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多款产品上家居黑榜,质量服务有多重要?
Detail

连续多款产品上家居黑榜,质量服务有多重要?

Publish Time: 2019-03-28     Views: 564     Source: 顺德家具网     Author:
Description:   2018年12月,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智能门锁抽查报告中,抽查3个省(市)34家企业生产的34批次电子门锁产品。......

   从2018年底到现在,以市场监管局、消费者协会公开的抽检报告,已经有很多份。

  大材研究注意到,其中,家居、建材、装修三大行业的情况相当糟糕,部分品类的不合格发现率高达20%以上,而且跟去年相比,家居投诉还在增长,侵权问题突出。

  当然,也有部分品类的抽检不合格率控制在10%以下,这倒是一个进步的现象。出问题的产品,大多是一些中小公司的,一线品牌与上市公司不合格的情况较少。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个有代表性的检测结果。

  01 | 智能锁任重而道远

  智能锁是近年的热门行业,自然也被单独拿出来抽检。

  2018年12月,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智能门锁抽查报告中,抽查3个省(市)34家企业生产的34批次电子门锁产品。

  其中,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32.4%。不合格项目涉及锁舌轴向静载荷、电源性能(欠压)、防破坏报警功能、抗电强度等4个项目。

  这轮抽检,有哪些品牌拿到了合格的入场券呢?据大材研究查询,至少有云丁、易欣安、大华、巨力、王力、天宇工贸、宏泰、正泰、德施曼、忠恒等旗下,都有产品入围。

  又有哪些产口号不合格呢?涉及到亚萨合莱佳卫、圣非格的S810G、超虎的超人X8220、爱波瑞的ABR-609、富安的8808-1、六孚的A1-标准版、一诺智能的886、欧莱斯顿的A5红古铜、普鑫的ZW8210等。

  这一次的承检机构,主要有两家:杭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家具与五金研究所。

  超过30%的不合格发现率,是比较夸张的了。这跟智能锁的孵化时间与技术积累有关系,毕竟发展时间还不是太长,鱼龙混杂。

  大材研究建议,无论是经销智能锁,还是抽智能锁的研发与生产,要特别注意智能锁的抽检项目有哪些。一般把抽检项目做好了,一把锁的质量也能够上升到较高的水平。别觉得抽检太坑,这能倒逼我们的提高竞争力。

  这次抽检涉及的项目:产品的锁舌伸出长度、锁舌轴向静载荷、锁舌侧向静载荷、执手承受静拉力及扭矩、电源性能、信息保存及误识率、防破坏报警功能、绝缘电阻、泄漏电流、抗电强度和安全性要求等11个项目,在日常生产中得多注意。

  随后的2019年1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监测的40批次智能锁中,有10批次在指纹识别区受到异物干扰;4批次产品采用人脸识别,不符合率100%。

  如此看来,智能锁一年涌进几百家各种品牌,表面看起来百家争鸣、风起云涌,但质量问题不容乐观。不客气的讲,质量做不扎实,后面被淘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现在有些智能锁品牌,喜欢制造技术概念,邓超明的建议是,技术概念可以有,产品概念也可以提炼,但先把智能锁的技术标配做到位,确保抽检不出任何问题,这才是当前最要紧的。抽检都过不了,概念提得再漂亮,后面也可能崩盘。

  02 | 智能马桶有进步

  同样是2018年12月份,由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智能马桶抽检结果也出来了,8个省(市)65家企业生产的70批次智能坐便器产品,其中4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5.7%。

  经历多年的技术沉淀与培育,智能马桶的成熟度有了明显提升,毕竟2015年的时候,不合格检出率高达40%,降到2018年的5.7%,是整个行业的进步,也是竞争洗牌的结果。比较好的产品活下来了,更多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做起了智能马桶。

  从数据上看,四年时间里,智能马桶产量同比提升39.6个百分点,国内销量同比提升45.1个百分点,出口量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中外产品质量差距明显缩小,国内消费者“海购”数量明显下降。

