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家居在消费者及一线门店的眼中,到底是怎么样的?
随着前段时间玛格家居的IPO启动,定制家居或将迎来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好莱客、金牌厨柜、志邦家居、我乐家居、顶固后的又一家上市企业,毋庸置疑的是定制家居产业已经全面兴起。
那么,对于消费者及一线门店员工来说,是如何看待定制家居的呢?今天我们从消费者以及门店工作人员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定制家居产业,或许将有不一样的发现。
消费升级定制模式“风很大”
28岁的冯小姐最近迎来了一件“大事儿”。“从6月底拿到房就开始忙,铺水电线路、刷墙等等,过几天师傅过来装柜子,这装修总算要告一段落了。”
10月14日,在合肥上班的冯小姐说,“最期待的就是柜橱,我自己挑选定制的,白色搭配胡桃木色,风格简约,3D效果图看着不错,很期待实际效果。”
为啥不买现成的柜子?“成品家具尺寸大小不一定合适,想要充分利用房间的每一寸空间的话,还是定制更好。另外,成品家居款式单一,自己选择设计的更合心意。”
冯小姐告诉记者,装修前她特意咨询了有经验的朋友同事,大多数人都建议定制,“3个卧室的衣柜、书房书桌、阳台鞋柜和入户鞋柜,基本上所有木质家具都是定做的,用的是环保材料,每平方米999元,总共花了2.4万元。”
家居定制是大势所趋,但未来的路还很长!消费升级的表象之一是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
定制市场高速发展,尤其在家居装修方面,这一方式因兼顾了实用性与空间利用率,又能充分展现出消费者对个性、时尚、舒适的追求,近几年走俏家居市场。
智能家居定制、全卫定制、全瓷定制……10月15日,记者走访合肥市区发现,在家居商城里,“定制”几乎成了商家们的广告“标配”。小到一张书桌,大到整个房子的装修布局,都可以通过定制完成。
“全屋定制,就是为顾客提供集家具设计、定制和安装等服务为一体的家居定制解决方案。首先,设计师会上门量房,结合实地情况,给出建议,再结合顾客提出的风格装修要求,制作设计效果图。”
在南二环路上一家定制家具品牌门店里,销售人员小方耐心地跟记者介绍定制家具的具体流程,“通常会在合同签订后45天内完成安装,柜体制作、打孔等都是在工厂完成,这些准备花费时间较长,实际上在顾客家里安装的时间,只有两天左右。”
一边参观样板间,一边介绍,小方说:“定制中,前期设计是很重要的环节,这也是定制的优势之一。
通过设计师的设计,空间利用会更科学。你看这个衣橱柜,靠墙的拐角处最大化利用,这是很多成品衣柜无法满足的。”只见,衣橱转角处被设计成弧形角,衣柜的接触面变大,用起来很顺手。
合肥市蜀山区一家装修公司工作人员陈浩则认为,定制能个性化地满足审美需求,是其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定制需求量比较大的有衣柜、橱柜和厨房家具等,但也有不少顾客会选择所有柜体整体定制,毕竟风格统一,出来的效果会更好,眼下比较流行的风格有北欧风、轻奢风。”
竞争激烈交易过程“水太深”
为何选择定制,是希望打造一个自己满意的“家”。然而,《中国家居消费权益保护研究报告》显示,虽然我国家居行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消费者对家居消费的总体满意度不足60%,尤其是拥有更多灵活空间的定制家具,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走访中,记者发现定制过程“坑”不少,有消费者直呼“水太深”。
——计价方式五花八门。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采访多家商铺发现,定制家具普遍按照面积计价,每平方米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但有的商铺以展开面积计价,有的以使用空间的正面投影面积计算、不包含内容空间板材价格;
而一些高端品牌的五金件还需要另外计费。有消费者反映,一些商家在测量过程中藏猫腻,报单中的计价面积甚至会与房屋实际面积不符。
——材料质量无从分辨。环保颗粒板、多层板、涂胶板……以板材为例,市面上板材种类多样,当涂上漆料、制成家具后,一般消费者很难直观判断出其真实材质。“遭遇换包”“货不对板”等成了常见的消费投诉。
——只修不退风险太高。普通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还可以申请退货,然而定制商品往往只修不退。走访中,销售人员针对售后问题处理的回复大同小异,“如果不满意,可以再沟通,调整到您满意为止。”
这意味着,如果产品出现问题,消费者将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
