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行业危机重重,涉险过关靠什么?
Detail

家具行业危机重重,涉险过关靠什么?

Publish Time: 2018-11-02     Views: 510     Source: 第一家具网     Author:
Description: 消费者谴责产业暴利,企业却入不敷出。钱都去哪了?无外乎被一系列隐形成本给“吞吃”了:门店厂房租金、家具产品包装和运输、各项标准认证、参展费用、人员成本(包含设计、生产、运营、售后等多部门)、产品包装费用(营销、宣传、代言),种种成本的叠加,吞噬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对新渠道的探索也在榨干企业最后一丝利润。......

 对家具企业来说,今年又是不好过的一年。上市家具企业上半年年报显示,大部分企业上半年销售成绩尚可,但增速明显放缓。进入8月,又接连传出家具企业破产的新闻。中小家具品牌更是随时面临出局风险。

家具行业刚有转晴迹象便又逢连绵雨。行业外部雨雪交加,内部痛点丛生,亟待解决。

高价格与低利润

尽管近年来消费升级的热度不断上升,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家具依旧属于大件贵重商品。年轻消费者对家具产品的质量、外观、功能等硬指标的要求水涨船高,在价格上却更加精打细算。

家具企业漂亮的毛利润背后是惨淡的净利润。即使是在火热的定制家具领域,企业净利润也仅能达到3%~7%,先头企业也仅超过10%,与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严重不符。

消费者谴责产业暴利,企业却入不敷出。钱都去哪了?无外乎被一系列隐形成本给“吞吃”了:门店厂房租金、家具产品包装和运输、各项标准认证、参展费用、人员成本(包含设计、生产、运营、售后等多部门)、产品包装费用(营销、宣传、代言),种种成本的叠加,吞噬了企业的生存空间。对新渠道的探索也在榨干企业最后一丝利润。

针对这一痛点,已有企业给出相应解决方案:如实现家具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实体店借助软装搭配、小家居配件来增加利润等。

商品价格永远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点。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在压低成本的同时,如何让消费者真正认可商品价值,让产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

那么,产品核心竞争力如何打造?除了产品保质保量,品牌更要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目前,市场上不同品牌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少出现真正有价值的创新设计。企业与企业之间拉不开竞争距离,消费者难以找出不同产品之间外观、用材、功能的差异,对家具的衡量标准下降到单一的价格上,迫使企业打价格战。

创新与设计是维系企业生存的根基。但为何到如今仍然是行业难以解决的痛点?

一方面,国内缺少长期耕耘在家具行业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市场抄袭成本低,原创产品市场生存周期缩短。抄袭产品将原创品牌用在设计上的成本拿来打价格战,往往劣币驱逐良币。

所幸当下,国内优秀设计师的团队是在不断壮大的。一些以原创设计为品牌核心的企业,虽然无法和先头企业一争高下,但自给自足尚有余,并且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消费者对美和人文的追求还将随着消费水平提升而提升。未来一段时间,设计依然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安全问题

家具产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行业大难题。

目前针对家具产品的投诉多数仍集中在产品质量不达标上,包括产品安全问题、产品损伤开裂弯曲变形问题、产品货不对板、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其中,针对家具安全性的投诉占大头,又以家具有害物质释放量超标、产品性能不达标、儿童家具产品设计不符合标准最为常见。

每年都有品牌因为质检不合格登上黑榜,其中不乏知名企业的身影。最近的甲醛超标新闻也让民众的焦点再一次集中到家具安全性的问题上。国家对家具产品制订的相应标准还在不断完善,而这些标准最终必然是和国际接轨。这是一场长期的战役,企业切不可心存侥幸。

零售店扩张与生存

开直营店可谓是烧钱的生意,多数家具企业还是依托于大型家具卖场,依靠经销商经营。然而,家具卖场核心区域一般价高者得,普通家具品牌很难和大品牌争夺地盘。加上人员工资、水电、卖场促销活动,又是一笔笔入不敷出的账。即便是经验丰富、当地人脉资源丰厚的经销商,不少人也难免走麦城。

