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完全隐蔽的时尚沙发设计
达芬奇家居的消费者今天很可能会到上海静安区法院起诉,从而掀起对它的第一波法律之诉,“洋品牌、中国造”的“是与非”也将在法庭上见分晓。法律界人士还认为如达芬奇家居被法院认定欺诈,则可能须双倍赔偿。
在全国征集达芬奇家居消费者维权的盈科律师事务所则透露已有40多名消费者参与,人平均涉案金额上百万元,计有4000多万元的标的额。
7月22日,达芬奇家居曾发布《致达芬奇顾客的一封公开信》,对九大疑问进行回答,并列举了长达数十页的证据;8月3日再发布《致媒体朋友的沟通信》(下称《沟通信》),希望媒体客观、公正对待达芬奇事件。
昨天下午《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联系该公司时,被告知其从不对外接受采访,包括公关部在内的所有可以接受采访的人从上周起都开始例行休假,为期一个月。不过,在本文截稿时,却收到其公关部邮件称,有疑问则参见《沟通信》,还没有新的信息提供。
欺诈赔偿翻倍
盈科律所胡永鑫律师告诉本报记者:“我们是希望通过和解的方式,但是因为达芬奇家居不愿意和解,这才走上诉讼。”而在《沟通信》中,达芬奇家居称:“注意到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正在主动征集消费者,事实上我们认为凡是合理要求的,与我们协商是最便捷的解决渠道。”
达芬奇家居还强调,“我们必须区分不同情况给予解决方案。同时对于没有问题的产品,有顾客提出退货要求的,我们也不能接受。”“对于我们门店中销售的个别产品确有质量问题或瑕疵的,我们会同该产品的生产厂家一同来解决问题承担责任。”
不过,目前一部分积极维权的消费者关注的可能还不只是“质量问题或瑕疵”,虽然胡永鑫以尚未正式起诉,暂时不能透露具体的诉讼请求(如退货、换货等)以及其他细节,但是,他强调诉讼依据里会提到“产地造假”的内容。
这一内容可能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重要条款:欺诈销售,双倍赔偿。
上海创远律所龚廷贤律师据此告诉本报记者:“认定产地造假,就得退一赔一。”也就是说,如果法院最后认定达芬奇家居产地造假,并承担全部责任,那么涉诉的40多人的赔偿额就有可能高达8000多万。
争议行业惯例
不过,上海运帷律所黄彦彦律师则有不同看法,她告诉本报记者:“转口贸易的情况很复杂,比如就有中国生产厂家卖货物给美国贸易公司,美国公司又卖给欧洲公司,欧洲公司又卖给中国,这种从法律上说确实是进口,但产品确实是中国制造,甚至很可能是保税区一日游根本没出过国的。”
黄彦彦认为,要考虑中国制造大背景下企业遵守中国及其他相关国家法律的情况。“不能看到洋品牌,又是中国造,就一棍子打死说是虚假宣传。”
在《沟通信》中也称,“部分美国品牌中的部分产品通过保税区进口,本身不触及任何法律问题,也并不存在造假行为。”
“如果达芬奇家居是把‘外国进口’的当成‘外国生产’来宣传,这样就可能要承担虚假宣传的后果。”黄彦彦认为,“除非卖方能证明是由于其他错误(印刷错误等)导致的这样宣传结果,否则可以推定它是有意的。”
而《沟通信》中则强调:从未伪造过任何报关单或原产地证书,伪造单据的行为已经完全超越了达芬奇的商业道德及法律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