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产能增品类,家居单品向全屋配齐靠拢
Detail

扩产能增品类,家居单品向全屋配齐靠拢

Publish Time: 2019-05-07     Views: 619     Source: 顺德家具网     Author:
Description:   有人说专注把一个领域做好,也能做成百亿企业。但问题是,有很多亿级规模的公司,在一个细分领域打拼十几二十年了,由于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现在越做越艰难,增速一年比一年慢,利润一年比一年低,怎么办?......

   在大家都在谈全屋定制、大家居的时候,维意定制在今年2月份喊出了“全屋配齐”。

  其实与整装、拎包入住的概念很相近,全屋配齐顾名思议,也就是把房子里的东西配齐,从硬装,到柜体定制、家具,再到软装,全部搞定。如果再扩大一点,还得包括家电、床品、部分智能家居等。

  维意定制本身是做柜类产品起家的,属于尚品宅配体系里的。为了全屋配齐,近两年发布多款新品,前两年就有新居整装、臻选客餐厅、圣诞鸟窗帘,今年又新推了美家背景墙、AI云设计,不断扩张品类。

  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以定制家居为主业的公司,特别喜欢向全屋配齐靠拢,据大材研究观察,目前上市的9家定制企业,都在或多或少地增加品类,建立联盟,目标都是全屋配齐。

  并且,不仅仅是定制家具企业在这样干,大材研究注意到,一些做木门、瓷砖、卫浴的公司,也在盯全屋配齐这块肥肉。不是大家都贪心,背后的原因很多。

  有人说专注把一个领域做好,也能做成百亿企业。但问题是,有很多亿级规模的公司,在一个细分领域打拼十几二十年了,由于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现在越做越艰难,增速一年比一年慢,利润一年比一年低,怎么办?

  大材研究老邓认为,除了把主营业务牢牢抓住之外,只有寻找新的增长点,其中一条路就是,紧跟消费趋势,向全屋配齐靠拢,这个是没有错的,关键还得看后续策略是否到位。

  东鹏

  东鹏陶瓷的全屋配齐,我就不过多介绍了,他们已明确提出整体家居的方案,至少涉足了:瓷砖、DPI进口瓷砖馆、木地板、绿家科技、辅材、整装家居等。

  在东鹏整装家居旗下,或自建,或联盟,整个版图上已汇集了多名成员,布局了多个品类:东鹏瓷砖、东鹏整装卫浴、东鹏木地板、东鹏绿家、东鹏全屋定制、大自然家居、志邦厨柜、诺加、乐宜嘉、友邦吊顶、荣事达、巴迪斯顶墙、欧派门、艺耐卫浴等。

  顺便介绍一下这里面的东鹏绿家,是一个做硅藻泥、健康涂料、呼吸砖、瓷砖胶、集成墙板、衣柜的企业,看起来是涉足范围是很广的,可能出于探索一些环保产品的考虑,比如里面很多产品都突出了健康的概念。

  目前,东鹏系的这些业务,都在大力招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下,除瓷砖已经非常成功之外,东鹏其他业务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道格拉斯

  再看一家瓷砖公司:道格拉斯,董事长邓柱标透露,自2018年开始,道格拉斯从一家专业的瓷砖公司,开始转型成为一个大家居企业。

  他们提出了一套整体家居解决方案,包括了四大类产品,第一类slabs,即岩板,第二类是Kitchen,即厨房家居产品,第三类是bathroom,即浴室家居产品,第四类是living,即生活家居产品。预计2019年6月在中山开设2500平方米的展厅,展示销售岩板、整体家居在内的产品。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步从瓷砖板块,跨到了全屋。不过,现在还处于起步期,还是以岩板为核心,计划涉足洁具、橱柜、衣柜等领域。

  2018年1月份的时候,道格拉斯在珠海总部开了一个展厅,多达5678平方米,里面展示了大板、大理石瓷砖、石材砖、现代简约砖、木纹砖、色彩产品及EXTENDED HOME整体家居解决方案。

