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品牌鸠占鹊巢,本土家具怎么办?
Detail

洋品牌鸠占鹊巢,本土家具怎么办?

Publish Time: 2015-09-16     Views: 975     Source: 中国木业网     Author:
Description: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贸易和商务活动日益频繁。部分国外家具品牌开始大举入侵国内家具市场,给本地家具企业造成了严重打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贸易和商务活动日益频繁。部分国外家具品牌开始大举入侵国内家具市场,给本地家具企业造成了严重打击。

    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不景气,许多进口家具品牌开始把主意打到了中国市场的头上。纵观如今国内市场几乎被洋品牌给占据,本土品牌的市场地位不断下降的情形,为了寻求发展之机,本土家具企业应该怎么办?

    眼前的一道鸿沟阻碍了家具企业的发展,要突破洋品牌的围攻,家具企业必须修炼好己身,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况且虽然国内家具消费有偏向国外品牌的趋势,但是进口家具在国内销售价格普遍比较高,一般人无法接受,以此看来,国内本土家具品牌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因此,本土家具企业应该抓住市场的尾巴,加强品牌创新,站稳脚跟,发力与进口品牌竞争,别让洋品牌占领了本土市场。

    进口家具有它的口碑在,质量高,形象好,外形靓丽,所以能够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喜爱。如果本土品牌能够从本质出发,在拥有高质量产品的基础上,在家具造型上多花功夫,并塑造出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或许可以改变进口家具一面倒的局面。

    当然在此之前,家具企业应先确定好消费群体,因为家具企业只有定下目标受众,才能根据受众的特点丰富自身产品的特色。所以企业必须重视产品的原创设计,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创新特色,赢得市场。

    为了与进口品牌一较高低,树立本土品牌、捍卫本土品牌、创新本土品牌将会成为本土家具行业未来的头号任务。我们有理由相信,洋品牌鸠占鹊巢只是一时的,未来本土家具企业一定会崛起的。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对于家具,你再怎么降价促销,刺激消费,不买的还是不买,必买的也只买特定的量,这怎么看也不关“砍价会”什么事;卖家具的花费巨资办“砍价会”,还花几万请一个“砍价师”帮助消费者大砍自己,这怎么看都不对劲。你要真有心让利消费者,直接降价不就得了?但我们还是要给“砍价会”一个公正的合适的位置。真正让利于消费者的砍价会值得肯定,欺诈消费者的砍价会要坚决抨击。

        团购的伴生产物——家具砍价会诞生至今,约有三四年光景了。砍价会甫一诞生,就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无数的品牌都热烈追捧、参与。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家具产品的不可刺激性消费特征的局限;加上家具品类繁多,并不是每一样家具都适合团购砍价的实际情况;最主要还是经济环境低迷房地产行业萧条,导致团购砍价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正是前两种原因所致);而之前参加砍价会的后遗症也越来越明显等等原因,使很多原来的热烈追随者开始冷静下来,停止了追随砍价会的脚步;有些在砍价会中“受伤”的人还开始抵触、反对砍价会。

        那么,站在公正的角度看,该如何对待砍价会呢?

        凡事皆有起心动念,是为源头;凡事皆有逻辑演绎,是为因果。我们从源头和因果这两端来看看,自会有答案。

        先说源头——

        如果参加砍价会的品牌,不管因为什么发心(起心动念),只是坚定地出于惠民、利民之心,不顾一切牺牲自我,坚决要让利于老百姓。这样的慈悲利他胸怀,我们应该高度敬仰,广为称颂;这样的品牌,我们一定要让它名扬天下,让老百姓都来支持,只是担心它不赚钱怎么长命。当然,我们还可以诚恳地、弱弱地建议他们,把参加砍价会的巨大花费、还有给砍价师的几万块钱直接让利于老百姓更好。