  抽检中合格的品牌包括:美加华、尚高、欧陆、日丰、华艺、东鹏、新乐、法恩莎、金牌、欧派、家家卫浴、澳斯曼、维可陶、安华、梦佳等。

  不过,2019年1月份的时候,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个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他们抽检了网销智能马桶盖,京东商城、1号店、百联e城、东方CJ等4家网络平台,28个批次智能马桶盖,11批次被检出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高达39.3%。

  此次还抽检了5批次标称来自韩国的智能马桶盖产品,结果有3批次产品不合格。承检机构是上海海关机电中心。涉及湖南希箭、宁波吉田、杭州小沐、四季沐歌、宁波舜洁等数家品牌。

  部分商品存在隐患,问题集中在五个方面:接地措施、输入功率、标志和说明、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安全结构等。

  其中有4个指标,都跟电气安全直接相关。

  这次抽检发现的不合格率有点高,可能跟抽取样板有关,大多是从网销平台抽检的,而且其中部分网销平台很不知名,在把握产品上存在纰漏。抽检的标准对标家电,很多企业这点没做好。

  大材研究注意到,智能马桶的标准是按家电执行的,要对照《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以及《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坐便器的特殊要求》两部规定,必须符合这两套强制标准才行。

  03 | 儿童家具还要继续努力!

  2019年1月份,儿童家具的抽检结果里,7个省(市)54家企业生产的54批次儿童家具产品中,12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22.2%。

  抽检项目包括:结构安全、有害物质限量、警示标识等17个项目,不合格项目集中在:警示标识、结构安全(孔及间隙、边缘及尖端、其他)。

  援引乐居财经的报道,惠州市翡翠实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金利轩家具有限公司生产的儿童家具已被多次抽检不合格。

  另外涉及品牌有:徐州木华园、一棵树、鑫旺、七巧板、鼎如、映飞旭、聊城创星、东莞银鸿、南海金利轩、东莞童盟、东莞天美等。

  回到2017年的时候,第3批抽检中,5个省市50家企业生产的50批次儿童家具产品,有15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涉及到边缘及尖端、孔及间隙、有推拉件的小柜稳定性试验、产品甲醛释放量、警示标识等问题。

  江苏省在2018年6月也发布过一份抽检结果,179批次产品,合格147批次,合格率82.1%。不合格的问题集中在结构安全、甲醛释放量、可迁移元素、警示标识等4方面。

  2019年1月份,上海市场监管局发布的质检报告,将宜家、芙莱莎两个儿童家具品牌卷入了品质漩涡。

  宜家的儿童家具以性价比高、设计时尚,在国内比较受欢迎。没想到抽检的一款“儿童书桌椅(儿童家具)”警示标识不合格。

  同样是2017年,深圳抽检的20批次产品里,有3批次不合格,里面同样有宜家,儿童书桌“福丽萨特”被检出“警示标识”不合格。

  可能有人觉得警示标识不算关键环节,但没有这个,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买家的使用方式。

  所以,大材研究建议,我们进入一个行业做事情,只要是规定的标准,就要想办法都做到。在日常生产与经营中,魔鬼就藏在细节里。

  大材研究提醒,跟儿童有关的事情,都没有小事。儿童家具的问题集中在环保与安全两项上,一个是结构安全、边缘及尖端等,二是甲醛释放量的控制、重金属元素等,这些都是非常要紧的,必须解决好。

  如果这类核心问题都解决不了,根本就不用做儿童家具了。

  04 | 侵权投诉量依然严重

  以2019年1月份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18年15种产品质量抽检为例,其中还涉及到一些品类的抽检情况。

  部分品类的不合格发现率较低,比如沙发,16个省(市)88家企业生产的88批次沙发产品,其中5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5.7%。