中小品牌难以维持生计,大品牌则往往是在渠道扩张的道路上冒险。单从今年上市企业半年报来看,多家企业的大额支出都是用在企业并购、渠道扩张、新品牌运维等方面,用以尽快抢占市场份额。快速扩张的背后是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譬如今年8月爆出破产的几家大企业,均存在盲目扩张的现象。

家具行业的大洗牌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有人说,市场本身就是行业的大过滤器。先筛除不过关的企业,再筛除没能跟上步伐的落后企业。

而在此过程中,又将有新品牌源源不断填补进来,加速淘汰赛进程。

时代是飞速前进的,作为具体的企业,袪除行业痛点才能大步前行。品牌若跟不上整个行业的发展,最后难免黯然出局。

在一个危机重重的市场上,前瞻型企业常常只比对手棋高一着,耐力更多一点,更执着一点。当竞争对手力不能支时,其留下的空间就是自己的商机。

市场是残酷的,而制胜的原理其实一直都没有改变。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国内家居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放大,但从经销商到一些家具制造企业,却在持续抱怨经营压力加大。行业的利润,究竟去了哪里?A股关联企业的经营数据,或许能提供答案。

      2018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净利30.39亿元,同期27家A股家居制造上市公司,净利总和为33.42亿元。以上市公司的数据来衡量,1家家居卖场的净利,几乎等同于27家家居制造公司净利总和。围绕在国内家具产业链上的各方话语权、利润分配格局尽显。

      卖场成行业利润“抽水机”

      过去十年,卖场和品牌企业的扩张最为明显。

      家居制造企业方面,A股上市公司中,截至2018年上半年,共有15家企业营收超过10亿元,其中欧派家居、顾家家居、宜华生活的营收规模分别达48.45亿元、40.49亿元、35.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05%、30.15%、7.29%。

      与家居制造企业相比,A股家居流通企业发展同样迅猛。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国内家居流通龙头红星美凯龙营收达63.74亿元,同比去年增速达25.69%。

      另一家区域家居流通企业富森美,其营收也达7.43亿元,同比去年增速17.18%。从营收数据来看,虽然国内龙头家具制造企业营收仍低于卖场龙头,但是从增速来看,已然不相上下。

      撇开营收,看净利润情况,家居卖场则优势尽显。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A股27家家居制造企业合计净利润33.42亿元。其中,有10家家居制造企业净利润过亿,排名居前的欧派家居、顾家家居、宜华生活的净利润分别达5.50亿元、4.83亿元、3.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83%、24.36%、-19.54%。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上半年,还有3家家居制造企业净利润告负,而净利润同比增速为负的企业数量,更是达到了12家,在27家上市公司,占比达44.44%。

      卖场方面,截至2018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净利润达30.39亿元,同比去年增速高达48.57%。而富森美同期净利润则为3.91亿元,同比增速也达到了15.95%。

      按此计算,A股27家家居制造企业上半年合计净利润几乎与红星美凯龙持平。而家具制造业前三名欧派家居、顾家家居、宜华生活上半年合计净利14.11亿元,仅为同期红星美凯龙净利的46.43%。

      其中,市场主要集中在成都一地的富森美,上半年净利比同期美克美家净利的2亿元还多近一倍。

      卖场凭什么挣这么多?

      与家具制造企业、家具经销商相比,当下家居卖场的集中度显然更高,这也直接导致后者话语权的不断增强。从关联公司的半年报来看,对于家居卖场而言,租金仍是其盈利的主要来源,而数量最为庞大的家具经销商队伍,成了卖场稳定的利润来源。

      以红星美凯龙为例,根据其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红星美凯龙共经营267家卖场,覆盖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个城市,总经营面积达1595.53万平方米。

      其中,报告期内,自营商场75家,总经营面积609.25万平方米,平均出租率达97.90%。委管商场192家,总经营面积986.28万平方米,平均出租率97.6%。

      从收入构成来看,报告期内,红星美凯龙自营商场租赁及管理收入为35.36亿元,同比增加10.9%,占营收比例为55.47%。增长主要源于商场经营面积和平均租金及管理费用的提升。

      委管商场业务收入为17.49亿元,同比增加18.7%。增长主要源于新开业委管商场数量增加带来项目年度冠名咨询委托管理服务收入增加,以及工程项目商业管理收入增加所致。

