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椅
Publish Time: 2010-12-14 Views: 1908 Source: 互联网 Author:
Description: 椅子外形好像椰子!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椅子外形好像椰子!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Prev: 精美浴室设计效果图欣赏
[NextPage]
View
Next: 导购员要培训成什么样、怎样认识导购员培训
导购员培训是一个系统性、目的性都很强的工作,培训师必须事前了解受训者的要求,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因材施教。比方说,一个售货经验在五年以上的大姐,你跟她讲销售技巧、讲产品知识,那不是瞎扯吗?
入职时间不同的导购员在培训需求上侧重点不尽相同(详见表5)。最好是将培训内容形成固定的模块,涵盖高中低不同难度,用时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有效。
虽说导购员培训应培训哪些内容,业内还有争议,但有一些东西基本上大家还是认可的,比如:企业文化、产品知识、竞品分析、销售技巧、柜台语言技巧、管理制度、态度激励等。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培训说白了,就是要增强导购员对公司的认可度,从潜意识里让她们觉得公司是最棒的、最好的,这样在售货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公司的强烈认同感,从而折服而不是说服顾客。
二、产品知识、竞品分析
我认为,产品知识至少要占到导购员例行培训比例的40%以上。导购员只有深入了解产品才有可能成为销售高手、才能得到顾客的信赖。
一般,产品知识培训包括:卖点的FAB练习、新品讲解演练、竞品分析打压、卖点提炼、导购词、终端常见质量问题及顾客常问问题解答技巧等。
目前最常见的产品知识培训方法是:与竞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自的优缺点,并就对方的独特卖点进行对比分析,如表6所列。
但很多公司从专业网站或公司的技术部门找来一堆产品技术资料,来组织培训,如电磁炉的滤波原理、矫形原理等专业性很强的内容,你说它对导购员有用吗?导购员能接受吗?培训导购员跟培训技术员可不是一回事啊!
更可笑的是,有些哥们姐们,拿着个产品彩页往前边一站,“不好意思啊,我对这款产品不是很了解,讲得不好,请别见笑!”这是我在培训现场见过的最可耻的事情:你都弄不懂也敢做培训,也不怕下边的导购员拿鞋子砸你。
事实上,像这样连产品都没弄透就敢往台前一杵的人还真不少。
三、销售技巧、柜台语言技巧
我曾参加过不下9个品牌的导购员培训会议,销售技巧几乎是每场的必讲内容,培训师对着投影仪累得满头大汗,而底下的受训者却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究其原因:培训师缺乏实际现场售货能力、与导购员生活相隔甚远,因此在讲一些比较实际的终端问题时,常常给导购员一种很遥远的感觉。
以“柜台语言训练”为例,如果培训师单纯地只是讲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比如“两多两少、变换句式、迂回技巧”等,而不进行深加工。大多数导购员的理解能力有限,你讲的东西如果还需要他们回家细细琢磨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对于导购员来说就等于没讲。
在做“柜台语言”培训时,笔者所采用的方法是:将在终端收集的顾客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以及导购应对的几种典型说法,在现场进行分析、点评,让导购员在现场就能很快判断哪种方法更为有效,更有技巧。
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现场参与性很强,能够帮助导购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自行修正一些不恰当的说词。这是不是比你大讲特讲理论更为实用呢?
再者,帮助导购员理解“顾客购买心理及行为特征八阶段”时,很多的培训者按照图2一步一步进行分解,表面来看条理性强、秩序井然,但一堂课下来,导购员听得云里雾里。
依我的经验来看,最好的一种办法就是按照这八个步骤,将终端的实际事例摆出来,最好有终端偷拍的图片或DV短片支持,效果会更好。如顾客在注目时,我们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顾客感兴趣时,你又应该怎么办呢?如果要切入那怎么打招呼?将打招呼的典型方式拿出来,让大家分析,哪种用在哪些场合,各种打招呼的方式都有哪些利弊,这样大家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四、终端实务培训
如培训陈列技巧,有的培训者将在一些专业网站上摘录的大量材料进行整理后,将其中一些理论性很强或看起来似是而非的东西讲得天花乱坠,好容易让台下的导购员弄清楚了陈列的几种办法,明白了陈列的原理、知道了陈列的黄金分割线。但是笔者认为培训师应该要反省这些内容对于导购员到底有没有帮助,意义大不大?对建设规范的终端形象能不能有所帮助?
