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长受限,净水器行业何去何从?
Detail

增长受限,净水器行业何去何从?

Publish Time: 2022-04-20     Views: 1011     Source: 腾讯家居•贝壳     Author:
Description: 根据联合国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共有约35亿多人居住在城市地区。随着人口数字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根据联合国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共有约35亿多人居住在城市地区。随着人口数字的不断增加,以及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净水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使用率逐年增高。因地域地质的差异,以及净水技术的侧重不同,各国净水器的发展应用也不尽相同。


欧美国家得益于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较早,市政管网建设工作做得比较完善。以德国为例,净水技术更加注重管道进户端的防护,其建筑规范中明确规定必须安装管道前置净水过滤器,另外,也有部分采用活性炭净水器的水处理方式。基本上欧美大部分国家均采用类似的净水方式,所以大街上随处可见打开水龙头直接喝水的人。可以简单理解为欧美直接将净水器安装在了市政水网管道上,自来水龙头终端出来的都是直饮水。


离我们比较近的日本,因为基础工业起步较早,有着高超的高端净水器滤膜生产工艺,家庭净水器的安装率很高。在日本家庭中喝水,一般都是直接从自来水龙头接水,再加点冰块就可以喝了。


再来看我国的净水器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净水器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国外品牌垄断到国产品牌发展壮大,从行业市场混乱无序到行业规范标准逐渐完善,再到现在国产品牌逐步站稳脚跟,取得竞争优势。一路走来充满着艰辛与探索,初期因为净水器市场监管滞后,缺乏行业标准,导致经常出现净水器质量以次充好、售后无保障、会销等等乱象,让消费者很受伤害,也引起消费者对净水器的“误解”,这也一度让净水行业的发展进入瓶颈。


但近些年,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政策制定行业标准,媒体和市场监管不断强化,消费者认知逐渐增强,净水器市场正在从混乱无序走向良性发展。正所谓“大浪淘沙始见金”,一向低调专注做好研发产品的立升,经受住时间和市场的考验,一举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净水器市场的领军品牌。


立升成立于1992年,是全球少有的全领域专业净水品牌。专注于超滤“膜”的自主科技创新,拥有146项国内外核心专利,四大研发生产与服务基地,26家直属分公司。产品与技术惠及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市政供水、环保水处理、商企用水、公共直饮水、家庭全屋净水的全领域净水解决方案。


在安全、品质要求近乎苛刻的公共直饮水领域,立升承担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全部直饮水设施的建造和维护工作,在世博会期间,立升为整个园区设立了117个直饮水点,每天高频率、密集饮水,水量始终充足。半年内,经过2万多次水质检测,服务7300万游客,未发生一起饮水安全事故,凭借出众表现,福布斯杂志将立升直饮水技术评为世博10大未来科技第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世博会后,立升公共直饮水设备受到行业青睐,陆续在更大范围应用。麦当劳、肯德基、真功夫等餐饮行业以及可口可乐等快消行业巨头都在使用立升的直饮水设备,与此同时,立升公共直饮水产品相继覆盖上海、重庆、海口、苏州等数十个大中城市,涵盖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步行街、景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凭借雄厚的实力,立升为城市公共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净水保障,成为城市的标配。


在污水处理领域,立升超滤膜产品在以品质见长的欧洲市场具备强大竞争力,其产品应用于意大利威尼斯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在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中国超滤膜产品进军欧洲大型污水处理项目的先河。


立升于1998年率先将超滤技术引入家庭净水领域,提出“分散式终端分质供水系统”的概念,大力发展以超滤为核心的多种净化组合工艺,以解决自来水管路输送过程中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市场份额稳居家用净水器市场前列。


当行业都在认为净水器已经陷入增长瓶颈的时候,立升用其在全领域净水的亮眼成绩给市场带来新的信心。逆势增长的背后,是立升30年如一日对自主科技路线的践行和对净水事业的持之以恒的坚持。立升成功研制的“PVC合金毛细管式超滤膜”技术,一举攻克了PVC材料产业化生产优质超滤膜的世界性难题,大幅降低了超滤膜的生产成本和运行能耗,提升了其过滤性能和使用寿命,也因此奠定了立升和中国超滤膜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依托于自身科技实力,立升已经成为中国净水品牌走向国际的一张名片,向全球演绎中国“智造”的魅力。截至目前,立升已经在欧洲、北美、日本、东南亚等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开疆拓土”,在包括可口可乐、丰田汽车、日本荏原、英特尔、LG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全球超过1000家企业和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家庭用户超过300万户。