  大材研究特别提出的是EXTENDED HOME整体家居解决方案,它就是多套家居空间,除了瓷砖铺贴好了,还有橱柜、浴室柜等,搭配成了真实的房间。

  这个EXTENDED HOME里的东西,除了道格拉斯自己的之外,其它是跟第三方联手的,比如意大利ABK集团、FMG、LAMINAM以及西班牙INALCO大板、意大利FENDI(芬迪)、SCIC(喜客)、西班牙DICA橱柜/衣柜品牌、意大利ANTONIO LUPI卫浴等,以联盟的形式,大家一起做。

  大材研究老邓认为,无论是说全屋定制、整装,还是全屋配齐、拎包入住,这四种很相近的模式很难由一家公司全部搞定,大多数情况下,大家还是会走联盟的形式。

  在经销商这个环节也可以这么干,就是经销商们联盟,或者根据厂家提供的方案,与对应品牌联盟做全屋配齐,相当于是把以前的联合营销规范化、规模化,大家建立一套成熟的机会,一起联单销售,会更节省营销成本。

  大自然

  还有做木门的,比如大自然木门,提出2019年实现50%的增长目标。怎么增长呢?除木门做好之外,还要靠其它品类。

  2019年提出了全品类营销,要提供全屋立面系统的解决方案,除了水性漆木门外,还有水性漆柜体、水性漆墙板等,从木门单品向全屋定制的产品模式拓展,打造生活场景式展示,按家庭功能分区。

  这个大自然木门的背后是大自然家居,早就在下一盘整装或者说全屋配齐的大棋,以木作产品为核心,重点经营地板、木门、家装、壁高软装、柯拉尼全屋定制、Nature进口地板等。光软装这块,就有壁纸、墙布、墙画与窗帘。

  可惜的是,大自然的全屋配齐还没有引爆能量,地板还是扮演老大的角色,增速表现有点退步。其它业务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水性漆木门的起色很大,2018年营收增长52.9%。

  2018年时,大自然明确将战略定为为“一站式整体家居解决方案供应商”,构建从硬到软的大家居产业链,声称要打赢6场仗。从2018年营收29.18亿元的情况看,高手如云的市场环境下,大自然要打的硬仗还比较多。

  美心

  以门起家的美心,看起来提及率不是很高,但它已经在向全屋配齐靠近了,有两个主品牌,一个是美心家美,旗下的业务除了木门、工程门、浴室门之外,居然已经有衣柜、书柜书桌、电视柜、酒柜、MINI整装、防盗门。

  另一个主品牌是美心偙朗,定位是健康木门,旗下居然除了多个系列的门之外,也有定制衣柜、鼎嘉顺和防盗门等。还专门配了云设计工具,可以在线完成家居布局、软饰搭配等,生产效果图。

  客观来讲,美心的门还是不错的,其它产品影响力很小,还需要努力再努力。一个信号是,大材研究注意到,很多公司在做木门,增速非常厉害,比如索菲亚的华鹤木门,欧派的欧铂尼木门等,有可能成长为一线好手。

  TATA

  TATA虽然没有大手笔扩张品类,但去年底的时候,跟尚品宅配联手,线上相互推广,线下门店借助场景化的空间展示。

  比如尚品宅配的门店,开设TATA木门专区,用户可以在尚品宅配定制TATA的产品,而设计师也会一次性完成家具和木门的尺寸予量,设计图体现木门的效果。

  而TATA木门,也会针对尚品宅配的家居风格,研发专属的木门款式,来满足用户的喜好,推广尚品宅配的东西。这个联盟的思路很好,不过后续进展较少,在财报里也没有单独提到,估计情况不如预期的那么乐观。