        如果参加砍价会的品牌,是出于抢夺竞争对手份额的目的,想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通过价格战来淘汰对手,这样的目的,我们不作任何评论,因为这是“正向实力”和“反向智力”的较量,最终的胜负还不知道。我们只是提醒参与者:“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参与前要考虑自己是否玩得起这个游戏(尽管这个游戏属于低龄幼儿级别),别玩来玩去,帮助对手把自己“game over”了,no zuo no die。

        如果参加砍价会的品牌,是出于欺诈的目的(几乎是主流),那么,我们不作过多评价,只是真情告诫:千万小心,这可是一条绝后的路,下场必定很惨。实践已经或正在验证这个告诫。同时,我们还要友情提示:在当今这样一个人人冰雪聪明、信息高度对称的时代,法制也在快速健全的时代,要欺诈,成本太高了,极不划算,还是早早弃用为好;还有,真要欺诈,也玩一点有技术含量的手法。

        再说因果——

        如果你是发自肺腑真心要让利消费者,并做到在让利过程中保质保量,保证售后服务,让消费者的价值感受实实在在,高度满意,而你又有足够的实力支撑,那我们要恭喜你,这样的品牌绝对前途无限,像京东那样,会有灿烂的明天。当然,一定要做好融资的后盾工作(投资天使是不感兴趣的),不然,就会半途而废。

        如果是出于竞争的目的,我们建议,你先确立好自己的理念(行进的方向)后再进行,以保证自己不会偏离轨道;同时,也要有实力保证,因为你所采用的“低价”竞争策略太原始太低级,这是需要有足够的实力作为支撑的,支撑到把竞争对手淘汰干净为止。那时的你就会聛睨一切、任意高价了。但要注意,这种行为仅限于低档次品牌,如果定位中高端尤其是高端品牌,那么,这样的方式就会损害自己的品牌。

        如果是为了捞钱而欺诈消费者,我想说,这是一条万劫不复的路。不管你眼前是否达到目的,是否赚到钱,未来都绝对不会有好下场。你的价值观会完全扭曲,你的面相会变得狰狞,你的生活环境会随时出问题,你随时会遇到各种莫名其妙的灾难……

        总之,如果参加砍价会,不管是发心,还是结果,我们都希望是第一种情形出现,提醒第二种小心行事,警告第三种千万“莫伸手”。

        以下附文(原文照登,无任何删改),千万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行业人士自曝家具建材砍价会内幕

        今天,因为装修房子,我去买建材。遇到一个年轻的业务员向我兜售什么16家品牌建材厂家直供会的门票,另一个业务员向我兜售品牌建材砍价会的门票,都说什么机会难得啊。
    呵呵,我不禁笑了。作为一个从事建材行业多年的内行人,我曾经以厂家老总的身份在广东和浙江参加过几十场这样的活动,对其中的猫腻了如指掌。呵呵!

        一般我们会组织10家左右的建材商,平均每家出3万到10万元来搞砍价会。为了让消费者感觉到公正,我们会花钱让当地电视台、报社、或者建材商会等做承办人,然后开始在电视、报纸、网络、小区投放广告,同时派业务员和临时聘请的大学生到小区扫楼,向业主发放请柬或邀请函(象孝感这样让业主买票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可见其骗术更高)。

        为了让砍价会现场的气氛更热烈,我们会花3万元请一名“砍价师”。在砍价会的头一天,我们会和冒充的厂家老总(一般是厂家的业务员)在“砍价师”入住的宾馆,依次和“砍价师”沟通第二天如何进行表演,还会进行适当排练。

        到了第二天砍价会现场,一般是先请电视台、报社、或者建材商会的负责人上台说几句,然后进入砍价师和我们的表演时间。

        有时候冒充的厂家老总也会上台,让消费者以为是厂家在让利,砍价师也会刻意向消费者强调这一点。其实他们什么权力都没有,一切都是提前练好的。

        为了吸引消费者下单,每个商家都会请10个左右的托,在当场率先签单,以激发和利用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有时候,我们还会说什么什么优惠,仅限签单客户的前多少多少名,好让消费者抢着签单。呵呵,都是...忽悠!

