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家居装饰 74平色彩丰富的温馨小居
Publish Time: 2011-08-02 Views: 890 Source: pchouse论坛 Author:
Description: 帕特里夏现在的居所是一座位于洛杉矶的74平的小居。这个小空间的每个房间都有自然光线的照射,令空间充满原始的温暖和明亮。帕特里夏让她的小家是温馨而朴实的,上了年纪的旧家具同样在空间中找到了容身之所,而深色的各种色彩具有沉稳的感觉,同时让温暖积淀。......
客厅
电视背景墙
书房
厨房
浴室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Prev: 极简风格 半透明松果型吊灯设计
这盏由Pavel Eekra所设计的美丽半透明吊灯借鉴了松果的形状,灯罩由五十六片枫木薄片单根螺丝上下接合而成,让吊灯投射出柔和而温馨的光线,还添增了有机而利落的质感。它适合放在小木屋或极简风格工作室里,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View
Next: 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项保华--管理三部曲
结识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项保华教授已经有十年了。常觉得他是个真正的学者,更觉得他是个非同寻常很有个性的人。我这次访谈是在他家的客厅中进行的。客厅布置一如其人,陈设简洁,没有多余物品。因为是熟识的,觉得不好意思用采访提纲,不过我们聊了很久,所涉话题很多,既然限于篇幅,只能摘其要,还是从他的管理三部曲说起吧。
说到三,我不由先想到这个数字中浓郁的东西方文化积淀,以色列人有三大圣祖;基督教的人所尽知的三位一体,西方历史惯用三分法,黑格尔把三段式运用到了极致,马克思主义有三大来源……再观中国文化,人们也喜爱三,“三生万物”,三教合一,三省吾身,三生有幸——学贯中西的项保华的管理三部曲,看来也不是偶然的。
项保华大学本科所学并非管理,1977年考入浙大的他开始接触的是工学电机领域,82年获得工学电机学士。那个年代正处于国外管理学思潮涌入国内的初始阶段,接触过西方大师级管理著作的项觉得,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企业,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研究生学习开始,他的研究方向转向了管理,潜心研究起管理学说及其现实应用。
经过近30年的研究,项保华逐步完善了自己理论体系。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到《管理之理——困惑与出路》,再到《决策管理——疑难与破解》,他所完成的管理三部曲,秉承“战略是大决策,决策是小战略”的思想,从企业战略的构建、实施等大处着眼,行动决策过程的判断、选择等小处入手,为管理实践者提供战略与决策指导。
“管理就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
对众多企业经理人而言,管理意味着大量的日常琐事和层层压在心头的决策责任,无论是高层决策者还是中层经理人,日复一日为此疲于奔命。
“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千丝万缕的碎片关系中梳理出高效做事的脉络,这是中西管理学一致推崇的境界”,对于管理的意义,访谈中的项保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问题是,如何化繁为简?
项保华认为,管理就是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决策就是做出解决问题的决定、将决定付诸行动并对行动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的过程,战略管理就是通过“三高”(高妙、高效、高兴,即方向正确、运作高效、心情舒畅)修炼,解决“三做”(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做)问题,以实现企业组织与个人的“三活”(活得了、活得好、活得久)之目标。
“管理就在于管得有‘理’”。当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每个人的‘理’因个人立场、认识而不同,难有普适的做法,但又由于管理所涉及的人、事、物切入点都是人,所以把握了人性,也就把握住了管理的本质,说得再穿点,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使其沟通、执行效率提高。”项保华指出。
通过常年的企业研究,也让项清楚地看到管理者核心的工作价值,他认为:“战略行动要依靠平凡员工创造非凡业绩,而不只是指望个别杰出人才带来奇迹。管理者需要关注‘理解人性、弄清事理、善用资源’。”
把项的这个观点落到更为广阔的我国企业成长史下,我们亦能发现,不知何时起,企业家的英雄主义情结已然在时代面前悄然褪色。
早年,国内众多企业发家史基本可以归纳为创业者的英雄传,“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爱拼才会赢”是当时的风尚,在那个年代,企业存活的战略行动完全依靠创业者个人的嗅觉和胆量,行业的某个杰出人才顶上半边天。但时至今日,复杂的市场局面,多元化的布局模式、高精尖的分工体系、集团化规模运作使得企业管理决策体制逐渐由“伟人主义决策”过渡到“大众精英主义”。如同IT编程这个领域,当年金山求伯君可以一人编完WPS,而如今的一段简单程序也需要数十人乃至上百程序员合作。
