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商业大臣凯布尔如何营销英国
Detail

英国商业大臣凯布尔如何营销英国

Publish Time: 2010-11-18     Views: 1571     Source: 经理人网     Author:
Description: 同样,对寻求全球化的中国企业而言,英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可以提供它们在欧洲和其他地区进一步扩展业务的平台。英国有着欢迎各种各样外来投资的悠久传统,这就是为何在英国设立其欧洲总部的公司数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英国占中国投资欧盟总额的十分之一。......

  作为英国联合政府"商务外交"的领军者之一,商业大臣凯布尔在营销英国上责无旁贷

  很显然,即便不是上任仅半年的英国联合政府规模最大的外访团,此次由英国首相卡梅伦亲自带队的访华代表团依然堪称豪华--四位内阁大臣、外加50名的英国商界精英。从代表团的构成中,清晰可见的依然是卡梅伦政府对"商务外交"毫不疲倦的追求。

  今年5月上台的英国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联盟政府,视国际经贸为拉动英国经济走出衰退的重要增长点。新政府明确要求驻外使领馆将协助英国企业在海外的商业活动、吸引外国投资作为首要目标。

  “新政府发现,过去基本只是'花钱'的外交部,其实在'创收'方面有巨大潜能。”英国外交部一位官员对本刊记者如此描述英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通过加强与新兴市场的外交关系--特别是“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几个新兴市场大国、以及与英国有历史联系的英联邦(Commonwealth)国家,来促进英国的经济利益。比如,今年7月对印度的访问,卡梅伦带领了包括六名内阁部长、50名企业高管在内的90人代表团,拉开营销英国的序幕。

  这么做,一方面自然是属于政治光谱右翼的保守党的天性使然,另一面也跟刚刚过去的10月间联合政府挥下的减赤"巨斧"有关:政府将在今后四年内减少支出810亿英镑,伴之以增税290亿英镑,目标是在2015年前消灭目前欧洲最大的结构性财政赤字。

  减支必然要增收,吸引外来投资、重振英国的出口行业和高端制造业,成为卡梅伦的不二之选。因此,在这次行色匆匆的两天访华之旅中,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飞机发动机,到上海新生源医药集团将在英国设立的生物医药投资中心,到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2000万英镑对英国精密技术集团(PTG)旗下六家全资子公司的收购,再到华为在英国电信阿达斯楚科技园设立的新办公室和研发中心,都可以看到英国对中国崛起经济实力的渴求与期冀。

  不过,中国投资英国并不像中国投资其他发展中国家,只要政府说要建一条路、造一座桥,投资数字一下就上去了。中国投资英国,不管是设立研发中心,还是收购当地企业,都有很长的过程。

  好消息是,毕竟2009年中国对英国的投资只占对欧盟投资的十分之一,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开发。而更大的利好则在于稳定的中英关系,而不论这种关系是在左翼的工党,还是现在的联合政府时期。根据英国使馆提供的材料,只有英国与美国这两个国家每年都与中国举行峰会、经济与金融对话以及国务委员级别的战略对话。

  对今天的中外关系而言,来自高层的互动是维持一个良好稳定关系的必要条件。而在经贸关系受制于整体外交关系的背景下,这一点尤其重要。财新-《新世纪》记者在英国代表团访问期间,独家专访此次卡梅伦所携四位内阁大臣中的商业、技能与创新大臣凯布尔(Vince Cable)。作为卡梅伦政府“商务外交”政策的牵头者之一的商业部的掌门人,凯布尔有理由冲在“营销英国”队伍的最前方。

  财新-《新世纪》:你此次陪同卡梅伦首相的中国之行旨在拓展中国市场,对未来英国对中国的出口,你觉得哪些领域会获得显著增长?