其实陈列技巧根本不用讲,你给一个标准,强制要求执行即可。
我在做类似培训时,通常是先讲评公司规定的标准陈列图,然后挑选各终端拍摄到的典型照片,在现场进行对比、分析、点评,让导购员自己找出照片上的不规范陈列,然后将这些现象进行提炼,将常见的不规范陈列现象板书在白板上以加深她们的印象。然后,再强制性要求导购员必须按标准来进行陈列布置,否则将扣罚并限期整改;达标且形象突出者将给予奖励,同时拍照留存,三个月内抽查若未达标将收回奖金云云。
导购员要培训成什么样?
我们认为,目前的这种导购员在将来很可能会消失——市场将会淘汰他们。
最初的导购员形态其实就是推销员(卖场推销)。厂家教育他们的那一套完全是推销做法。不过这适应了当时商品少、顾客对商品了解不多的形势——相对讲,顾客是“傻”点。
而顾客面对的比较机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竞品多了,销售受阻,厂家导购就开始琢磨。这时的导购大都从USP(独特卖点)出发,尽力夸大、造势,并提醒顾客注意自己产品的独特卖点。这可以被称为“以点促销”的促销员阶段。
从1998年后,我们看到一小部分企业的导购员不仅掌握讲卖点的做法,还逐渐学会如何将说这个卖点转化成引发顾客的内在需求。即由“这产品颜色多么独特,您看看?”转化为“您看这颜色,摆您家里,多添喜庆?”这才真正达到以顾客为中心创造利润、“引导顾客消费购物”的地步,可以称为真正的“导购员”或“营销员”。
但随着市场环境和产品技术的纵深发展,导购员将向导购顾问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已经在某些行业显现,例如在农资和医药行业,少数有深厚专业背景、可以充当顾客咨询师的导购员业绩是最好的。而像宝洁公司和很多卖场合作的“婴儿屋”里,也需要婴幼儿看护顾问式的导购员——其顾客非常盼望更先进的产品,并且期待解说。
家电导购员也将向这个方向发展。随着电器消费群体的细分,高端与低端电器的销售可能采取截然不同的模式。城市白领势力的增强,使得高端电器的消费者日趋成熟。这个群体强调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要求导购顾问能提供详尽客观的产品分析以及趣味型的购物体验。当然,这些导购顾问还具备基础的沟通技巧,能迅速理解顾客的需求,甚至帮助顾客细化其潜在需求,为顾客挑选称心如意的电器——但顾问的品位和鉴赏力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相对成熟的大众普及型电器(例如阴极显像管电视、双门冰箱、单缸洗衣机等),会采取自选平价电器卖场的形式。大众普及型商品一般技术含量较低,技术相对成熟,消费者的认知度高。只要向顾客提供相对完整的信息,顾客就可自行做出购买决定。这类电器的卖点在于价格。对零售商和供应商而言,经营这类电器必须将重点放在降低供应链费用上,将节省下来的运营成本通过降价方式使顾客收益。
如果不转行,终端导购员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品牌店中店”的店长,独立负责一个区域的生意和管理。他不仅会推销、会促销、会导购,还会做顾问,并管理一群产品的销售计划。同时,他的专业导购服务本身也成为一种品牌,就像北京翠微大厦的“可晶数码专卖”一样,那就是一个商家导购员创造的店中店品牌。
实际上,目前各种导购员的形式是并存的。但是,虽然通过各种媒介不断学习的顾客,会在店里问出更多、更专业的问题,可惜,站在终端某类电器旁的10个导购员中,一般只有两三个能达到“导购”或“顾问”的水准,其他人都拼命说自己产品哪里好。这是谁的问题?