  问题集中在木制件用料、加工要求,金属件用料要求,泡沫塑料/座面表观密度,沙发座、背及扶手耐久性等。

  40批次办公椅的抽检中,2批次不合格,占5%,问题出在底座静载荷、甲醛释放量不合格。

  还有灯具,96批次产品里,4批次不合格,占4.2%。陶瓷砖抽检了216批次产品,共213家企业,21批次不合格,占9.8%。

  也有部分品类的抽检结果不错,比如实木复合地板,7个省(市)42家企业生产的42批次实木复合地板产品。

  检测指标涉及含水率、浸渍剥离、静曲强度、弹性模量、表面耐磨、漆膜附着力、表面耐污染、甲醛释放量等8方面,没有发现不合格产品。

  除了抽检合格率问题,家居行业还有一个不乐观的现实,就是侵权比较严重,投诉量也挺大。

  据凤凰网家居调查,17.2%的消费者表示,在家居消费过程中自身权益被侵害。在家居消费过程中,超过七成的消费者认为利益被损害过。

  成品家具安装使用和地板铺贴问题最为严重,均占13.51%;卫浴安装使用和屋内硬装问题,均占13.18%;定制家具安装使用和瓷砖铺贴问题,均占12.84%。

  侵权问题集中在售后服务不完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以及商品与卖家描述不符三个方面。

  05 | 一切都得靠执行力

  平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大伙儿都在强调工匠精神、突出产品、死磕服务的提法,提出了很多服务口号与主张,也在建立服务体系。

  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很多。

  这里面有多重原因,比如心里想做好,但技术、工艺与质量监管等水平不够,做不好。也有可能为控制成本,用了一些不达标的材料。

  即使我们努力在做,但最终有没有效果,有没有让客户感受到进步,还得客户说了算。

  从侵权数据看,还有很多漏洞需要弥补。谁能抢先把侵权问题解决了,服务口碑提升上去,这就是最好的营销。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将重点抓好儿童、老年等特殊群体用品,家用电器、家具家装等日用消费品和新兴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选取智能马桶等热点消费品,探索建立质量分级制度。

  大材研究注意到,目前曝出问题或抽检不合格的品牌里,一线品牌、龙头企业与上市公司出现较少,这是一个稍微欣慰的现象,至少有公司能把事情做好。

  对于大多数中小家居企业来讲,要先过一关:盯紧标准,把质量搞扎实,把瑕疵消灭掉。

  大材研究给大家的建议是,事先了解所经营产品的国家标准有哪些,努力向标准看齐,按标准做事。

  同时,服务体系要继续完善,指定专人负责,跟经销商建立起联动机制;制作售后服务手册,明确告知客户,并在内部设计售后响应程序,避免侵权投诉的发生。

  同时,大材研究特别强调,要尽量避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宣传,避免夸大宣传,现在消费者很理性、知识也丰富,维权意识很强,你的一些小问题都可能被发现。

  作为经销商,检查自己正在销售或计划代理的品牌,有没有符合要求的环保检测报告、质量检验报告等等,避免抽检出现问题,一般会要求全部下架,严重的可能还会要求召回。

  同时,经销商可以考虑建立安装标准,只跟那些评价好的工人合作,建立长期合作的技工人才库,在安装与售后环节避免投诉。

来源:亿欧网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2019年,整装成了当下家居家装行业讨论火爆的热词之一。

    随着新兴消费群体开始崛起和“一站式装修”需求日益强烈,当下的家居家装行业正走入剧烈震荡的变革期,从成品到定制,从单品到全屋,从局部到整体,原有的行业边界不断被打破。房地产商、家装公司、家居企业、建材商、供应链平台和跨界巨头从各个方向汇聚而来,尝试从不同的赛道探索整装新模式。

    整装是家装市场未来的主流模式

    行业人士认为,整装的本质是家装的产品化+服务化,是家装行业发展演变走向成熟的一种模式,以前我们习以为常的交付模式,把工艺、材料、设计、工期、预算等问题都交给消费者决定,不是家装市场合理的规律,而是中国经济,尤其是房地产经济爆发式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现阶段家居家装企业探索整装是一种补课行为,是做行业早就该做的事,以前不用做,是因为家装市场太过庞大,家装企业可以选择最喜欢做的客户群,不需要研发产品日子也过得不错。但家装是一个整合性行业,家装生产过程是一个整合过程,如何设计,采用什么规格标准的材料,使用哪些合适的主材,如何安排施工,这些工作本就应该是家装企业的职责,整装不过是在回归家装的本职工作。