“造成这些问题,与家装企业本身的实力和规模有很大关系。”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房屋量尺、方案讨论,还是组织生产、送货安装,各个服务环节必须环环相扣;
产品定制过程中涉及的板材部件、五金件极多,更是要求企业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组织能力,“尤其是材料优劣和工艺标准,关乎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据了解,与家装沾上边的,家具、家电、瓷砖、涂料等10余个品类都在跨界做定制。喵买家居总经理马强分析,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造成行业泥沙俱下的原因之一。
“一个房间要装修好,必然涉及板材、五金等多个方面。如果全由一家公司定制,就有上游产业链供货,当定制家具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相对较多,造成成本提高,有的企业为了压缩成本,就可能出现问题。”
提升品质未来发展“路还长”
艾瑞咨询的一项调研显示,2018年有过装修或购买过家居的人群中,70后、80后、90后群体购买定制家居的比例分别为47.3%、62%、74.7%。
从原因分析,70后选择定制的原因是考虑到实用性,环保健康、最大化利用室内空间,解决收纳;
80后有二胎刚需,追求美观,对价格敏感;90后追求个性化和品牌,不愿意花太多精力在比价上。
“我认为,定制是家居行业发展和消费趋势倒逼的必然产物,它会是未来家居行业的主流模式。”
某业内人士直言,大概是从2014年开始,定制模式在家居行业逐步流行,虽然目前定制中还有诸多问题,但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好转。
品质是前提。家居行业早已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除了功能性需求,客户在定制过程中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设计,是定制的源头。在确保品质的基础上,定制家居企业必须不断在设计理念上推陈出新,不断推出新古典、新美式、简约现代等不同风格的系列产品,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审美需求。”
据记者了解,当供应链成了不少企业的限制因素,最终会影响到消费者体验,家居行业当务之急是要整合产业链。
只有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为B端经销商提供主材、家具、软装、智能家居、生活用品等丰富产品经销品类,一站式供销体验,能减少商家的上游环节。对消费者来说,当价格传导到C端,未来人们将能享受到更高性价比的家居定制服务。
作为直接和消费者打交道的门店工作人员,陈浩对家居定制的未来充满信心。“虽然竞争激烈,但相对于成品家具,选择定制的顾客越来越多,趋势很明显,未来的路还很长。”
同时,他提醒广大消费者,定制时要注意保护自身权益,在签订合同前要量好尺寸,不要怕麻烦,与设计师和工匠师傅多沟通,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免后期不必要的麻烦。(来源:泛家居圈)
鲜少行业像家装行业这样,有着4万亿如此之大的市场规模,却难找出几家年产值过10亿的装修公司。行业专家指出,在家装行业,年产值过5亿的装修公司基本可以称为头部玩家,而每个头部装企在当地市场所占的份额不超过5%,这是极其原始及不健康的市场形态。
没有装企不想扩大规模、分得更多羹,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过往的实践中,大量试图扩张的装企都倒在了大幅亏损和断裂的资金链上,甚至有业内人士断言,“没有一家装企规模扩展至5座以上城市仍能保持盈利”,家装企业,正被困在中小规模里。
笔者认为,家装企业规模之困的深层原因在于效率低下、利润空间狭窄,在零售、餐饮、生鲜电商等众多其他行业,效率的改造已由互联网技术推动至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同样,家装企业要降本增效、突破牢笼、朝着品牌化和集成化方向加速发展,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介入。
困境:装企对技术的需求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家装行业至今仍是一个痼疾重重的行业,在消费者看来,这个行业充满“陷阱”,家装消费被价格高昂、增项漏项、质量低下、拖延工期、维权艰难等一系列负面评价充斥着,行业信息不透明,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门槛过高,即便明知“有坑”却也无法避开,导致整个家装消费生态充满不和谐的抱怨与纠纷。