  凯布尔:英中是增长的伙伴,我们希望到2015年时双边贸易能实现翻番,达到1000亿美元(620亿英镑)。此次中国之行为我们目标实现开了一个好头。

  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对我们非常重要,这就是我们此次带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政府代表团,以及主要英国企业和学术机构的原因所在。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英国的第九大出口市场。

  来自英国的商品和服务将逐渐匹配中国经济和国内消费的增长。这些商品有可能来自我们领先的时装设计公司巴宝莉和Paul Smith的服装,也可能是捷豹和路虎这样体现顶级工艺的汽车,或者是曾经设计北京国际机场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Partners)所提供的建筑服务。

  同样,对寻求全球化的中国企业而言,英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可以提供它们在欧洲和其他地区进一步扩展业务的平台。我们的国际人才储备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为人称道,在研发领域更是如此。

  英国是当今世界第六大的制造大国,有着欧洲最大的信息与通讯技术、生命科学、创新工艺和金融服务行业。我们的低碳市场也在快速成长,目前,在离岸风能领域,我们的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比如,在这次中国之行中,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签订价值7.5英镑元的合同,我亲自揭幕了一个由英国电信设立的创新中心,同时我们也宣布多领域的价值数百万英镑的项目。英中进一步合作的潜力非常巨大。

  财新-《新世纪》:随着中国出口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以及欧洲单一市场由欧盟统一管理,其间必然涉及不同国家利益,你如何确保英国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开放?

  凯布尔:作为一名受过严格培训的经济学家,我本人在英国以捍卫自由贸易的形象为人所知。英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在欧盟的谈判中,英国一直力主欧洲市场的开放。我们在欧洲发出强有力的声音,积极影响着关于多哈回合谈判和欧洲单一市场运作的辩论,尽其所能保证欧洲市场的开放。

  通过坚持在诸如国家援助等领域的公平市场环境,我们认为欧洲是保证市场开放的强大力量,以确保公司不会获得不公正的优势。欧盟之所以起作用,正是因为它能迫使不同的国家利益遵守统一的标准,比如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

  财新-《新世纪》:在金融服务业外,你认为还有哪些领域值得鼓励来自中国的投资?中国投资者能从英国政府获得哪些支持?

  凯布尔:我对在英国进行投资的日益增加的中国企业持强烈欢迎态度。目前有大约400家在英国活跃的中资企业。最近来自中国**企业的投资额已经超过3亿英镑,其中今年新增项目大多与研发有关。其中一个项目有望减少多达10%的中国巴士能耗,其他的项目也关注低碳、半导体、生命科学和高端工程。

  英国有着欢迎各种各样外来投资的悠久传统,这就是为何在英国设立其欧洲总部的公司数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英国占中国投资欧盟总额的十分之一。

  但我认为我们还能做得更多。英国不仅是企业研发和研发成果商业化的理想之地,同时也是技术驱动投资的当然之选。过去三年,中国公司已经在英国设立了超过50个研发项目,另外还有50个项目准备上马,而欧洲最好的六所工程和信息通讯技术大学中的四个位于英国,这对在英国进行科技研发大有裨益。

  不管是在塑料电子、材料和传感器,还是汽车制造、合成材料或离岸风机领域,英国高端的工程和制造行业都显示其强大的实力。生命科学也是如此,英国每天在该领域的开支是1300万英镑,是世界最富有创造力的研究基地之一。

  我们的科学家也致力于研究具有全球性的课题,比如再生药物、干细胞、动物健康、生物制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哮喘、儿科学以及药物技术。被温家宝总理授予设计金奖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被证明是中国投资英国的磁石和催化剂。而英国贸易投资总署(UKTI),就是我们政府对任何考虑到英国进行投资的投资者支持**络的一部分。

  财新-《新世纪》:刚通过不久的旨在削减赤字的《全面支出审议》招致英国国内很多抗议。你如何让外国投资者相信,在英国经济偏软的情况下,现在是投资英国的正确时机?