“时代不同了,单抢匹马的年代过去了,未来的企业管理更依靠的是合作和体系架构的完善。”项保华感慨道,“企业管理者要想方设法落实好与企业战略实施相关的决策管理、变革管理、激励管理三类支撑行动,使得员工能正确、高效、愉快地做事。”
“在苍莽年代国内管理者只需要处理自己一个人的想法,而如今国内管理者必须学会处理一群人的想法,这也更需要管理者熟悉人性,剖析人这个要素。”项保华指出。
对于管理者的作用,项保华在其后的二部著作《管理之理》和《决策管理》中皆用重笔墨勾勒,他围绕管理者思维变化,从微观面分析,结合外显内隐的客观因素与人性特征,以点透面,解析人因何作出决策的判断选择过程。
事实上,从项早年的人生轨迹来看,也许不难发现他为何着重关注“人”这一要素。在上大学前,他务过农,打过工,在民办学校当过中学老师,早年近距离接触各类群体使得他对人的感触比一般象牙塔内的学院派教授更为敏感,这些人生经历也为他后来的对于管理人性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鲁克的影响
谈起项保华的管理学理念,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个人,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管理学是从西方、特别是从美国发源并发展的,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史。改革开放后,西方管理学大师如泰罗、法约尔、德鲁克、波特等人的著作大量涌入中国,引起了国内学者关注,并开始系统研究。
“我早年系统地学习管理学知识,受他的影响至深。”谈及德鲁克,项保华教授毫不掩饰其仰慕之意,“可以说,他是我最为尊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 [NextPage]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德鲁克一生共著书39本,文风清晰练达,对许多管理学问题提出独到的精辟见解。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不同于传统学院派注重逻辑推论的研究方式,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上述学术观点也深深地烙刻在项保华的研究中,我们从其前述管理三部曲的副标题就可清晰地看到其重实践问题解决而轻数据模型推演的架构体系,亦如德鲁克一改传统学院式的大量数据、逻辑循环论证的研究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直指人心变化的观点和简洁生动的具体事例。
“模型与数据分析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助力,但对于当下高速发展的中国企业,他们更需要的是可以简易上手的管理实践理论,所以我的研究思路也是以实践为导向。”项保华如是说。
事实上,学术研究总存在滞后性与前瞻性两个特点,任何学术研究都来自于实践与过往之历史,这便是滞后性;而学术理论又往往能超越现实与历史,给人以启迪,这又是前瞻性。
但这其中,有一个难以回避的前提:那就是学术理论不能超越所定位的人群的认知观太远,一旦间距沟壑太深,便容易陷入为理论而理论的循环论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人文科学领域。对此,项保华的观点极为鲜明,他表示,“理论过于纯粹就缺乏实用价值,这在管理这门学科上,体现得极为明显,该学科本身要给企业主、决策者寻求更好的破解之道。”
对于现实管理决策之难,项保华有着清晰的认知。他认为,就现实操作而言,人们内在追求目标太多,掌握信息太少,再加上时间、资源、精力有限,根本不可能一切弄清后才行动,多数都是在即刻点上决策。
其次,就决策依据而言,似乎很难找到绝对准则,客观事实与主观价值混杂,有时很难清楚划分。
再次,就情境变化而言,历史可能相似但不会重复,实决策情境可能介于完全熟悉与绝对陌生之间,如何针对这些特殊情境,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做出决策就有挑战性。
最后,就知行关系而言,人们的实际行为可能会在无意中背离理性判断。一方面,决策者之间是否能够事先就理性判断达成共识,即知性上能否做到众人有共识;另一方面,达成共识后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即感性上能否实现想到就做到。
如何解决上述决策难题?项在其三部曲后两部《管理之理》、《决策管理》中提出了分析框架和解题思路。
在《管理之理》中,项针对许多众人习以为常的管理提法和做法,采取一事一议的通俗方式,探讨并揭示造成现实管理困惑的深层原因。而在《决策管理》中,项继续深化了自己的逻辑,通篇引用了大量实例,进一步从源头阐明了决策的情境依赖性,指出了潜隐在重要决策过程背后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特别是那些游离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实践疑难。
破解管理困境
在管理学研究上,有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东西方环境的不同,承袭于西方管理学研究体系的国内学者,如何西为中用,土洋结合。事实上,这问题从百余年前的洋务运动开始,就有了争论,各家学说不一,难倒了众多才智高绝之士。
国人的思绪深受儒家中庸思潮的影响,围绕的重点皆为做人的学问,所描绘的主体依托的是人心的端倪变化,对人而不对事,见微知著是我们的长处。
西方观念偏重事的学问,对事不对人,研究的是规律,东西方学者治学之道的区别也反映在管理学研究上,这不禁令人发出疑问,不同文化的管理研究能兼适指导不同国度的企业吗?地道中国文化下的老板们愿意学吗?学了有用吗?
