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家具出现中西合璧趋势
Detail

古典家具出现中西合璧趋势

Publish Time: 2007-11-02     Views: 1669     Source: 中国家具采购网     Author:
Description:   谈及新古典风格家具,设计师会细分为欧美新古典和新中式两种类型。如今,一些国内家具商却开始尝试在将欧式皇家尊贵与东方古典精致的设计元素相融合进行产品设计,创造出一种时下很流行的中西合璧的新古典风格家具。近日,笔者在北京......

  谈及新古典风格家具,设计师会细分为欧美新古典和新中式两种类型。如今,一些国内家具商却开始尝试在将欧式皇家尊贵与东方古典精致的设计元素相融合进行产品设计,创造出一种时下很流行的中西合璧的新古典风格家具。近日,笔者在北京看到,许多欧式古典家具在比例、造型、色泽上,都重新注入中国设

计元素,以此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中西合璧元素1:低调奢华

    中式家具通常以低调的人文处世哲学为设计精神,而新中式家具在此原则下用现代的实木打造简化了的古典家居风貌,摒弃了过于复杂的机理和装饰。而西方经典家具拥有精致雕刻,并以金箔银箔雕花为巧致的边饰,奢华不失性感。家具设计师尝试将这两种设计精髓相融合相搭配,制作出一批具有“低调奢华”特质的新古典家具,这些家具通过简约颜色的搭配和欧式设计风格传递典雅高贵的生活情态。中西合璧元素2:蝴蝶造型

    在萝雅兰芙生活馆中,笔者发现不少带有蝴蝶造型的新古典风格家具,销售人员说,蝴蝶是许多中国少数民族喜欢的昆虫,而拥有蝴蝶图案的物品又颇受女性喜爱。于是,设计师将衣柜和抽屉的把手做成蝴蝶造型。而蝴蝶系列家具显得落落大方及端庄。虽然没有雕刻营造的繁复,但多了流畅的弧线型设计,或恢弘或柔美,或瑰丽或质朴,或颓废或另类。蝴蝶在曲线的流转中释放着时尚的风情,传播着女性的高雅气质,开启家居的休闲氛围。

    中西合璧元素3:漆画艺术

    新古典家具中还有一些采用了中国文化元素——漆画的家具。其以传统绘画笔触和传统木雕工艺为根底,在丰润的色彩中做瑰丽高雅的组合,并在古典家具上雕刻难以割舍的历史情结。

    中西合璧元素4:古物今用

    一位家具设计师表示,有些新古典家具设计灵感来自对明代经典家具文化的参悟。明式家具造型简练,结构严谨。再融入欧美家具朴素大方的线条,毫无装饰的颜色,顿时将怀古的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悄然结合。比如古式药柜,尽管现今已没有置药的需求,却可以改良成收纳CD的绝妙空间;同时也开发多元色泽,取代传统的中国色调。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欧式家具的设计风格直接受欧洲建筑、文学、绘画甚至音乐艺术的影响。大致有五种风格。

      罗马风格,11-13世纪。这是一个以柱式结构为主的时代,讲究从教堂圆形弓顶得来的启示,雕刻、镶嵌等艺术手法处于次要地位,用料粗大,线条简单。

      哥特式风格,14世纪。以精雕细琢与华丽的镂花构成的新式家具,盛行于法国,以尖顶、拱卷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富丽而精致。

      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这一时期的家具清一色地成了仿古艺术的产品,而且绝对是温室里的花朵。但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对家具的影响巨大,家具制造工匠们开始讲究木材饰面材料的花纹和颜色,开始用天然有色木材来拼接精美的画面。人们这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作品:平衡、含蓄、节制,且富于理性和逻辑性。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家具没有形成自己传世的风格,这样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淹没。

      巴洛克风格,17-18世纪。巴洛克一词是葡萄牙文,意为畸形的珍珠,含不整齐、扭曲、怪诞之意,风格初创于意大利。这一时期的家具产品宏伟、生动、热情、奔放,在技法上则大量地采用雕刻、贴金箔、描金等手法。若与前一个时期(文艺复兴)相比,它有多么安详和含蓄,巴洛克风格就有多么富有戏剧性和多么争奇斗艳。这两种艺术风格截然不同。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表达的是理性,而巴洛克风格的家具讲究的是动感、是运动、变换和旋律。更重要的一点是家具的设计从哥特式简单机械地模仿建筑造型到以“人性”为本,为了生活功能的需要而人性化的去设计。

      洛可可风格,18世纪。英国的家具设计大师奇朋代尔(1718-1779年)将中国的塔、苏州园林技术等东方元素与西方家具制作技艺相融合。奇朋代尔在家具史上就是洛可可家具的同义词,他是洛可可风格的缔造者。以复杂的波浪曲线模仿贝壳和岩石的外形,并配以纤巧的雕饰,以追求运动中的纤巧和华丽,给人以流畅的动感。

    View
  •  作为清代宫廷家具首选的紫檀木,由于受到几个世纪以来持续地追捧,因此关于这种名贵木材早已灭绝的说法同样持续了很久。今天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的“紫檀之谜展”上,由我国专家周默先生通过深入实地考察拍摄自印度南部迈索尔邦的紫檀原生林照片公开展出,从而否定了紫檀木已经灭绝的这种“普遍说法”。

      由首都博物馆、阅甫斋和收藏家杂志社经过半年多精心筹备的“中 

    国古典家具——紫檀学术研讨会”,今天也同时在首都博物馆举行。研讨会上,植物研究专家冯广平等提出,类似于《诗经》中很早就提到的檀木并非紫檀,而后一直到民国初年文献记载中的檀木、紫檀木等,也并非都是说的我国古典家具中的紫檀木。根据现代植物学和木材学的研究结果,古籍中关于佛教造像、佛具和佛香以及用于书画卷轴、香料和装饰的“紫檀”,实际上是指檀香;而用做乐器、入药、染料、建材和家具以及花黄色的“紫檀”,所指才是真正的紫檀。

      《国家红木标准》的主要执笔者杨家驹先生,通过对故宫收藏的明清紫檀家具的全面取样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明清家具采用的紫檀家具只有一类——产于印度西南部的檀香紫檀。

      今天开幕的“紫檀之谜展”,则通过文献、图版、文物和标本,将紫檀木的原生态、植物学特征、木材学特征以及传统紫檀家具的类型与工艺较全面地展现出来。同时,一批首都博物馆收藏的紫檀家具精品和未经修复的清代紫檀家具也首次展出。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