  凯布尔:没有任何减支政策是容易执行的。但我们的政府认为这些减支措施对平衡英国经济至关重要。我们的政策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认可,该机构上月表示英国的复苏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包括经济的修复和投资的上升。

  在国际投资市场上,英国(主权债)被标普授予蓝筹的3A级别,是最高的主权债评级。而世行在最新的调查中表示,英国是欧洲经商环境最好的国家。

  而即便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下滑,英国去年(在吸引投资方面)依然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过去两年间,中国在英国设立了创纪录的投资项目,来自其他市场的投资也很棒。

  吸引投资依然对英国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这解释英国政府致力于减少赤字、削减公司税、颁布灵活的就业和工作法规,并建立强大研发基础的举动。

  财新-《新世纪》:你是否认为英国的金融业过于庞大,从而需要适用更严格的税收和监管?现在的联合政府如何在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间取得平衡?

  凯布尔:我有一个总的看法,那就是金融投机的趋势不仅造成英国金融行业、同时也造成实体经济的不稳定,比如房地产的投机。我们肯定需要再平衡经济并寻求在制造业和其他领域寻找到我们的优势。

  但金融业依然十分重要。2009年,该行业创造了400亿英镑的贸易盈余,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的金融服务出口国。根据安永华明会计事务所的数字,金融业支撑了英国去年吸收投资的42%,包括在软件和商业服务领域的项目。我们的目标不是缩小金融业的规模,而是帮助它们获得增长进而支持其他行业。

  财新-《新世纪》:在英国金融业弥漫着这样一种担忧:害怕丧失对亚洲的优势。如果世界金融的重心注定要发生转移,那英国如何确保这样的过渡能导致有利于双方的平衡?就金融创新和监管而言,英国试图同中方寻求哪方面的合作?

  凯布尔:可以明确说,世界经济重心正发生转移,但我并不认为这对英国是坏事。相反,我认为英国企业正可以利用他们的技能,帮助亚太地区发展世界级的金融中心。

  获得最棒的金融和商业服务,有助于中国下阶段的发展。我们代表团中就有这样的企业代表,比如巴克莱银行、渣打银行、法通保险和标准人寿的高管。

  同样,进入欧洲市场对于诸如建行、招商银行这样的中资银行而言大有裨益,目前它们都在伦敦设有代表处。经济增长、全球化和新市场的崛起从来都不是零和游戏:中国的增长有助于英国巩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最后,我认为葛霖(新任贸易与投资部长)会给他的新角色带来他的经验、特别是在亚洲市场的经验。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在第二批互联网企业成规模境外上市的同时,传统行业的民企也在2004-2006年间迎来了境外上市的高峰期,并且诞生了一批非互联网行业的明星企业。比如,蒙牛乳业、分众传媒、无锡尚德、玖龙纸业、新东方、如家等等。如果说互联网企业境外上市的推动力量是外资VC的话,这批明星型传统行业企业境外上市的推动力量便是外资PE。

      2000年之后,外资PE开始逐渐成规模的进入中国寻找投资项目。由于传统行业需要的资金量,往往高于一般VC的投资额度,境外PE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接盘者。继早期华平投资亚信、ING投资创维小试身手之后,高盛、摩根士丹利、凯雷、鼎晖、3i、英联等PE机构,陆续出现在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股东名单中。

      比如,高盛投资中芯国际、高盛和英联投资无锡尚德;摩根士丹利和鼎晖投资蒙牛乳业、永乐电器;高盛和3i投资分众传媒;高盛和鼎晖投资雨润食品;新加坡Tetrad和鼎晖投资李宁;美国老虎基金投资新东方等等。这些都是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的投资额度。

      2002年及2003年,摩根士丹利拉着鼎晖、英联两个小兄弟,先后两轮投资蒙牛6100万美元,并通过这个案例公众知晓了一个日后极具知名度的词汇——“对赌协议”[1]。

      根据摩根士丹利等PE方和蒙牛创业股东牛根生方签订的对赌协议,双方约定,从2003 年~2006 年,蒙牛乳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不低于50%。若达不到,牛根生方面将以象征性代价出让7830万股票(上限)给PE方面;如果业绩增长超过目标,PE方面同样要拿出自己的相应股份奖励给牛根生方面。

