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家具优品”抽检评选 企业参评难在哪里?
Detail

“绿色家具优品”抽检评选 企业参评难在哪里?

Publish Time: 2015-08-31     Views: 1022     Source: 中国家具网     Author:
Description: 日前,“绿色家具优品”首季度抽检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左右家私、雅兰集团、松堡王国、杜莎家居四家获证企业面临中国家具行业最严格的质量抽检,其代表的深圳家具的品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从抽检机构赛德检测公布的结果显示,四家企业各项数据合格,再次通过“优品”考验。......

    日前,“绿色家具优品”首季度抽检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左右家私、雅兰集团、松堡王国、杜莎家居四家获证企业面临中国家具行业最严格的质量抽检,其代表的深圳家具的品质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从抽检机构赛德检测公布的结果显示,四家企业各项数据合格,再次通过“优品”考验。

    “优品”作为针对不同类别的家具产品,在全中国区域打造的一种高度负责、安全可靠和透明度高的家具产品评定标签,就是为什么在行业树立环保、安全且具有公信力的品质规范,从企业申报、专家评审、产品检测、随机抽检到长效监督,“优品”工作组秉承“严格、公正”的原则。

    众所周知,中国家具行业质量问题由来已久,既有生产、工艺原因,也有环境、市场原因。根据2014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家具行业开展的质量抽查活动来看,合格率最高也就在90%左右,部分地区合格率甚至低于50%,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首期“优品”只有四家企业参评不足为奇。

    那么,“优品”评定到底难在哪里,产品企业又须具备哪些实力?根据对四家企业“优品”执行工作的深入了解,或许能得到一些解答。

    第一,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优品”专家评审组从初审到复审,都会对企业申报产品的介绍、生产工艺流程、执行标准及产品描述报告等管理文件及现场进行审核,并对近两年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情况进行审查,以确保企业在制度管理层面符合要求。

    第二,企业应做好供应商品质管理。“优品”参评产品检测,不仅涉及成品本身,对所有原材料都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标准和规范,因此,要求企业在供应商环节做好品质把控,保证产品从内到外都经得起标准的检验。

    第三,家具类产品要求全面使用水性漆。在参评的四家企业中,青少年儿童家具领导品牌松堡王国及现代美式全实木家具领导品牌杜莎家居,都采用了水性漆涂装工艺,将产品质量,尤其是环保、安全放在首位。

    第四,企业应真正确立企业环保价值观。“优品”工作并非单纯的授牌或评证,他是对企业及产品品质的长效监督,随机抽检、公正检验、限期整改、取消资格……企业只有树立真正的环保价值观,而非以“环保”为噱头,才能经得起“优品”的考验。

    由此可见,“优品”是一次面向全行业的公平的、具有高度和战略意义的质量标准建设,而非行业领导企业的荣誉秀。左右家私对于原材料品质及生产工艺的极致要求,雅兰集团对于供应商体系一如既往的严控,松堡王国对于绿色安全的执着,杜莎家居对于环保的坚守,在经历了“优品”的考验和提升,将重新确立中国家具质量新标杆。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不少中国企业也走出了国门,他们的实力也足够跻身国际一流。但是,就中国整体制造水平来说,与国外还有已一段距离。建立在家具行业来说,山寨问题、定位不清晰、工业化程度不高、互联网认识不够这四大问题仍是家具行业发展道路上的四大痛点。

        形成独立品格 摆脱山寨痛点

        山寨问题在国内的家具业仍然普遍存在。虽然做原创的企业越来越多,但国内家具整体的设计仍然被国外牵着鼻子走,山寨现象依然广泛存在。例如某一年的米兰家具展流行起孔雀元素,随后的家纺界就大面积地流行起孔雀图案、蓝绿搭配的设计。

        其他行业也同样如此,例如在家具业内,每年米兰家具展、法兰克福家具展过后,流行风尚很快会出现在国内。山寨的对象不仅是国外设计,更延伸到业内同行之间。在各大家具展会上常常可以看到,某个行业知名企业去年参展的设计备受好评,今年就有好几家出现了“同款”。以往的山寨可能伴随着粗制滥造、质量低下,现在越来越多的山寨品更接近原作品,拥有不错的品质,但“山寨”的本质却没有变。