        为了让消费者确实感觉到便宜,在活动开始的前一个月,我们会把价格适当提高,或者把折扣提高,然后建议消费者说马上有砍价会、直供会,到时候由厂家直接让利,会很便宜,建议消费者去参加等等。

        在砍价会现场,砍价师和我们配合,把价格砍到我们商量好的价位。这时,台下消费者就会以为确实是很便宜了。戏演得绝对和真的一样一样。

        当然我们也会搞几款特价,其实也就是个噱头,平常在店里也一样可以买到。总之,砍来砍去,都是假的,价格还是那个价格,至于本次活动的费用吗,羊毛出在羊身上!

        有时候,如果现场出乎意外,砍价超出了我们的把控,也很简单,把消费者骗哄到店里,想方设法让他改单,一般都会成功;如果他执意不改单,我们也有办法,就说工厂在要排队等候安排这种型号的产品生产,要等几个月,他也就改单了。总之,跟我们斗,你消费者确实还嫩了点。

        现在想想,因果循环,竟然有人要来忽悠我了!要不是我熟悉内幕,可能就很上当了。其实,消费者用脚趾头想一想也应该知道:卖建材的花费巨资请一个“砍价师”帮助消费者大砍自己,这怎么看都不对劲。可惜的是,消费者连脚趾头都不想动。

        还有,我要说一下的就是贪得无厌的设计师,实在可恶。本来我看上了一款砖,就是想听听他的意见,他就说和他的设计风格不一致,怎么怎么的,最终引导我到另外一家定了。当然,产品还是不错,但我清楚地知道,他吃了20%的回扣。本来,设计师应该给我提供这样的专业建议的,可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大发其财,我想,其他的产品我不会带设计师去了,自己辛苦一点,货比三家,就行了!

     

    View
  •     企业兼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根据契约关系进行权合并,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在橱柜行业,兼并的现象常有发生,一些企业为了强化自身的资源优势,走向了兼并整合的道路。对于橱柜企业而言,以下三种类型的企业最有可能走上兼并之路。

        第一类:产品品类单一

        从终端市场看,大家居产品整合的企业更有竞争力,因此一些品类相对单一的企业在工厂现有产能的情况下,想要拓展终端产品线,要么相互代工合作,这是一种资金付出低、风险相对小的整合模式;要么就是资金实力很雄厚,可以直接收购兼并其他的工厂企业来补齐自己的短板。

        第二类:一心进军新细分领域

        进入一个新的或不熟悉的细分领域,自己从头做起需要漫长的时间成本,但如果资金实力足够,很多橱柜企业都愿意选择兼并的模式进入这一细分领域,目的就是快速参与这一细分领域的蛋糕分割。

        第三类:急需扩张产业

        这类企业通常都是发展状况很好,终端增长速度很快的企业,工厂对终端的供货供不应求,因此它们需要去并购一些小工厂进来,迅速提高工厂产能。目前,行业中一些大型的品牌工厂都在吞并一些小型工厂,这种吞并的特点是,吞并资金不大,整合不难,被吞并的都是大企业周边的小工厂,生产能力与技术能够达到大工厂的要求,吞并整合后能够即刻加入到产能生产。

        这有点像大工厂的业务外包,大工厂业绩好的时候,可以把它们网络起来整合生产,大工厂业绩不好的时候,又可以把它们踢出去减轻负担,大工厂的产能伸缩非常灵活。当然,这对小工厂而言,是一场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但它们却没有能力扭转形势。

        对于橱柜企业而言,恰当的兼并重组能够助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反之,在市场竞争环境尤为复杂的当下,兼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尽管行业优胜劣汰之下,兼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企业在涉足之前也需保持理性的态度。面对行业兼并重组的新境况,橱柜企业应该时刻为自己做“体检”,认真审视企业的发展情况,积极做出战略调整或者通过兼并重组获得企业发展“新生”。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