对此,项保华认为,实际上东西方对于普世价值的追求是一样的,只是在多元价值追求发生冲突时,对其轻重缓急或者优先排序,人们可能会有分歧看法或不同做法。这些所谓的价值观追求的分歧或不同,主要是由社会情境、习俗惯例等差异造成的,而非人性本身之互异。
认清了以上这一点,只要真正理解人性,弄清事物规律,可以发现,当前出现的许多貌似文化伦理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其背后所反映的却是思维认知失准、瓶颈管理失策、客观规律失调。例如,造假、环保、安全等问题的出现,尽管有个人道德问题,但更多的还是管理问题。
项觉得,从管理内在规律看,伴随着企业发展,在资源、产能、需求、能力等方面总是会产生增长瓶颈的,若注意到瓶颈不可能消除而只会转移,将瓶颈看成是系统的控制点,就可见只有当瓶颈处于管理者的能力与精力掌控范围之内时,系统才可能稳健而不出乱子!
寻找、发现、创造、掌控瓶颈,是做好管理的关键。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在处理多个环节的共生关系时,特别需注意建立做事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关注产业链中受强势环节挤压的薄弱环节的生存状况,以免弱环断裂而引发整个产业的经营危机。
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企业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可以看到,最先出问题的往往是产业链上供不应求而又市场力量弱小、从而受到前后强势环节挤压的环节,而影响最大的往往是产业链上市场力量强大并供过于求的环节。这意味着,强势企业若想保持长期经营优势,需要加强产业链整体管理,要让最弱小的环节也有基本的生存可能。 [NextPage]
例如,就三家强势连锁店的不同做法而言,一家将面包 过期退给供货商,另一家在16-22点降价促销,还有一家控制每天进货略小于当天销售需求,显然,最后一家尽管可能销量最低,但却有助于实现上下游的总体成本最低,确保产业链的持续多赢共生。
访谈中时间过得很快,要想把项保华教授数十年辛勤研究的理论体系在一篇短文中完整呈现,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结束访谈的时候的强烈愿望就是希望能通过写一篇文字,以导引我们更多的优秀读者们去静心读读他的实用性很强、而又充满趣味的管理三部曲,直接在他的书中去与这位睿智而又踏实的先行学者交流。
受访者简介
项保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战略、决策行为等领域的研究。曾留学加拿大,多次赴日本、香港等地考察与讲学,连续六年担任全国MBA联考管理科目命题组组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与企业委托战略咨询等近30个项目的研究,自2001-2007年以来连续获复旦大学柯达奖教金,管理学院爱建、MBA最受欢迎老师、花旗等“一等”奖教金和EMBA优秀教师奖等。公开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各类成果奖近30项,出版著作15部。
说到三,我不由先想到这个数字中浓郁的东西方文化积淀,以色列人有三大圣祖;基督教的人所尽知的三位一体,西方历史惯用三分法,黑格尔把三段式运用到了极致,马克思主义有三大来源……再观中国文化,人们也喜爱三,“三生万物”,三教合一,三省吾身,三生有幸——学贯中西的项保华的管理三部曲,看来也不是偶然的。
项保华大学本科所学并非管理,1977年考入浙大的他开始接触的是工学电机领域,82年获得工学电机学士。那个年代正处于国外管理学思潮涌入国内的初始阶段,接触过西方大师级管理著作的项觉得,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企业,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研究生学习开始,他的研究方向转向了管理,潜心研究起管理学说及其现实应用。
经过近30年的研究,项保华逐步完善了自己理论体系。从《战略管理—艺术与实务》到《管理之理——困惑与出路》,再到《决策管理——疑难与破解》,他所完成的管理三部曲,秉承“战略是大决策,决策是小战略”的思想,从企业战略的构建、实施等大处着眼,行动决策过程的判断、选择等小处入手,为管理实践者提供战略与决策指导。
“管理就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
对众多企业经理人而言,管理意味着大量的日常琐事和层层压在心头的决策责任,无论是高层决策者还是中层经理人,日复一日为此疲于奔命。
“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千丝万缕的碎片关系中梳理出高效做事的脉络,这是中西管理学一致推崇的境界”,对于管理的意义,访谈中的项保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问题是,如何化繁为简?