        中国家具企业要树立自信,主动把握市场发展风向,打造真正的中国风家具,形成独立品格,摆脱山寨身份。

        制定长远计划 让定位明确清晰

        家具行业内还普遍存在定位不清晰的问题。山寨问题的存在,就是其中的一个表现。

        家具业曾出现过一款“爆款”走天下的现象,现在这种做法已经很难生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于家具的使用需求和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已经不满足于以往简单的款式、僵化的风格。中国4万亿的家具市场存在庞大的空间,但市面上的家具设计却没有出现于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丰富状态,同质竞争仍然普遍存在。这透露出普遍家具企业对市场缺乏深入的分析和了解。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质化竞争最终会导致价格战,并逐渐缩窄同质化企业的生存空间。

        市场大环境正在发生剧烈的转变,新时代出现新的消费特征,这要求家具企业要有足够的洞察力,站在消费者立场,应市场需求而变,且家具企业要有明确的定位和长远计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改善技术 提高工业化程度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家具制造业普遍都面临着用工难问题。这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经济水平提升有关。随着国家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就业,而家具制造业普遍工资待遇低,也难以留住员工,人力成本正在不断提高。

        众所周知,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劳动力成本优势。而这种足以让中国制造立足世界的优势正在逐渐消费,并被东南亚等地区取而代之。家具制造业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难题。特别是工业4.0时代的来临,依靠劳动密集优势的制造将不再具有优势。

        然而,目前国内的家具制造业仍然需要大量依靠人力。国外一条生产线可能仅需要3-4名工人即可,生产车间里没有太多人。而国内很多操作依然需要依靠人工来实现,普遍企业的机器化程度不高,这是国内企业难以赶超国外企业的一个痛点。家具企业提高生产技术,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工业化程度势在必行。

        全面深入认识“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给家具业带来巨大的机遇。而新形态的出现,也让部分企业陷入迷茫。现在仍然有许多企业简单地将“互联网+”等同于开发电商渠道,在各大电商平台驻扎、开展线上营销活动、为线上渠道专门设计出“网络版”产品等等。这种做法不仅容易遭遇瓶颈,而且也难以权衡传统线下渠道的利益,使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近段时间很火的互联网家装也同样如此,虽然吸引了社会较高的关注度,却无法很好地渗透到市场。

        究其根本原因,是对“互联网+”无法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其实,“互联网+”不仅表现在产品生产的层面,而是遍及整个企业生态,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市场营销、企业管理,都要实现互联网化。然而,很多家具企业只是将互联网当成了线下营销的一个延伸,并不是真正的实现企业的“互联网+”。此时,家具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时线下服务与产品的质量。

     

    View
  •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具生产、出口基地,一直牢牢占据消费行业市场一席之地。然而,近两年来,家具销售额下滑、家具厂倒闭、家具企业高管离职……种种关于家具行业的负面消息,充斥着整个市场,给家具业蒙上了一层暗淡的色彩。

        为何,这些家具企业一步步走向倒闭?

        是否,家具的市场份额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一点点被上下游产业蚕食?

        未来,这些家具企业该何去何从?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院长许柏鸣及副院长关永康。

        1.不可阻挡的市场分流之势

        纵观家具行业产业链,从上游房地产商到下游的陈设饰品,是怎样一步步实现销售拦截和市场抢占的呢?

        众所周知,以往消费者从购房到购置家具经历的顺序是这样的:首先购买毛坯房,选择设计方和施工方,其次是选择建材,最后才是选择家具和衬托家装风格的软装陈设。如今精装房的兴起,全屋定制流行,市场也在逐渐分流。

        关永康从房地产商销售精装房经历的四个时期说起市场分流的步骤。

        第一代精装房包含“天地墙”,抢占了建材、施工和设计份额;

        第二代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包含厨卫,抢占了橱柜、卫浴等企业份额;