  无论如何,企业自己不建生产线,跟规模档次差别不大,并且客户存在交集的企业搞联盟,经销商跟经销商之间联盟,打造套餐,联单销售,无疑是上策。

来源:腾讯家居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思考背景

    笔者了解到,5月1日,美克家居旗下子品牌A.R.T. 新都会新品发布会在成都北富森美家居家具馆1楼美克家居A.R.T.店面门前举行。主办方邀请到人气演员、杂志主编出席活动打造声势。

    近几年,“全球经济局势低迷”这一论调波及范围之广让行业众玩家如履薄冰,家居这一传统行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私以为这样的逆水行舟之中,行业整体将褪去燥热回归理性地平线,但此前亿欧智库调研2018年家居市场发展情况显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凛冬已至?实不然也。

    《2018年中国家居家装发展报告》中表明,2018年,家居市场的“大动作”并不少:1)2018年资本在家居家装活跃度远超乎想象,资本重掷,多家企业获得上亿元级别融资。与2017比起来,数量和金额上都有明显的提升;2)2017-2018年间上市的很多定制家居企业都在买地扩厂,新增生产基地,扩大生产线;3)“多品牌矩阵”战略盛行,多企业采用一个品牌下横向多元化的拓展模式与路径。

    以上几点结合开篇美克家居对子品牌新品的宣发力度,引发笔者的一个小思考:在精品电商的成功光环下,“去品牌化”这一理念搭上了消费升级的快车,渐渐成为座上宾客被从业者们热烈讨论,在此基础上,仍有众多家居企业不追求“去品牌化”,反而发力开拓“多品牌版图”, 那么1)多品牌版图的拓展应该如何布局?2)家居品牌在追求多元化之前,哪些问题有待攻克?3)“去品牌化”和“品牌化“之间的黄金分割线,企业又该去怎样识别和衡量?

    布局线性化:多品牌矩阵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

    以美克家居为例。

    此前在和美克家居广告营销中心总监刘春杰的沟通过程中,笔者发现,美克家居采用了多品牌战略叠加主副牌调性。主副牌品牌策略多是奢侈品的品牌策略,其目的是为了在占有小众的奢侈品市场的基础上,扩大市场份额占有率,覆盖更多消费群体,意为“既服务于高端,也舍不得大众”的一种市场战略,以多品牌战略叠加主副牌调性,让美克家居的产品受众拥有非常完整清晰的定位与划分。想做好企业,就要运用好粉丝经济,精准的对接的消费者,用多品牌的战略去切割市场中的消费人群。

    截至目前,而美克家居多品牌矩阵则包含美克美家、美克A.R.T.与其副牌美克A.R.T.西区、Rehome、yvvy、恣在家等。多品牌矩阵中的几大品牌主要针对当下新型消费群体中的对于生活品质有要求的,讲求生活方式的精英阶层人群以及潮流人群,产品更为适用于年轻一代人群的审美,拥有非常宽的消费域。

    可见,在下足功夫之前,企业想要在品牌上跟风拓展无疑是天方夜谭。实施“多品牌战略”存在门槛,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支持、众多市场环境调研下总结的理论协同管理支撑。只有那些在成本、技术、管理、服务、价格、渠道和品牌形象上,已经具备发展条件的品牌,才可能在细分市场上运作成功。

    行业领先品牌、行业快速成长型品牌,具备尝试推行该战略的必要条件。“脚跟尚未站稳”的企业,不适用于该战略。

    追求品牌多元化,得抓牢三个基本点

    1、打破认知壁垒

    一个好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品牌固定到一个特定的认知之中,但固有的认知并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比如提到欧派我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有家,有爱,有欧派”的宣传口号以及其主打的定制业务,这种类似印象在欧派的崛起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欧派如果不寻求突破反而会受到它的限制。

    简单来说品牌能够给用户一个印象,但是有时候企业需要打破用户的印象,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造一个新的品牌,毕竟从头打磨一张白纸比改已经画了很多内容的纸要容易多了。