当前,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迈进,中国自主品牌经过探索和创新现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身处新时代,作为中国净水行业领军品牌的立升,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主导,以国际一流品牌为目标,继续努力奋斗,引领行业完成“智造”升级,以亮眼的成绩擦亮中国品牌。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门是空间艺术中的特殊存在,在开合之间,打开是空间的融合,关上是个人私域的静享。在日常生活中,门的主要功能是分隔、联系建筑空间 ,采光和隔音的作用。居住空间对门的使用频次是极高的,无论是哪种户型都需要门进行空间区隔,对于门面的功能需求也是不同的。


    那么在装修中,如何根据不同家居空间需求去挑选适合的门?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居室的功能分区进行匹配,达到视觉统一和功能细分。


    入户进出区-入户门

    区域需求:防护性能、隔音耐用、便捷开锁

    选择建议:为提高入户门的安全系数和实用性能,建议选用优质木材板芯,配备防盗、智能装置。


    室内休息区-卧室书房

    区域需求:静音降噪、隔绝杂音、私密性好

    选择建议:为抵御外界干扰,享受隐私空间,建议选择隔音性能好的板芯,配套静音锁具。


    油烟重灾区-厨房

    区域需求:阻断油烟、区隔空间、方便开合

    选择建议:厨房是油烟区、出菜区,建议选用有密封条、推拉功能的厨房门,且推拉设计有助于开合和分隔空间。


    防潮洗漱区-卫生间

    区域需求:防潮防霉、采光

    选择建议:浴室湿气常年较重,应选择具备防水性能的浴室门。另外,浴室也是意外多发地,建议挑选在门面上设有应急补救措施的门型。

     

    一扇好木门,是隔离喧嚣留下静谧的好物,隔更是离喧嚣留下静谧

    选择领尚木门,从细节入手进行人性化设计,贴心化解住户日常所需,为住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全屋木门解决方案。


    View
  •   作为社会消费品的一大类,家居建材类产品销售在过去的2021年表现突出,以3634亿元的零售额创下疫情暴发以来新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40823亿元,其中,家居建材类零售额约3634亿元,较2020年有明显增长。不仅如此,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的信息显示,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达11773.92亿元,同比上涨54.43%;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2021年12月销售额为1195.24亿元,同比上涨39.93%。


      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受疫情和地产调控影响,消费者对家居建材的需求出现“延迟消费”现象,但市场需求依旧存在且较为强劲。同时,企业也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韧劲。但值得关注的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不少企业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在疫情叠加调控的大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依然面临不小挑战。


      “消费递延”事出有因


      “我感觉需求是稳中有升的,只是客户考虑的时间多了,出手没有以前爽快了。”佛山家具企业不漏居家居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明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不漏居创立于2004年,一直专注于实木家具的设计、生产和全屋定制服务,2021年全年公司的订单同比有所提升。近两年他感受最深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叠加后期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家居市场的需求出现了“延迟消费”的迹象,但整体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减少。


      定制家具品牌索菲亚方面也有相同的感受。“消费者的需求没有消失,只是推迟了消费。”索菲亚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整体客户量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市场上精装房比例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是有二手房翻新需求的客户在增加。


      索菲亚公司4月11日披露的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索菲亚实现营业收入104.07亿元,同比上升24.59%;公司在家具制造行业的占比自2011年的0.2%稳步提升至2021年的1.3%。


      “今年至今订单算正常,比往年略有提升。”佛山市世爵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端别墅楼梯、栏杆等金属制品,面向全国及海外市场,公司负责人陈应意也对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订单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年前没来得及下单的订单短期补充,另一方面是海外订单量有所增加。“感觉市场需求还是不少的,但是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多了,运营更难了。”陈应意表示。


      据了解,家居建材行业是周期性行业,每年的上半年是淡季,下半年是旺季,一般会在9~12月迎来装修的最旺时期。但是,受疫情影响,不少小区由于封控管理而使得家具建材无法进入小区,因此出现了上述人士所说的“消费递延”的情况。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不少商家积极推进数字化管理,注重线上的服务体验。“一般客户收楼后3到6个月内装修,我们会在这个时间内接到客户订单。受疫情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客户装修推迟,订单转化的周期可能会变长。”索菲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疫情发生后,依托索菲亚早期布局的新零售渠道,销售形式迅速从线下向线上转变。“我们更加注重线上的服务,先将客户留存,方便后面转化订单”。