项保华认为,管理就是让人愉快高效地做正确的事,决策就是做出解决问题的决定、将决定付诸行动并对行动的后果承担相应责任的过程,战略管理就是通过“三高”(高妙、高效、高兴,即方向正确、运作高效、心情舒畅)修炼,解决“三做”(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做)问题,以实现企业组织与个人的“三活”(活得了、活得好、活得久)之目标。
“管理就在于管得有‘理’”。当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每个人的‘理’因个人立场、认识而不同,难有普适的做法,但又由于管理所涉及的人、事、物切入点都是人,所以把握了人性,也就把握住了管理的本质,说得再穿点,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使其沟通、执行效率提高。”项保华指出。
通过常年的企业研究,也让项清楚地看到管理者核心的工作价值,他认为:“战略行动要依靠平凡员工创造非凡业绩,而不只是指望个别杰出人才带来奇迹。管理者需要关注‘理解人性、弄清事理、善用资源’。”
把项的这个观点落到更为广阔的我国企业成长史下,我们亦能发现,不知何时起,企业家的英雄主义情结已然在时代面前悄然褪色。
早年,国内众多企业发家史基本可以归纳为创业者的英雄传,“撑死胆大、饿死胆小、爱拼才会赢”是当时的风尚,在那个年代,企业存活的战略行动完全依靠创业者个人的嗅觉和胆量,行业的某个杰出人才顶上半边天。但时至今日,复杂的市场局面,多元化的布局模式、高精尖的分工体系、集团化规模运作使得企业管理决策体制逐渐由“伟人主义决策”过渡到“大众精英主义”。如同IT编程这个领域,当年金山求伯君可以一人编完WPS,而如今的一段简单程序也需要数十人乃至上百程序员合作。
“时代不同了,单抢匹马的年代过去了,未来的企业管理更依靠的是合作和体系架构的完善。”项保华感慨道,“企业管理者要想方设法落实好与企业战略实施相关的决策管理、变革管理、激励管理三类支撑行动,使得员工能正确、高效、愉快地做事。”
“在苍莽年代国内管理者只需要处理自己一个人的想法,而如今国内管理者必须学会处理一群人的想法,这也更需要管理者熟悉人性,剖析人这个要素。”项保华指出。
对于管理者的作用,项保华在其后的二部著作《管理之理》和《决策管理》中皆用重笔墨勾勒,他围绕管理者思维变化,从微观面分析,结合外显内隐的客观因素与人性特征,以点透面,解析人因何作出决策的判断选择过程。
事实上,从项早年的人生轨迹来看,也许不难发现他为何着重关注“人”这一要素。在上大学前,他务过农,打过工,在民办学校当过中学老师,早年近距离接触各类群体使得他对人的感触比一般象牙塔内的学院派教授更为敏感,这些人生经历也为他后来的对于管理人性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鲁克的影响
谈起项保华的管理学理念,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个人,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管理学是从西方、特别是从美国发源并发展的,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史。改革开放后,西方管理学大师如泰罗、法约尔、德鲁克、波特等人的著作大量涌入中国,引起了国内学者关注,并开始系统研究。
“我早年系统地学习管理学知识,受他的影响至深。”谈及德鲁克,项保华教授毫不掩饰其仰慕之意,“可以说,他是我最为尊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 [NextPage]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德鲁克一生共著书39本,文风清晰练达,对许多管理学问题提出独到的精辟见解。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等人都深受其思想的影响。
不同于传统学院派注重逻辑推论的研究方式,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上述学术观点也深深地烙刻在项保华的研究中,我们从其前述管理三部曲的副标题就可清晰地看到其重实践问题解决而轻数据模型推演的架构体系,亦如德鲁克一改传统学院式的大量数据、逻辑循环论证的研究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直指人心变化的观点和简洁生动的具体事例。
“模型与数据分析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助力,但对于当下高速发展的中国企业,他们更需要的是可以简易上手的管理实践理论,所以我的研究思路也是以实践为导向。”项保华如是说。
事实上,学术研究总存在滞后性与前瞻性两个特点,任何学术研究都来自于实践与过往之历史,这便是滞后性;而学术理论又往往能超越现实与历史,给人以启迪,这又是前瞻性。
但这其中,有一个难以回避的前提:那就是学术理论不能超越所定位的人群的认知观太远,一旦间距沟壑太深,便容易陷入为理论而理论的循环论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人文科学领域。对此,项保华的观点极为鲜明,他表示,“理论过于纯粹就缺乏实用价值,这在管理这门学科上,体现得极为明显,该学科本身要给企业主、决策者寻求更好的破解之道。”
对于现实管理决策之难,项保华有着清晰的认知。他认为,就现实操作而言,人们内在追求目标太多,掌握信息太少,再加上时间、资源、精力有限,根本不可能一切弄清后才行动,多数都是在即刻点上决策。