    2、理解二元法则

    所谓二元法则是指在一个成熟的细分领域,用户的注意力往往只能够注意到两个品牌。更多的品牌是难以被用户记住的。

    “世界第一高峰理论”也是这个原因,能够被记住的往往只是第一名,排在后面的产品基本被统一定义为杂牌产品。这也是大企业喜欢将自己的产品划分为不同小品牌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居企业拆分自己的品牌是给用户提供了多个选择,从而减少市场上的品牌空缺。

    3、品类与渠道门店要化繁为简

    业内人士都知道,家居行业普遍存在大企业、散终端、小门店的特点。所以门店的规模,尤其销售规模普遍不大,销售规模以及盈利积累能力则影响到该店的整体运营、操作能力以及业务拓展,这是其一;其二,相较而言,家居门店尤其是品牌门店基本上都是专营型,就是专攻某一类产品。一旦你品牌多品类,势必会给门店带来综合性挑战;其三,品牌与门店是相对弱关系,品牌与门店互动少、来往少(产品与资金除外)、交流少。

    凡此种种,都需要企业分散精力,深度规划线下渠道布局。通过分析和定位放大多品牌带来的马太效应,化繁为简,力使一处。

    认清“去品牌化”和“多品牌战略”的区别和联系,该走那条路?

    想要清楚认识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笔者认为,可以先从概念入手。

    去品牌化,也称为“品牌泛化”,是依据大众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的变化而制定的新式品牌战略。该战略认为大众的消费观念趋向于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实用性而不是品牌本身,且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传播等因素并没有真正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却使得产品原本的价值被忽略。该理论的核心支撑是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

    而多品牌战略背后的理论根据是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品牌是某一品类的代表,建立品牌就是要实现品牌对某一个品类的主导,成为某个品类的第一。

    简要分析过后,笔者认为“去品牌化”的主要特点是“不再刻意强调品牌”,像是名创优品、网易严选平台上的产品,宣传的重点都非品牌而是产品的品质。该概念的出现和流行代表了如今消费者的心态变化——人们不再会轻易为品牌溢价买单。去品牌化与其说这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而“多品牌”的核心企图是“最大化市场份额”,成败的关键在于“细分利益市场和品牌定位的差异化”。“多品牌”的合理运作,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占领货架”,交叉覆盖用户;“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塑造不同的品牌个性和利益点,针对性满足细分市场用户对价格和质量的不同需求。

    一直以来,家居行业总是免不了和“传统”这一词汇搭配,相比适用于“去品牌化”的精品电商和互联网“快消品”,从产品类别和服务体系两方面而言,家居产业的“去品牌化”之路基因较弱,换句话说,品牌效应在消费者的购物选择上仍属决定性因素。笔者认为,“去品牌化”对家居行业而言,仍是长路漫漫,在市场环境整体动荡的当下,想要抛弃传统拥抱创新,可行性还有待观察。

    当然,这并不代表“多品牌战略”占据主导地位,前文对“门槛”的讨论表明,用品牌覆盖,细分市场的策略存在一定的实行壁垒新品牌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更非无本生意。除了品牌创建和传播所需的不菲人力和物力,一个新品牌要想取得成功,还必须与产品线规划、渠道管理、终端建设相结合,由此产生的成本远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

    企业只有通过自身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对供应链的有效整合,以及有效的商业模式的建立,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力资源,掌握了更多的市场资源,同时获得可观的效益。

    综上所述,选择哪条路,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需要“潜心修行”的过程。带着历史性的眼光,观察家居产业一路走来的每一个脚印,亿欧家居发现,无论概念多么繁多,选择多么杂乱,那些扎根用户需求,脚踏实地为消费者服务的企业总能突破层层雾瘴,稳中有升。基于这一根本,2019年5月17日,亿欧家居将在北京四季酒店举办以“聚焦用户价值”为主题的GIIS 2019中国家居家装产业创新峰会,同时,我们也将在当晚组织一场闭门会,分享围绕全球家居产业格局进行的研究与分析,欢迎大家来做客。抛掉概念与激变,口号与空话,我们稳住身心入座,一起聊聊行业未来的发展和方向,我们相信,若众人点灯,前路必可期。