      未来,卖场强势依旧

      家具业正经历残酷的市场淘汰与转型之战,随着环保整治、人力成本上升、生产成本上升,生产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

      家具经销商面临着定制家具对市场的结构性洗牌,定制对家具业的冲击正前所未有地加大。家具经销商面临着转型还是守成的痛苦选择。相比之下,家具卖场的强势依旧。实际上,伴随着卖场的不断扩张,家居卖场话语权仍在不断增强。

      根据红星美凯龙半年报,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广泛推广B2B品牌对接会,不断扩大经销商数据库,并对此进行精准分析、筛选,培育专业化的经销商队伍。

      除了经销商,卖场与家具制造商的合作也不断深入。红星美凯龙半年报显示,企业早在2015年底就已推出“中国家居正品查询平台”,截至报告期内,公司已联合1500余家品牌完成系统上线培训,500余家主流品牌上线。

      培育专业化经销商,加强家具品牌合作,家居卖场正逐步建立自己的“合作标准”。考虑到当前国内依旧庞大的家具经销商群体,以及众多的家具制造企业,此前行业一直高呼的洗牌,这一轮很大可能就是由家居卖场牵头进行。

    View
  •  近期,家居行业上市企业第三季度财报先后披露,占据行业上市公司数量近一半的定制家居行业,第三季度表现亮眼,增长势头不减。

    分析看来,这增长背后是对市场家居需求的深层挖掘,也有对新领域的尝鲜开拓。

    欧派家居、索菲亚居双料冠亚军

    从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欧派家居前三季营业收入、净利润处于定制家居企业之首,索菲亚居于第二位。

    内容显示,在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方面,欧派家居和索菲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1.97亿元、51.06亿元;净利润12亿元、6.92亿元。

    能取得如此成绩,与其在家居定制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有着紧密联系,当然,这与其不断创新,调整产品经营策略也有很大关系。

    深层挖掘市场需求 定制家居势头持续增速放缓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欧派家居营业收入中,橱柜业务贡献占据一半以上,主要业务表现强劲,实现营收43.43亿元。衣柜、木门、卫浴业务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在35%以上,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索菲亚与欧派家居业务贡献相似,以定制家具为核心,拓展业务积极跟进。

    数据显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收入中,其中83.45%来自索菲亚定制家具的销售;9.61%来自司米橱柜的销售;4.73%来自大家居类产品(非定制)的销售;2.11%来自定制木门。

    营收增幅皮阿诺表现抢眼

    财报显示,皮阿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40.21%,增幅明显,居定制家居企业首位,同期营收增幅29.24%的尚品宅配居于第二位,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38亿元。

    皮阿诺营收之所以有此表现,得益于大宗业务实现大幅度增长和全屋定制业务的较高增长。

    报告指出,皮阿诺在今年继续采用经销商为主、大宗业务模式及O2O模式的复合营销模式,并结合电商渠道进行引流,实现线上线下订单的持续增长。

    而尚品宅配营业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源于直营业绩稳步提升、加盟渠道的快速扩张、自营整装业务的开展、Homkoo 整装云全国布局的稳步推进。

    其中直营收入增速(包括直营整装)16%左右,加盟渠道收入增速达到38%。

    整装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不少家居定制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尚品宅配自去年年底介入整装,一直在努力提升业绩,从目前情况来看,整装业务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

    净利润增幅最大为我乐家居

    分析财报发现,我乐家居净利润虽不是最高,不过净利润增幅却排在前列。

    报告显示,前三季度我乐家居实现营收7.46亿元,同比增长26.0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67亿元,同比增长65.30%。

    而净利润增幅较大的还有皮阿诺、尚品宅配、金牌厨柜,同比增长分别为45.91%、42.28%、31.53%。四者增速均维持在30%以上。

    相比其他定制家居企业净利润正增长,曲美家居前三季度净利润则表现为负增长。

    数据显示,曲美家居在前三季度营收16.9亿元,同比增长17.94%,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万元,同比下降45.4%,主要是由公司上半年对挪威上市公司Ekornes ASA的收购所致。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