有一句警语现在还适用:不要拿顾客当傻子!
入职时间不同的导购员在培训需求上侧重点不尽相同(详见表5)。最好是将培训内容形成固定的模块,涵盖高中低不同难度,用时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有效。
虽说导购员培训应培训哪些内容,业内还有争议,但有一些东西基本上大家还是认可的,比如:企业文化、产品知识、竞品分析、销售技巧、柜台语言技巧、管理制度、态度激励等。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培训说白了,就是要增强导购员对公司的认可度,从潜意识里让她们觉得公司是最棒的、最好的,这样在售货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公司的强烈认同感,从而折服而不是说服顾客。
二、产品知识、竞品分析
我认为,产品知识至少要占到导购员例行培训比例的40%以上。导购员只有深入了解产品才有可能成为销售高手、才能得到顾客的信赖。
一般,产品知识培训包括:卖点的FAB练习、新品讲解演练、竞品分析打压、卖点提炼、导购词、终端常见质量问题及顾客常问问题解答技巧等。
目前最常见的产品知识培训方法是:与竞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自的优缺点,并就对方的独特卖点进行对比分析,如表6所列。
但很多公司从专业网站或公司的技术部门找来一堆产品技术资料,来组织培训,如电磁炉的滤波原理、矫形原理等专业性很强的内容,你说它对导购员有用吗?导购员能接受吗?培训导购员跟培训技术员可不是一回事啊!
更可笑的是,有些哥们姐们,拿着个产品彩页往前边一站,“不好意思啊,我对这款产品不是很了解,讲得不好,请别见笑!”这是我在培训现场见过的最可耻的事情:你都弄不懂也敢做培训,也不怕下边的导购员拿鞋子砸你。
事实上,像这样连产品都没弄透就敢往台前一杵的人还真不少。
三、销售技巧、柜台语言技巧
我曾参加过不下9个品牌的导购员培训会议,销售技巧几乎是每场的必讲内容,培训师对着投影仪累得满头大汗,而底下的受训者却困得上下眼皮直打架。究其原因:培训师缺乏实际现场售货能力、与导购员生活相隔甚远,因此在讲一些比较实际的终端问题时,常常给导购员一种很遥远的感觉。
以“柜台语言训练”为例,如果培训师单纯地只是讲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比如“两多两少、变换句式、迂回技巧”等,而不进行深加工。大多数导购员的理解能力有限,你讲的东西如果还需要他们回家细细琢磨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对于导购员来说就等于没讲。
在做“柜台语言”培训时,笔者所采用的方法是:将在终端收集的顾客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以及导购应对的几种典型说法,在现场进行分析、点评,让导购员在现场就能很快判断哪种方法更为有效,更有技巧。
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现场参与性很强,能够帮助导购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自行修正一些不恰当的说词。这是不是比你大讲特讲理论更为实用呢?
再者,帮助导购员理解“顾客购买心理及行为特征八阶段”时,很多的培训者按照图2一步一步进行分解,表面来看条理性强、秩序井然,但一堂课下来,导购员听得云里雾里。
依我的经验来看,最好的一种办法就是按照这八个步骤,将终端的实际事例摆出来,最好有终端偷拍的图片或DV短片支持,效果会更好。如顾客在注目时,我们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顾客感兴趣时,你又应该怎么办呢?如果要切入那怎么打招呼?将打招呼的典型方式拿出来,让大家分析,哪种用在哪些场合,各种打招呼的方式都有哪些利弊,这样大家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四、终端实务培训
如培训陈列技巧,有的培训者将在一些专业网站上摘录的大量材料进行整理后,将其中一些理论性很强或看起来似是而非的东西讲得天花乱坠,好容易让台下的导购员弄清楚了陈列的几种办法,明白了陈列的原理、知道了陈列的黄金分割线。但是笔者认为培训师应该要反省这些内容对于导购员到底有没有帮助,意义大不大?对建设规范的终端形象能不能有所帮助?
