摆脱价格战的泥淖

        其实,无论是价格战,还是促销,其背后是价格的不真实、不透明,跟明码标价背道而驰。某橱柜企业负责人认为,明码标价是全体从商人员恪守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美德,回归到诚实经营这一基本经营理念上,能够给广大消费者更透明的消费方式和购物感受。但在市场这个大染缸中,始终难以贯彻落实。业内人士表示,由乱定价、低折扣引发的信任危机已经波及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这将不利于橱柜行业的长期发展。

        促销,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刺激销量上涨,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消费者已经对促销显得麻木。与其促销,还不如靠提升产品创新力度、服务附加值,赢得好口碑,摆脱价格战的泥淖,远离无促不销的苦海。橱柜企业在进行促销的同时,应紧抓消费者的消费“痛点”,创新营销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营销的目的。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