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新规,纤维板、木质家具入境将受限!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新规,部分进口的木质家具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才可以入境。
为了加强对进口家具的质量监管,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质检总局通关司关于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部分进口纤维板、强化木、木家具增加检验检疫类别“M”。
增加检验项目包含: 纤维板 、强化木的甲醛释放量,进口家具的甲醛释放量、重金属含量,儿童家具的结构安全、有害物质限量、阻燃性能、警示标志。
检验过程大概需要10-15个工作日,新规设置一个月过渡期,从下个月开始,目录内所有进口家具和产品都需经过检验后方可入境。
据了解,去年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辖区内进口木制品和家具金额为318万美元,美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是苏州木制品和家具的主要来源。
一端是几个上市巨头捷报频传——单品类家具年销售额破亿,儿童房家具年销售额破十亿的惊人战绩让行业刮目相看;另一端是传统儿童套房企业面临规模停滞不前,客单价走低的严峻考验。
我们希望站在理性和客观的角度,来解读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同维度的思考。
定制企业在儿童领域的突出表现可归纳为三点:
1. 以全屋定制切入,占据消费端入口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完善,全屋定制逐步被市场和消费者接纳,并成为一二线城市家装的标配,儿童房在全屋定制板块中虽是附属产品,但却可以搭载全屋整体解决方案的快车,实现捆绑销售,顺利完成前端拦截。反观传统儿童家具企业,以单品类切入,且儿童家具在整个家装采购链条中处于后端劣势地位(硬装-厨卫-套房家具-儿童家具-软装)。真正有需求的客流量显然经历了好几道拦截,即便有真实需求,客户的家装预算余额也往往捉襟见肘。
2. 以功能为导向,响应消费升级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传统以产品外观参与竞争就获得一统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消费者越来越理性,除了有颜值的外观,消费者还会打开柜子,拉开抽屉,甚至拿着卷尺去买家具。而定制企业的崛起就是抓住了这一波市场机遇,以功能实用主义为导向,在收纳和五金配置体验上下足功夫,可谓切中要害。
3. 思维模式抬高天花板,以提升客单价为目标
定制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三部曲:以柜类系统切入市场,先聚焦全屋柜类——逐步以柜类带动整合各空间重要活动家具品类,实现空间客单价的最大化——以数据化运营为依据,有指向性地聚焦市场需求激增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空间,通过优化整体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深耕市场。
定制企业正是通过这三步曲完成对客单价的开拓和守卫。
相较而言,传统儿童套房企业客单价正逐步萎缩,你会发现,衣柜不好卖了,妆台不好卖了,客单价的组成几乎拦腰折断,如果不进行改革,不远的未来你会发现这些儿童品牌会逐步成为定制企业的整合对象,被市场边缘化。
定制企业在现阶段虽呈现出较好的市场反响,但还远未到需求响应和市场深耕的天花板。随着竞争加剧,定制企业概念无限延伸会带来新的问题,谁也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但这不是我们本文聚焦的话题。我们更希望把定制企业的出现看作是市场的鲶鱼效应,打开了新的思路。反观传统儿童家具企业仍然有三个重要市场的机会点:
1.传统儿童家具在产品调性的表达上已有多年沉淀,对风格的理解深入骨髓,这是消费者核心诉求之一,也是定制企业望尘莫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儿童家具阵营是市场细分的结果,这一细分市场竞争相对宽松,给这个行业转型留有一定的时间机遇期,最终花落谁家尚未有定数。
3.国家二孩政策的落地,对儿童家具的市场需求空间更大,未来这一红利将逐步释放。
但,本文主要针对许多传统儿童家具企业来说的,定制企业带来的市场变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已然白热化的竞争中如果再不清醒,不做出变革和探索,未来将有进一步被挤压甚至淘汰的危险。形势已非常严峻,传统儿童家具企业需回归原点,及时归零。重新审视市场的竞争环境,战略先行,只有做到全局俯瞰当下市场格局,才能迈出真正的变革之路。
2016年以来,国内家居企业便开始了并购国内外品牌公司的行动,上市公司为了扩大行业影响力,一股并购潮正在形成。
2018年中国 家具市场将形成四大竞争局面
被收购的海外品牌企业原有品牌、渠道、团队不变,控股公司注入管理和文化理念,这种并购方式正成为家居品牌布局大家居的快捷通道。