      蒙牛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实现了194%和94%的净利润增长,远远超过双方约定的目标,因而双方于2005年4月终止了对赌协议,并且PE方面最终支付了6261万股股票给牛根生方面。

      其实,对赌并无输赢之分,只是基于企业现金流折现而进行的价值调整。PE方貌似输掉了股份,但是随着2004年6月10日蒙牛的香港上市,其手持的股份借助企业估值的提升,同样获得了巨额的回报。

      蒙牛日后大规模的扩张以及和伊利之间的双雄争霸,无疑离不开这6100万美元的股权融资的支持。当然,蒙牛会选择摩根士丹利这样的外资PE,还有其他考量因素。融资之后的牛根生透露了自己的心机:“假设我们想到香港、华尔街,或者新加坡上市,谁认识蒙牛啊?但是大家都认识摩根士丹利,所以钱的作用不仅是金额问题,更是质量问题。”

      随着2005年12月15日无锡尚德的纽约上市,又一位新首富诞生了——施正荣,而他日后常被人戏称为“新首富,政府造”。

      当年创业之时,施正荣缺少启动资金,无锡市政府通过行政力量,为尚德拉来了8家国企股东[2],共出资600万美元,占75%股权;施正荣自己以40万美元自有资金,加上160万美元的技术参股,持股25%。

      而日后为了摆脱“国有控股”的体制束缚,施正荣试图让国企股东退出。但那时尚德已是一块肥肉,国企股东哪里愿意松口。为此,施正荣不惜表态说,“他们不退我退,什么股票、公司都不要了”。最终在市政府的主持之下,说服了八家国企股东集体退股,而施正荣付出的代价便是他们当初入股金额的十倍。

      施正荣回购股份的资金,则是来自境外的6700万美元的过桥贷款。完成回购之后,高盛、英联、普凯等PE投资机构旋即入股8000万美元,并继而推动尚德在纽交所上市。

      --------------------------------------------------------------------------------

      [1]对赌协议的正式名称为“估值调整机制”,是指投资者与融资者对于企业未来经营绩效的不确定性“暂不争议”,而是约定:根据运营的实际绩效调整企业的估值,从而重新划定双方的股权比例。

      [2] 这8家国有股东分别是:无锡市国联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小天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无锡水星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市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无锡市科达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无锡山禾集团有限公司

    View
  •    目前,软体家具是一个成长迅速、潜力巨大的市场,市场销售额已占据家具行业的半壁江山。随着科技含量增加,软体家具将利用更少的自然资源、提供更长使用期,为人类创造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契合了全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
        软体家具主要包括布艺家具和皮制家具。而软体家具因环保、耐用等优点,在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潮流。
        据预测,鉴于皮革及海绵材料上涨的收购价格,软体家具产品的涨价不可避免。据报道,价格上涨的幅度在5%左右。软体家具为何如此畅销,成为消费者的购买目标?
        和一般木质家具、金属家具 走的路线不同,专业的软体家具厂家多是以内外销相结合的方式打市场,当国外环境不好时把重心转到内销市场也不会太过仓促,而依靠在国内市场打拼的经验完全可以把握住国内市场的脉搏。
        国内软体家具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是未来大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提高,全球任何产品都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市场细分。传统家居业,最早的是套房,后来软体从套房家具中分离出来,在软体中又分出沙发和寝具,在寝具中,又分板式的、实木的、金属的、布艺的、皮革的等等,市场会进行不断的细分。
        软体相对于其他整体家具来讲,算是一个新兴的,也是当下最流行的。因为它具有其他床具所不具有的特点,首先,在舒适性方面,因为质地柔软,更贴合身体曲线,要比实木、板式更好;另外,更多地满足了现代年轻人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对于从套房分离出来的软体家具行业,某品牌总经理闫明表示,现在国内整个软体行业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规模化,也逐渐被消费者和市场认可。软体家具在国内形成了自己的规模,比较健全的市场,整体来看是比较规范、健康的。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