    来源:亿欧网

    View
  •  “智能制造”是传统家居软装行业转型的必然之路

    传统行业做智能工厂的难度远大于汽车、3C等新兴产业,企业的设备采购跨度时间长,技术工人流失严重,而且传统的产品利润率偏低,企业虽然有升级的需要,但往往困于资金的压力。2015年国家提出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实现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在众多传统行业中,当“互联网+”的风吹到了家居行业,无论是国际互联网巨鳄,还是国内家居家电企业等纷纷高调进军智能家居,面临着由“大”向“大而强”的转型,这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看来,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勇于尝试与创新,走智能制造的路线,才能在夹缝中求生。

    站在风口,智能家居如何飞起来?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体量不大,但未来前景巨大。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动态及投资潜力研究分析报告》称,2006年至201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年增长率为20%,预计2012年至2020年,年增长率将达到25%左右。目前,家居软装行业的智能制造正处于上升阶段。

    智能制造引领家居产业链升级

    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纲领性政策引导,供给侧改革带动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大背景下,如鱼得水相应国家号召便,开始着手智能工厂的研发建造,行业内率先导入窗帘智能柔性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可以说是全球唯一一条智能的窗帘个性化定制批量生产的柔性生产线。从2015年年初到2018年,整个四年的时间内,我们调研了国内甚至国外针对个性化定制批量生产的工厂,就调研结果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一条窗帘个性定制柔性生产线。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概念刚提出的时候,如鱼得水就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一块了。

    智能工厂主要的核心点在于用数据来驱动生产和管理。比如,把所有个性化定制窗帘已经拆分成八百个款式,客户在这八百个款式中任意挑选,都可以满足他90%以上的定制窗帘意向。这八百个款式通过数据传递到我们工厂端,而我们把窗帘制造工艺又拆分成1500个工序,窗帘自动流转,它会非常智能地将原料筐匹配到每个工人,每个工人该做什么,这个帘子就自动导入到这个环节。同时由于整个数据的驱动,也可以知道所有订单的进度、返修率、控制的交期,这些全都是依赖于这条智能生产

    如鱼得水智能工厂的生产线简而言之包括:智能配料、智能进场、智能配送、智能读取、智能匹配、智能识别,到最后的智造、定型、垂工艺、智检包装等。这条线体在未来二到三年内,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有非常高的壁垒。并且如鱼得水也一直在在进行不断地迭代升级,以寻求突破。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智能化的革新也可以理解为“用户需求倒逼制造升级”,推动我们改变的是用户。

    人机有效配合,释放智能化设备最大效能

    工业4.0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企业机械设备不断智能化升级,企业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即对高级技术人才、设备维修维护人员的需求度不断增加。只有人机有效配合,才能释放智能化设备最大的效能。家居软装行业中如鱼得水作为窗帘行业的标杆品牌,现已升级为整体软装连锁销售模式,具有超强大的软装前后台团队、成熟的产品供应链和服务终端的运营系统。特有的智能柔性生产线大大缩短了交期成本,提升品质的同时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为实现规模领先、总成本领先夯实了基础。

    智能智造的浪潮已经席卷了全球各个角落。在家居软装行业,如鱼得水是信息化起步最早的企业之一。如鱼得水将大数据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驱动力,打造智能化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算法对用户信息的数据深挖提炼,得出有效的信息及标签,更好的追踪用户以及投放广告。同时凭借3D设计系统、实景照片系统、自动报价系统、OMS订单系统等行业领先的智能工具,在产品交期问题上做到”承诺交期15天,实际10.9天”的水平,成为行业翘楚。

    可见,中国企业的“智能制造”在发展道路上已被“叫好”。如鱼得水软装精品也将继续研发、创造更加系统化、服务化的智能制造设备或系统。更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引领中国各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

    来源:红网家居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