    市场层面,消费者对“装修一个家”的整体需求催动了整装产品的快速回归,自2000年以来,从平米报价到套装,再到整装,该类产品在市场的快速崛起,充分说明了消费者对整装快速增长的需求。

    政策环境来看,精装房是整装未来的目标,精装房的崛起其实是房地产行业的终端体现形式,跟国外已经成熟的精装房水平相比较,中国的毛胚房交付还处于落后阶段,这也是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尤其是房地产经济爆发式发展的阶段性产物,但随着经济和社会逐渐向前发展,房地产商盖一堆框架,甚至圈一块地就能挣大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无论从消费者需求,还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活水准提高等各个角度看,精装房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和装饰行业必须完成的功课。

    前两年开始,从住建部到各地政府,精装房倒计时实施政策陆续出台,全面精装房时代的到来已是大势所趋。整装是向精装房过渡的必经阶段,是中国家装行业开始产品化,实现行业效率升级,夯实自身未来生存和发展基础的重要实践。

    无论是精装房还是二手房装修,无论是整体装修还是局部装修,整装都将成为未来家装市场主要的产品模式,无论叫标准化整装还是定制化整装,为消费者提供完整的家居解决方案,使家装真正成为一种简单、直接的消费,是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整装虽美但阻碍重重,优质合作、信息化系统、产品体系缺一不可

    整装确实是摆在眼前的明显趋势,拎包入住也绝不仅是个概念。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够自信站出来拍胸脯说自己是整装楷模的,不足二三。当下讨论火热的整装概念和实践其实在家装行业潜在运作了多年,但始终不温不火,未能成为市场的主流,平米计价、套餐计价、整包报价,包清工、包辅材、包主材乃至包全部家居用品,这种类整装模式在市场始终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尚品宅配整装云副总经理丘权认为,很多传统家装公司所谓的转型整装,只是停留在产品的叠加和SKU的生硬整合上,实际上还是以材料扣点的形式在卖货,只不过是把货放到一起卖。

    整装对于企业整合能力要求非常高,包括产品、渠道、服务等各方面,想要真正做好整装,需要练好一些基本功:

    1、寻找优质品牌和做进行资源互补,质量服务两手抓,聚焦用户价值。选择有人脉的经销商,一部份种子用户保底,再加上品牌影响力和广告投入,都是保障全屋整装成功的重要因素。

    2、打通信息化产业链,构建完善的全屋整装信息化系统,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从采购、入库、到销售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流,需要强大的管理后台,集施工、量房、设计、生产、ERP等多个系统为一体。譬如尚品宅配整装云的中央厨房概念,硬软装一体化、多工地管理、供应链整合和提供橱衣柜设计生产一体化。

    3、高复合型产品主体系加上高质量的外包服务。产品体系是否健全也是整装的一个关键点,在主产品体系之外的产品战略性外包,对外包的管控力和后续配套的物流、安装服务体系是整装成功路上不可忽视的最后一公里。

    整装虽美,但面临的阻碍也不少,关于整装的看法大家也众说纷纭。整装到底是怎么回事?未来将如何发展?各细分领域的企业应如何把握先机,加入到这场即将到临的战斗中来?4月12日下午,亿欧家居将将在南京落地一场以“全屋整装”为主题的产业论坛,邀请顾家、齐家、我乐、打扮家、全屋优品、好享家、贝朗卫浴、苏宁家装等优秀的家居家装企业创始人或高管到场,和大家一探整装究竟!