未来几年,国内家具市场将形成新的竞争局面。
1、家具企业并购频频
2016年11月,敏华控股以不超过4.2亿港元的总对价收购“Fleming北欧宜居”母公司Home Group公司,占股50%。在第32届深圳国际家具展亮相之前,Fleming北欧宜居已经收到三四十个签约意向,并计划一年之内在中国布局100-120家店。
2017年11月30日,喜临门公司与SOFALAND S.R.L.(该公司系一家注册地在意大利的境外公司,以下简称“SOFALAND”)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公司以4470.87万美元对价购买SOFALAND持有的嘉兴米兰映像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兰映像”)51%股权。
2018年1月8日美克家居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美克国际事业贸易有限公司以现金492万美元,购买M.U.S.T.Holdings Limited家具公司(以下简称“M.U.S.T.公司”)60%股权,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美克国际事业之子公司VIVET INC.拟收购Rowe Fine Furniture Holding Corp.(以下简称“Rowe公司”)100%股权,两项收购资产交易金额合计299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95亿元。
2018年1月10日,顾家家居发布公告称,与Natuzzi成立合资公司--纳图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未来该公司将具体执行顾家家居与Natuzzi在大中国区Natuzzi Italia和Natuzzi Editions零售网络的发展以及经营,顾家家居以自有资金投资6500万欧元,持有合资公司51%的股权。
并购,在家居行业从来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近年来在各大媒体发布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并购”的身影,上述案例只是家居行业涌动的并购潮中的几例。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上市公司在收购海外品牌之前已经是业内巨子了,这些并购背后隐藏着一盘怎样的棋局?
2、收购方竞争力大增
顾家家居、美克家居巨资并购海外家居品牌,其目的不全是扩大海外市场的影响力,而是为了增强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为使并购的品牌易于整合与发展,具有灵活性的输出式并购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保留原品牌及其核心架构和核心人员,输出内力给并购企业,追求协同效应。
顾家是沙发品牌制造企业,此次收购的Lazboy是全美功能沙发绝对第一的一家企业,而Natuzzi则是意大利"国宝级"沙发品牌,这样的大手笔背后目光显然是着眼国内。
喜临门以沙发生产上的成熟经验驰誉国内,而喜临门收购的米兰映象主要产品也是沙发,这样一来,喜临门便能凭借其自身成熟的生产经验以及产能优势和上市公司的渠道优势进一步延展沙发在国内的业务,在竞争激烈的沙发市场上推动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
国内家具品牌公司并购的海外品牌不乏高端产品,而国内沙发高端奢侈品牌相对较少,并购能够丰富和拓宽高端奢侈家具品牌的种类,增加公司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与口碑。
3、“多品牌”矩阵相互借力
收购海外品牌企业,在凭借自身成熟生产经验以及营销渠道提高竞争力之外,还能在上市企业原有的基础之上丰富自己产品的品牌种类,通过打造“多品牌”矩阵,提升自身在业内的影响力。例如敏华公司,由于敏华一直专注于功能沙发的研发和推广,错过了休闲沙发发展最佳窗口期。它凭借功能沙发成为业内巨头,然而其休闲沙发却不如其他企业,如顾家家居、爱依瑞斯等品牌已经在休闲沙发领域稳居前列。敏华并购“Fleming北欧宜居”,希望将纯正的北欧设计为自己在休闲沙发领域赢得一席之地,从而弥补可休闲沙发的空白。
4、进军大家居
斥巨资并购的背后,是资本加持之后家居品牌竞相布局大家居的行业大势。还是以敏华为例,敏华控股并购北欧宜居,在补足休闲沙发空白的同时,敏华控股还在床垫方面下功夫,推出全新芝华仕智能床系列,搭建“科学智能睡眠系统”。这是继2016年3月宣布原“爱蒙床垫”品牌正式升级为“芝华仕五星床垫”后,敏华控股在床垫方面的又一次发力。
此外,德尔控股柏尔,在强化、复合地板基础上,抢占了实木地热地板的制高点;帝王洁具并购欧神诺,就从卫浴领域跃进了瓷砖领域;索菲亚并购华鹤,形成了索菲亚衣柜、司米橱柜、华鹤门窗的大家居格局。
大家居格局意味着一站式购齐,意味着数个覆盖家居全品类的行业巨头将迅速崛起,也意味着一大批家居品牌或黯然出局。
大型家具企业利用资金优势,通过频频收购,对中小家具企业形成的市场挤压力越来越强。
2018年的家具行业,将呈现不一样的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