        第三代精装房在前两代的基础上,把衣柜、门厅柜、阳台收纳柜等一并包含,抢占了家具的市场。

        如今,像万科和恒大等地产公司推出的精装房,甚至包含活动家具和家电,实现“拎包入住”,同时也完成了上游拦截。

        2.中小型企业应打通上下游,向定制发展

        从营销的角度,从上游向下游整合较容易,但从下游向上游整合难度较大。

        关永康指出,目前的家具市场形势从上游产业链不断向下游蚕食。例如欧派、索菲亚等定制企业,开始销售活动家具,建材行业也不甘示弱,开始打造整体家居,例如东鹏陶瓷销售东鹏家居。以往做精装的施工方如广田、瑞和也在整合产业链。关永康说:“还没等家具消费者到卖场,已经被‘N轮洗脑’,成交机会不断被分流,这些是最终使得家具卖场的进店率、成交率和客单价越来越低的核心原因。”

        面对这样的危机,中小型家具企业如何应对?关永康指出,打通上下游渠道,从活动家具走向定制家具。打通上下游可以是整合上下游渠道,也可以是与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同理,走向定制,可以是自身品牌向定制化发展,也可以是与定制企业合作。

        观点碰撞:抢占家具市场份额的力量有限,家具行业不应过度悲观

        传统家具企业有少部分在红海中逐步沉淀的企业成为大型和超大型企业,整合了很多中小企业,让那些中小企业难以生存。而这些,才是家具企业倒闭的真正原因。许柏鸣指出,家具行业的市场份额受到影响,内部竞争是主因,外部竞争是次要原因。

        在谈到外部竞争者时,他分析了蚕食家具市场的“四股力量”,但同时,他指出,这些力量不足以吞噬家具市场份额。

        以海尔、方太、美的为代表的家电企业

        这类企业比家具行业整体先进,可以为传统家具带来新思维,但面临对家具行业不够了解的问题。家具产品具有复杂属性,本质上属于工业产品,具有大工业的特点,同时兼具环境属性,与建筑和室内密不可分,与环境要配套。

        以万科为代表的建筑和房地产开发商

        建筑和房地产领域进入家具行业具有资本优势和成熟管理优势,它们牢牢占据着下游资源,同时完成上游拦截和家居整合,具有全方位的优势,但其难度在于产业链过长。

        以华为为代表的IT企业

        这一行业切入点在于IT技术,以期通过渠道及信息通路(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的打造发挥其优势。如华为,从信息通路切入,进入泛家具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不可小觑的力量。IT行业进入家具市场的不足之处是对家具行业了解不够深入,所需的与家具相关的人才也不能够到位。

        地板、木门、陶瓷、卫浴等泛家具领域

        这一类行业进入家具领域,看似容易,实则难度不小。家具行业是属完全竞争行业,市场玩家多,产业节奏快,面临卖场过剩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加上消费者诉求各异,实现抢占份额难度较大。

        家具作为传统的消费品行业,刚需还在,整体市场份额不会轻易缺失,不应过度悲观于市场份额被蚕食。许柏鸣总结道,而对于未来家具行业的发展趋势,一体化企业不足以造势,中小型企业依然是主体。

        许柏鸣指出,家具行业龙头企业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内部竞争远大于外部竞争,约有70%的竞争因素来自于内部。

        展望:传统家具行业的未来

        许柏鸣认为,未来,在一是外部竞争者进入家具行业,结合家具行业打造一体化方案解家具行业,企业有四种共存形式:决者。但这部分竞争者较少,并且难以形成较大气候。原因包括非工业化生产具有区域制约,服务链长、涉及人多,各行业跨界标准化程度较低,行业属性不同等。因此:

        一体化企业难以成为超大型企业。

        二是在红海市场沉淀下的大型企业。大企业会越做越大,但排名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总和仍不超过10%的比重。

        三是中小型企业。这部分企业依然是未来家具行业的主要群体,占据超过80%的份额。目前中小型企业高度同质化,其生产产品容易被大型企业吞噬,小企业想突破这一局面,应在细分领域中不断创新,同时以设计为驱动力,不断开发新产品。

        四是纯工业化企业。这类企业为前三者进行生产代工。

        传统家具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未来,家具企业是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一步步走向一体化大型企业?还是维持现有市场份额,发展成大型家具企业?我们拭目以待。

     

    View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