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遇到这10类员工可以果断不要
Detail

招聘:遇到这10类员工可以果断不要

Publish Time: 2014-12-31     Views: 1951     Source: 世界经理人网站     Author:
Description: 组织变革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合格的?被誉为“东方德鲁克”的日本管理大师畠山芳雄《这样的干部辞职吧》一书出版后,引起了一个很意外的反应。......

    组织变革时代,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干部?什么样的员工才是合格的?被誉为“东方德鲁克”的日本管理大师畠山芳雄《这样的干部辞职吧》一书出版后,引起了一个很意外的反应。

    畠山芳雄先生在《这样的干部辞职吧2》里,对于什么样的部下该辞职做出了明确的说法。本文根据这本书的内容精髓,整理出10条不合格下属的行为,以警示那些拼搏在职场里的奋斗者。请注意,日文中的“干部”,相当于英语中的“Manager”,从广义上说,指拥有一个以上的下属的人,企业中的经营者、部长、科长、主任、班长等自不待言,干部还存在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地方自治机构、医院、学校以及工会和各种团体等一切组织中,从“利用人来工作”这一点来说,他们从事着共同的活动。

    1、将一切都归罪于上司的下属请辞职

    本来公司的骨干员工很容易在很多方面对顶头上司或者经营者持批评的态度,有的人喜欢在晚上下班后,将上级的笑话当作开胃菜边喝酒边闲聊,还毫不留情地批评公司经营有误的地方。这些现象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健康的,甚至很多时候还可以证明这些员工是对公司怀有归属感的。

    批评干部没什么不对。但是,如果员工的反应由“这干部真不行”升级为“干部不行,我当然更不行了”,并将前者的无能作为自己没有干劲的借口,那就真的无药可救了。

    中层干部中有时也存在类似现象。如果公司中的大部分干部将自己的停滞不前归咎于“经营者的无能”,那么这样的公司将很快陷入捉襟见肘,难以为继的状况。新的经营者将乘虚而入,老的经营者会败下阵来,骨干干部也会被淘汰出局。由此可见,将错误归咎于别人是非常危险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食其果”。你现在可以自查一下,你是不是经常抱怨上司、将一切都归罪于上司的下属呢?将经营者或干部当作下酒的“生鱼片”固然无可厚非,可怕的是有些员工以此作为借口,将消极工作合理化,这样的员工最好还是先写一封辞职信吧!

    2、总是询问询问“怎么办”的人请辞职

    在业务第一线工作的人中,有许多非常值得同情的人。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类型就是那些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要跑到干部那里问“怎么办”的人。

    如果是新员工当然情有可原,但对于一名进公司时间相当长、经验又丰富,并且现在负责这个课题的老员工来说,遇到问题时应当持有自己的见解,并知道应该怎样去做。然而,很多这样的老员工却养成了凡事都要依赖上司拿主意,经常问上司“怎么办”的坏习惯。

    大凡这种类型的人,辛苦一辈子也只能落得个当“雇员”的下场。这种不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的人只能算是半个劳动力。因此,这样的人跟新职员没什么两样。

    自己已经有了主意,却不说出来,反而去问别人“怎么办”,这样做就更不好了。既然任何工作都带有一定的风险,就干脆向上司请示,再按照上司交代的内容去做,这样的话,无论结果怎么样,责任都不在于自己,正是这种潜意识促使一些员工隐瞒了自己的想法。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公司内部的“智能犯罪”。

    不管怎么样,作为骨干员工,最不该说的话就是“怎么办”。即使没有自信也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全力去思考,最后必须说出“我想可以这样做”的结论。老问“怎么办”,实际上相当于为自己铺了一条自我退化的道路,或者无异于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宣称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

    3、把“做不到”当口头禅的人请辞职

    最让上司头疼的就是那些见到一点困难或一点任务就马上想要逃避或者变相逃避的人。

    上司一说:“这事怎么办,你考虑考虑吧!”他的嘴里马上就会蹦出“做不到”、“没办法”之类的回答。

    如果上司接着问“为什么做不到?”他就会编造一些莫名其妙的借口和理由。总之,他们就连自己试着去想想办法之类的努力都不肯去做。

    动不动就会说人手不够、没有预算等等。这种人纯粹是轻易认输的人。“现在太忙了,没有时间”是他们惯用的借口。他们竭尽全力为自己寻找“做不到的理由”。

    这样的员工,应该把工资退还给公司。说自己“没办法”和戴着“我是个懒虫”的标签没有什么两样。特别是那些对还没有尝试过的问题说“不”的人,肯定是年纪轻轻就大脑钝化了。