      不可忽视的是,国内房地产市场随着2017~2018年的高景气表现之后逐渐进入“冷静期”,这波火热的市场需求最终反映在2020~2021年交房之后的订单上,因此近两年家居建材行业的业务量尚可维持。但随着2021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开始,楼市成交量明显减少,未来三年家居建材市场或将迎来不小挑战。


      “目前头部品牌的业务量还是很稳定的,但小品牌的接单开始变得困难。”索菲亚相关负责人表示。索菲亚公司在财报中也指出,如果宏观调控导致房地产市场持续长期低迷,家具行业将会受到影响。


      原材料涨价


      致利润率下滑


      家居建材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稳定有序的产业链上下游。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行业上游原材料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已成为该行业的共识。“油价、化学材料、国际木材价格都有变化,去年供应商涨价,我们通过降本增效消化了这部分影响,去年出厂产品没有涨价。”上述索菲亚相关负责人表示。


      索菲亚财报也显示,截至2021年底,索菲亚的毛利率为33.07%,同比下滑3.43个百分点。索菲亚在公告中解释,净利下滑主要受大客户违约、生产成本上升以及销售费用持续增加等三个原因影响。公司也在财报中披露,公司主要原材料为中密度板和以钢材与铝材为主的五金配件,如果未来国内中密度板和五金配件的价格随木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增加公司产品的成本,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的影响。


      多位受访人士都指出,在疫情反复、上游地产行业调整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下,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扬,不少家居企业毛利率均有所下滑。“我们的供应商在前年调整过价格,调整幅度还相对正常。”谭明告诉记者,如今整个家居建材行业早已告别过去的暴利时代,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方面的上涨,加上市场逐渐透明,各企业的利润率都比以前低,“这几年就没想赚大钱,企业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谭明说。


      陈应意也表示,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国内合作的经销商业务都有所下降。“建材市场客流量减少,有一些靠自己的渠道获客的还勉强能维持。”陈应意表示,他们产品所需要的铝、铜、不锈钢、玻璃、油漆、实木、电镀费等价格全都上涨了。


      事实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已成为家居建材企业2021年业绩表现欠佳的一大因素,即增收不增利,原材料成本占大头。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家居建材企业已公布的业绩快报看,15家企业中有12家净利润增幅小于营收增幅,成本上涨影响了利润的增长,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另有5家企业的净利润还出现了负增长。


      定制家居企业


      竞相扩张


      尽管经历着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也同时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面对号称有2万亿规模的家居建材市场,头部企业依然鼓足干劲迎难而上。


      证券时报记者查阅行业信息发现,近两年家居建材行业里多家头部企业都进行了产能扩张,如欧派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等。“华东是我们的销售大区,有比较重要的市场地位,那边目前有在建的扩建项目,未来三四年应该也会持续投入。”索菲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索菲亚在全国东南西北中总共拥有七大制造基地。


      不难发现,此轮扩张的多为定制家居企业。有家居业内人士分析,整个家居市场的规模仍在增长,定制家居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在一段时间内还可容纳更多产能,从目前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看,都能维持很高的产能利用率。在现有产能基本饱和的情况下,要在市场规模增长中抓住机会,满足未来更多的市场需求,就需要继续扩充产能。


      “我们也看到要求全屋定制的消费者多了起来。”基于这点市场观察,结合自身的专业和优势,不漏居也挺进了定制家居市场。“我们现在的服务包括原木空间设计、全屋定制、硬装和软装,客户基本可以拎包入住。”


      为了稳定供应链和价格,索菲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会加大原材料集采能力,通过加强供应链能力,利用我们集团的优势采购到更多低价原材料;通过多方面发展供应商数量来保障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公司也推出了多个品牌和多个品类产品,价格覆盖中高端市场,以更多元的产品和价格去服务全国客户。


      但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选择了“求稳”。谭明表示,公司未来两年基本不会进行产能扩张,以求稳为主,致力于纯手工木作产品,打造高品质的原木空间。陈应意也表示,虽然市场需求仍在,但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开发新客户和新渠道,更考验公司的运营能力,目前公司也没有扩产计划,会保持产量稳定,也可能考虑优化人员结构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证券时报记者卓泳)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