    来源:亿欧网

    View
  •  晚上7点,南京某家居商场的一家店还在紧张装修中。就在两天前,这里还是一家木门专卖店,如今,店铺门头原有的招牌已经撤下,装修围栏上用加粗字赫然写着“我的6平米厨房,5.1你的中餐我包了!”商家说,这是他为自己将开业的全屋定制店做的悬念宣传。

    类似的现象发生在全国各地。一位卫浴经销商爆料,称当地一个有近30个店面的卫浴卖场楼层,有6家店面选择撤店,其中3家因无人接手处于空置状态。过去,南浔卖场里有几十个防盗门品牌,现在基本只留下进口和高端品牌。

    撤店换店的原因,商家们多用“微利”或“无利可图”来形容。官方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家具制造业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情况,目前行业尚未出现拐点,家具终端的减量和订单的颓势尚未得到改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居细分市场——定制家居业却逆市扩张,终端市场经销店数量持续开花。据公开资料,我乐家居2019年计划新开整体橱柜店和全屋定制店超400家,索菲亚2019年计划新开300家门店以及大家居店150家。

    业内人士表示,新入场的定制家居经销商,有近50%比例来源于大家居产业的异业人群。这些跨界经销商原来都在不同细分领域有所经营,包括成品家具、衣柜、五金、陶瓷卫浴、厨卫、地板、家纺、板材、家电、木门乃至房地产生意。

    这样的“撤店换店潮”,真相是中国家居业的结构性变化:从近期已披露的2018年业绩年报看来,定制家居公司主要上市公司的盈利性指标和平均增速同比远高于家具行业。预计2020年市场容量达3000-4000亿(含经销商),未来三年平均增速在15-18%之间,会产生数家百亿级别的公司。

    定制家居,正在重构传统的家居建材行业

    记者采访了多位财经人士,他们对定制家居的趋势判断惊人相似:尽管市场增长率和需求增长率有趋缓态势,但随着消费升级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80、90后新生代个性化多元化的装修需求增加,家具更新迭代速度加快,需求驱动增加,加上物流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整体而言,增量市场巨大。

    并且,参照欧美国家定制家具60%-70%的渗透率,当前我国定制家具占整体家具市场份额仅为20%-30%左右,距离行业天花板尚远。

    换店潮背后:传统家居和新风口产业的大博弈

    在定制、整装、大家居、智能的大趋势下,大量的传统家具建材经销商被卷进变革浪潮,家居转定制,定制转高端。异业经销商投资定制家居门店数量在过去几年快速增长。

    这些定制家居行业的“外来户们”已经总结出:定制崛起的背后,切合的其实是传统家居建材无法满足的个性化、尺寸匹配、高性价比、高品质、一站式便捷服务的需求,核心价值是定制实现了消费者对生活的美好梦想。

    所有家居建材生意,本质是生活场景,传统家具甚至水电开关都只是空间的单个组成零件。而定制家居经创新设计、整合交付后形成整体的时尚美感,还有传统家具远远达不到的现金流的模式创新,先收款再下单生产,预收和应收资金良好,以及传统木工打制无法匹敌的工业化效率。

    我乐家居总经理汪春俊说:“现在转定制家居模式,是传统家居建材商家们普遍在寻找的营收增长来源,因为产品本质决定了店铺必须追求更切合消费者个性的理想生活场景。”

    记者了解到,我乐家居从2015年开始布局全屋定制,2016 年定制业务收入 1.29 亿元,2017 年定制业务收入达到 3.37 亿元,同比增速高达 161.34%,且每年全屋定制业务同比增速不断刷新着行业记录。与上市红利和品牌赋能一起受益的,自然当是终端经销商。有鉴于此,2019开年以来,咨询经销代理的金主数量比去年增长了一半以上。

    广州的陈姓商家就是如此。从地板发家,他受够了现金库存和低毛利现状,两年前他痛下决心,将其代理的3个店面其中2家扩张整改成全屋定制大店,走定制路线。

    在他眼里,这个时代家居投资的秘诀就是:“跟着风口走”。那么多家居、地产大佬甚至不沾边的行业龙头都争先进场抢食,已经验证了定制家居行业尚在“猪都能飞”的风口大时代。