另一面,家装企业却满腹委屈。对许多装企老板来说,消费者所控诉的问题虽然都集中指向作为家装服务整合者的装企,但这些问题却不是装企所能把控的,家装产业运营形态才是那只无形的“幕后黑手”。
传统的家装产业运营形态是,消费者与装企签订服务合同,装企经过需求沟通、方案设计后,将整个施工交付环节外包给项目经理和施工队,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是全包或整装服务,装企则还需要采购材料、确保材料配合施工进度及时送货上门。在这个过程中,装企需要协同前端获客、设计、签单与后端的供应链、服务、施工交付等多个环节,这其中涉及到繁杂的人员、庞大的数据、名目繁多的材料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沟通的误差,都可能导致投诉的产生,而在技术缺位的情况下,装企对这整个流程的服务是缺乏把控力的。
流程的混乱和繁杂同样意味着行业效率和利润的低下,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传统家装公司虽然能做到30%-40%的毛利率,但在整合流程过程中,繁多而高昂的多项成本叠加在一起,大幅削弱了净利润,数据显示,装企平均利润只有6%,有些甚至低至2%。近年来,随着电商巨头等多种外界角色涌入家装市场,行业竞争加剧,传统家装公司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生存尚且艰难,更遑论规模扩张。
因此,装企要突破当下的生存及规模困境,首要的是解决效率问题,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充足现金流。而在各个传统行业中,效率问题的解决无不依靠互联网技术的介入,家装行业也不例外。
除了解决长久以来存在的效率问题,家装消费群体的变迁也迫使装企对技术的需求愈加急切。Trustdata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家装活跃用户增长迅速,已从2016年的近1500万增长至现在的3000万以上,83.4%有家装需求的用户都会通过网络了解和寻求家装服务,其中51%在网上形成订单,这意味着,随着出生并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消费者逐步成为家装消费主力军,消费者对家装互联网化的需求及期待也将逐步提升,提升技术、转型升级成为装企不得不做的选择。
突围:数字技术的应用正撬动规模枷锁
所幸的是,家装行业的效率问题正在被推动解决。2015年被众多分析者评定为“互联网家装元年”,近年来,业内关于互联网化、数字化讨论的声音也多了起来,可见互联网技术与家装行业的结合虽然起步较晚,但终究还是迈出了艰难的步伐。
营销获客领域是技术应用于家装行业最早的试验田,毕竟获客才是装企生存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当前,互联网家装平台是解决获客效率问题的主要代表,依靠平台庞大的流量优势,加上大数据分析技术,平台能为每位用户绘制精准画像,再将用户需求与不同装企的优势进行精确匹配,通过精细化的流量运营,大幅提升装企签单成功率和用户口碑,实现获客层面的降本增效。
随着家装用户消费行为的多元化,互联网家装营销获客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丰富,社群运营、家装直播等新玩法层出不穷,装修公司获客边界得以扩展,以更低的成本在更大规模范围里获客成为可能。
在同样是前端的设计领域,技术所带来的变革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传统家装的量房设计高度依赖手工人力,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量房数据不准、设计图不全、报价误差大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后端施工的质量与效率。数字化量房系统、3D云设计、VR体验等技术被应用于家装领域后,设计师不仅可以做到几分钟内快速出设计方案,甚至还可将软装搭配、SKU融入其中,消费者通过VR技术可享受沉浸式的全景方案体验,实现“所见即所得”。