其实陈列技巧根本不用讲,你给一个标准,强制要求执行即可。
我在做类似培训时,通常是先讲评公司规定的标准陈列图,然后挑选各终端拍摄到的典型照片,在现场进行对比、分析、点评,让导购员自己找出照片上的不规范陈列,然后将这些现象进行提炼,将常见的不规范陈列现象板书在白板上以加深她们的印象。然后,再强制性要求导购员必须按标准来进行陈列布置,否则将扣罚并限期整改;达标且形象突出者将给予奖励,同时拍照留存,三个月内抽查若未达标将收回奖金云云。
导购员要培训成什么样?
我们认为,目前的这种导购员在将来很可能会消失——市场将会淘汰他们。
最初的导购员形态其实就是推销员(卖场推销)。厂家教育他们的那一套完全是推销做法。不过这适应了当时商品少、顾客对商品了解不多的形势——相对讲,顾客是“傻”点。
而顾客面对的比较机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竞品多了,销售受阻,厂家导购就开始琢磨。这时的导购大都从USP(独特卖点)出发,尽力夸大、造势,并提醒顾客注意自己产品的独特卖点。这可以被称为“以点促销”的促销员阶段。
从1998年后,我们看到一小部分企业的导购员不仅掌握讲卖点的做法,还逐渐学会如何将说这个卖点转化成引发顾客的内在需求。即由“这产品颜色多么独特,您看看?”转化为“您看这颜色,摆您家里,多添喜庆?”这才真正达到以顾客为中心创造利润、“引导顾客消费购物”的地步,可以称为真正的“导购员”或“营销员”。
但随着市场环境和产品技术的纵深发展,导购员将向导购顾问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已经在某些行业显现,例如在农资和医药行业,少数有深厚专业背景、可以充当顾客咨询师的导购员业绩是最好的。而像宝洁公司和很多卖场合作的“婴儿屋”里,也需要婴幼儿看护顾问式的导购员——其顾客非常盼望更先进的产品,并且期待解说。
家电导购员也将向这个方向发展。随着电器消费群体的细分,高端与低端电器的销售可能采取截然不同的模式。城市白领势力的增强,使得高端电器的消费者日趋成熟。这个群体强调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要求导购顾问能提供详尽客观的产品分析以及趣味型的购物体验。当然,这些导购顾问还具备基础的沟通技巧,能迅速理解顾客的需求,甚至帮助顾客细化其潜在需求,为顾客挑选称心如意的电器——但顾问的品位和鉴赏力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相对成熟的大众普及型电器(例如阴极显像管电视、双门冰箱、单缸洗衣机等),会采取自选平价电器卖场的形式。大众普及型商品一般技术含量较低,技术相对成熟,消费者的认知度高。只要向顾客提供相对完整的信息,顾客就可自行做出购买决定。这类电器的卖点在于价格。对零售商和供应商而言,经营这类电器必须将重点放在降低供应链费用上,将节省下来的运营成本通过降价方式使顾客收益。
如果不转行,终端导购员的最高境界是成为“品牌店中店”的店长,独立负责一个区域的生意和管理。他不仅会推销、会促销、会导购,还会做顾问,并管理一群产品的销售计划。同时,他的专业导购服务本身也成为一种品牌,就像北京翠微大厦的“可晶数码专卖”一样,那就是一个商家导购员创造的店中店品牌。
实际上,目前各种导购员的形式是并存的。但是,虽然通过各种媒介不断学习的顾客,会在店里问出更多、更专业的问题,可惜,站在终端某类电器旁的10个导购员中,一般只有两三个能达到“导购”或“顾问”的水准,其他人都拼命说自己产品哪里好。这是谁的问题?
有一句警语现在还适用:不要拿顾客当傻子!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