    对传统店家来说,转行会痛苦,但如果不变革,诺基亚、柯达这些以往的巨无霸现象,极有可能在家居行业重现。新的技术和新的需求决定了定制模式必然能在未来占得先机。

    有刚刚从卫浴转型的经销商对记者坦露,全屋定制相较于单品而言,存在前端测量、消费者意向沟通、反复设计、厂商对接、售后服务等复杂中间环节,更像团队作战才能完美呈现“所见即所得”的工作付出模式,所以,客单值会相对提高,投入产出比更为理想,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屋定制能成为如今家居建材经销商转型追逐的热点了。

    转型的具体目标,大多逐渐集中在欧派、我乐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等几大头部品牌中,这些品牌集中了目前定制家居市场大部分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

    2019年:抢夺定制家居的最后入场券

    然而,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自然的发展规律。定制家居业发展了十余年,已经从幼稚期过渡到成长期,较多上游装修公司、板材生产商、成品家具公司、传统家居建材终端经销商不断参与进来,给“后来者”留下的机会正在大幅收窄。

    一方面是定制家居店布点越来越密集。李老板算是湖南的大家居经销商之一,他告诉记者,5年前某定制橱柜品牌主动找上他,欲把他发展为长沙经销商,如今这个品牌的店面基本遍布当地的主要家具城和重要商场,再想进入,只能考虑其他地市或者退而经销中小品牌。

    另一方面是品牌厂家的筛选机制。经销的本质还是要让商家有钱可赚,经历了前几年大规模的渠道数量比拼,处于头部地位的定制家居品牌厂家普遍开始了以提高单店盈利为目的的优质店铺筛选,对想新进入的经销商,在资金、资源、位置、服务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实打实的要求。

    逢低补仓,股市的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定制家居业。未来随着行业在成长期的进一步发展,一旦技术稳定,消费者和行业特点逐渐清晰,资金、人才、品牌、成本等都将形成更高的壁垒,届时经销商的进入门槛和投入产出比势必发生变化。

    “今年下半年,几乎是选择抓住定制圈层最后入场券的绝好机会。”业内人士表示,只有打破边界、抢占入口、转变思维,才能在风起云涌的市场变幻中得以生存壮大。

    普遍的共识是,高端定制将成为加盟定制家居的正确打开方式。而目前高端定制家居的品牌版图尚未成型,单个企业体量和单店铺业绩的提升空间尚有较大想象空间。以主要上市企业中的我乐家居为例,其店面不到1500家,在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都存在空白竞争。

    为了扶持异业经销商完成转型软着陆,品牌方的探索从未停止。我乐家居通过6大帮扶运营体系和“4个6”培训体系,为加盟商赋能提供技术、经验指导,和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设计和产品结构、环保板材等细节品质,及供应链、智能数据等平台效能优化,有效提升经销商的到店转化率、订单量和客单价。

    记者从多个媒体了解到,今年我乐家居的广告投放额将跨入亿元阵列,品牌赋能将使强者恒强。

    一个细节是,在全行业都在加速发展的今天,定制家居厂商的实际新品更新速度普遍约为3-5年,而我乐家居每年都有新品面世,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到店消费者的多元化定制需求。得益于国际大牌设计梯队+国内一线设计师的团队产出,我乐家居的新品、终端形象一度成为业内设计标杆和流行风向,行业竞相模仿。此外,我乐家居注重研发投入和原创设计,为每款新品申请都有专利权和著作权,足见我乐家居坚持设计核心价值和扎根高端战略上的长远规划和匠心沉淀。

    短期内,其他各高端定制家居的关注重点也包含渠道扩张。在即将拉开的广州定制家居展大幕上,我乐家居、索菲亚、尚品宅配、好莱客、志邦、皮阿诺、顶固、客来福、百得胜这些大定制家居上市企业将悉数到场,势必掀起一波新的渠道大战,经销红利可期。

    尽管看起来很美,转型定制家居的路却并非坦途。对于这个少则百万的投资,从商业模式本身而言,在匹配需求和供给之间,需要经销商做引流、匹配、体验和服务工作,来挖掘需求,消除信息不对称和实施落地解决方案。说明相比传统单品家居而言,定制家居更依赖前端销售和团队经营能力。

    来源:中华整木网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