在后端的供应链管理、工地管理等环节,技术也已开始介入。EPR、BIM等系统使后端供应链、施工管理脱离依靠大量人力进行线下沟通的低效状态,将多环节繁杂的信息统一录入到线上,各环节员工可随时调用和跟进,避免资源的浪费与沟通的误差。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进程中,参与者都不是单一的,既有技术服务商专门研发与出售系统,也有少量头部装企和品牌商自主打造体系,当然还有家装垂直平台从整合全流程的角度配套搭建技术与系统。装修公司选择与不同的参与者合作,效果当然不尽相同,但是总体来看,数字技术的参与使装企运营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那些更早进入数字化形态的装企往往也拥有了更快的成长速度和更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家装行业的集成化和规模化正在形成,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上海某头部装企创始人介绍,上海工商登记注册的家装企业已由20多年前的近7000家缩减至当前的近3000家,行业正朝着集中化发展,那些活下来的装企,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也在不断扩大着规模。行业专家评价称,数字技术正撬动着装企规模的枷锁,随着技术的进步,业内将涌现越来越多大体量、跨区域性的家装企业。
瓶颈:技术“扫盲”才刚刚起步
然而,技术的优化与落地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对比大部分行业,家装行业的数字化也只是刚迈出了艰难的一步而已,行业的效率改造仍有巨大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当前各个家装环节都出现了相应的技术系统,但行业投诉率仍高居不下。
根本原因在于行业的特殊属性,资产重、链条长、渠道多、高度依赖线下交付等特点,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改造难道高于绝大部分行业,技术需要突破的难题更多更复杂。另一方面,产业深度调整叠加疫情的影响,行业对数字化的需求异常强烈,这也对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而另一方面,真正开始数字化转型的装企也只占行业的冰山一角,占据行业绝大部分的长尾装企们不但尚未开启数字化之路,甚至对转型并无兴趣,更在乎的是如何在低价竞争中获取当下的利益。此外,大量中小装企由施工队成长而来,企业职工并不具备充分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产业知识,数字化的教育成本非常高昂。
除了极少数的头部装企,大部分装企即便具备转型意识,也并不具备自主研发或购买数字化系统的实力,这也是近年来火热的“平台化”趋势的由来之一。
行业人士分析称,家装平台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先进的技术,未来或将成为对长尾装企开展技术“扫盲”的主力军。“平台化”是家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平台可整合技术服务商、装企、材料供应链、消费者,打通家装产业全链路,推动产业高效发展。
在技术的突围下,那些选择了数字化道路的装企已开始突破规模之困,行业马太效应和集成效应凸显,但显然,以装企目前的产值规模表现来看,装企规模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装平台化会成为一种破局捷径吗?还很难说,不过,至少这个领域的技术扫盲,在数字化倒逼之下,总算真正开始了。(来源: 夜半谈)
交易总额19.5亿元,跻身全国产业带成交额前十榜单,在各大平台实现网页浏览量4700万次以上……今年“双11”期间,赣州市南康区家具产业交出一份亮眼的电商销售成绩单。
目前,家具电商的发展正迎来爆发期。在南康,拼多多电商平台已成为家具产业发展的主要线上阵地,这也为不少南康家具企业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机会。从零开始,到月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南康家具品牌联圆世家,就是2019年通过拼多多平台成为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行业“黑马”。“未来五年,拼多多将联合南康优秀家具制造企业,通过‘反向定制、品销合一’的模式,力争帮助南康孵化20个10亿元级家具品牌。”11月16日,在南康家具新品牌计划大会上,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这样表示。
为助力南康家具生产企业与实体店融合发展,下一步,南康区将进一步完善生产制造、销售流通、产业服务、供应链四个核心环节的能力建设,加快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充分利用好平台入驻、品牌推广、人才培训和直播营销等优势资源,培育孵化一批南康家具主流设计品牌,推动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