其次,就决策依据而言,似乎很难找到绝对准则,客观事实与主观价值混杂,有时很难清楚划分。
再次,就情境变化而言,历史可能相似但不会重复,实决策情境可能介于完全熟悉与绝对陌生之间,如何针对这些特殊情境,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做出决策就有挑战性。
最后,就知行关系而言,人们的实际行为可能会在无意中背离理性判断。一方面,决策者之间是否能够事先就理性判断达成共识,即知性上能否做到众人有共识;另一方面,达成共识后是否能够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即感性上能否实现想到就做到。
如何解决上述决策难题?项在其三部曲后两部《管理之理》、《决策管理》中提出了分析框架和解题思路。
在《管理之理》中,项针对许多众人习以为常的管理提法和做法,采取一事一议的通俗方式,探讨并揭示造成现实管理困惑的深层原因。而在《决策管理》中,项继续深化了自己的逻辑,通篇引用了大量实例,进一步从源头阐明了决策的情境依赖性,指出了潜隐在重要决策过程背后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特别是那些游离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实践疑难。
破解管理困境
在管理学研究上,有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东西方环境的不同,承袭于西方管理学研究体系的国内学者,如何西为中用,土洋结合。事实上,这问题从百余年前的洋务运动开始,就有了争论,各家学说不一,难倒了众多才智高绝之士。
国人的思绪深受儒家中庸思潮的影响,围绕的重点皆为做人的学问,所描绘的主体依托的是人心的端倪变化,对人而不对事,见微知著是我们的长处。
西方观念偏重事的学问,对事不对人,研究的是规律,东西方学者治学之道的区别也反映在管理学研究上,这不禁令人发出疑问,不同文化的管理研究能兼适指导不同国度的企业吗?地道中国文化下的老板们愿意学吗?学了有用吗?
对此,项保华认为,实际上东西方对于普世价值的追求是一样的,只是在多元价值追求发生冲突时,对其轻重缓急或者优先排序,人们可能会有分歧看法或不同做法。这些所谓的价值观追求的分歧或不同,主要是由社会情境、习俗惯例等差异造成的,而非人性本身之互异。
认清了以上这一点,只要真正理解人性,弄清事物规律,可以发现,当前出现的许多貌似文化伦理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其背后所反映的却是思维认知失准、瓶颈管理失策、客观规律失调。例如,造假、环保、安全等问题的出现,尽管有个人道德问题,但更多的还是管理问题。
项觉得,从管理内在规律看,伴随着企业发展,在资源、产能、需求、能力等方面总是会产生增长瓶颈的,若注意到瓶颈不可能消除而只会转移,将瓶颈看成是系统的控制点,就可见只有当瓶颈处于管理者的能力与精力掌控范围之内时,系统才可能稳健而不出乱子!
寻找、发现、创造、掌控瓶颈,是做好管理的关键。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在处理多个环节的共生关系时,特别需注意建立做事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关注产业链中受强势环节挤压的薄弱环节的生存状况,以免弱环断裂而引发整个产业的经营危机。
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和企业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可以看到,最先出问题的往往是产业链上供不应求而又市场力量弱小、从而受到前后强势环节挤压的环节,而影响最大的往往是产业链上市场力量强大并供过于求的环节。这意味着,强势企业若想保持长期经营优势,需要加强产业链整体管理,要让最弱小的环节也有基本的生存可能。 [NextPage]
例如,就三家强势连锁店的不同做法而言,一家将面包 过期退给供货商,另一家在16-22点降价促销,还有一家控制每天进货略小于当天销售需求,显然,最后一家尽管可能销量最低,但却有助于实现上下游的总体成本最低,确保产业链的持续多赢共生。
访谈中时间过得很快,要想把项保华教授数十年辛勤研究的理论体系在一篇短文中完整呈现,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结束访谈的时候的强烈愿望就是希望能通过写一篇文字,以导引我们更多的优秀读者们去静心读读他的实用性很强、而又充满趣味的管理三部曲,直接在他的书中去与这位睿智而又踏实的先行学者交流。
受访者简介
项保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战略、决策行为等领域的研究。曾留学加拿大,多次赴日本、香港等地考察与讲学,连续六年担任全国MBA联考管理科目命题组组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与企业委托战略咨询等近30个项目的研究,自2001-2007年以来连续获复旦大学柯达奖教金,管理学院爱建、MBA最受欢迎老师、花旗等“一等”奖教金和EMBA优秀教师奖等。公开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各类成果奖近30项,出版著作15部。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