    4、不听劝告停滞不前的人请辞职

    经常有这样的人:他们的工作干得不错,年纪轻轻但信心满怀。即使有人跟他说:“这件事再考虑一下吧!”他也不会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或者虽然在表面上圆滑地应承,但内心却想:“什么呀,我才最清楚。反正先按我的想法做肯定没问题。”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以说处于这一状态的人是最幸福的。缺乏经验,又没有经历过什么苦难的人,出现过于自信的现象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吧。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就难以事业有成。但是,人们在过于自信的同时往往也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因为过于自信往往会导致失去可塑性。不管是什么理由,如果人一旦到了不能虚心倾听他人劝告的地步,就会变成无法成长、停滞不前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在缺乏自信的阶段也会有进步。比如说,刚进公司的时候,新员工为了早日适应工作而拼命地努力。即使成为骨干人员,当被安排到自己毫不熟悉的岗位上时,也会非常紧张,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尽量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进行自我尝试,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越是觉得自己“还不完美”的时候,越是塑造新的自我、飞跃性成长的好时机。也许你现在只有30岁或是35岁,但如果一味坚持自己的做法,别人的话怎么也听不进去,那就意味着你已经是个停滞不前的人,准确地说已成为“年轻的老头子”了。

    总之,人如果失去了感知力,就很难有所发展。周围的人虽然认可他的能力,但心里会觉得他这个人很讨厌,认为:“他自己做不就行了嘛!”结果会让他处于孤立的状态。当然也有人认为:年轻时不知道天高地厚,到了三四十岁才成熟的人有那么多,我为什么要这么担心呢?但不管怎样,在失去感知力的期间,人的成长会处于停滞状态,这是毫无疑问的。

    人生是没有第二次的,谁也不能改写自己的人生。有了自信后,要马上慎重反省,看自己是否落入了过于自信的陷阱,如果是的话,务必及时调整,这样才能走完无悔的人生。

    5、不善于联络的人请辞职

    还有一种让人头疼的人就是不善于联络或者不及时汇报的人。

    当别人传达给你信息或者你通过某种渠道得知某种信息后,应该立刻作出反应:“这件事情应该马上告诉哪些人?”并马上传达到所有需要传达的地方。不管你身在何种岗位,作为组织的一员的你要有这种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质。这一基本素质对一个懒汉来说是难以具备的。

    懒汉们通常是先放下不管,心想以后再联络吧,最后却忘得一干二净。总之,这种人既不认真也不勤快。

    如果在组织中有一个不善于联络的人,那么肯定会有人因此而遇到麻烦。追究一下公司部门之间的纠纷起因,大部分源于“为什么昨天不早点儿告诉我?”之类的争执。

    不善于联络的人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有的是整天游手好闲、粗心大意的“公子哥”型;有的人则属于对自己的工作过于投入,不去注意身边人的“不明情况”型;还有的人长期在不需要频繁联络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没有养成勤联络、勤报告的习惯;更有甚者,由于不了解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不知道该向谁报告消息。

    不善于沟通的人,也就是说不考虑怎样让他人工作得轻松的人,随便你到哪儿去都行,总之,我不欢迎你。

    6、延迟报告坏消息的人请辞职

    经常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报喜不报忧。例如销售量提高了、找到大客户了、实验成功了等等,有这样的好消息就立刻向上汇报;但一旦遇到事故、重大索赔、顾客投诉、发生纠纷等坏消息时,就会迟迟不向上汇报。总之,坏消息的汇报总是有些延迟。

    等到事态恶化,无法收场的时候,他才会开口:“实际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如果早一点报告,多多少少还可以采取措施避免事态的恶化,但是因为时间的拖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恶劣的程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这个时候问题解决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更严重的时候,问题已经殃及其他部门时领导才知道真相。这个时候领导不但会颜面全无,还会常常承受失败的痛苦。

    7、不懂基本规范的人请辞职

    假如领导委派这类人办一件事,当时他会很痛快地答应下来,但是他并没有仔细地聆听并领会事件的主旨。之后,他会想当然地胡乱解读一气,并在不得要领的情况下开始操作这件事情。这样做事不起任何作用,甚至会引起一系列的混乱。

    干部对他下了指示后,他从来都不会主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如果干部催他快干,他就会为工作没有进展找借口。其实领导心里也明白,因此对他不会抱什么期望。有些人看到干部什么也不说,就以为自己已经侥幸过关,干脆把工作放在一边。其实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早已经在你的名字上打上“×”。你最终将自食其果。

    8、不善于表达的人请辞职

    有一种人,他啰啰唆唆地说了很多,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说什么。

    总之,他说话全无要领,让人听得非常着急,忍不住要催他:“然后怎么了?”“结论是什么?”

    开会的时候感觉累是因为总有人偏离正题,无止境地长篇大论;有时还要被迫听一些冗长又不得要领的废话。要是一对一地谈话,假如不明白对方的主旨,还可以想办法进行沟通。但是在会议桌上如果不能一针见血地说出结论,听的人难免会越来越厌倦。

    拐弯抹角不知道要说什么的人,实际上等同于强占他人的时间。这些人完全不顾别人是不是有时间,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实在让人应付不过来。在工作当中与他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紧紧抓住要领,简单明了地表达结论和理由,否则就是不合格的员工。

    但凡遇到这种不知道如何表达思想的情况,一定是谈话者在谈话开始之前就没有作好准备,见了面就只能毫无头绪、喋喋不休地说起来。脑子里面没有清晰的条理,当然不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所以如果觉得自己稍稍有这种倾向,那么在向领导汇报时,最好把想说的内容要点记录下来,理清顺序,力求让别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弄懂。在这样做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找到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的表达方法。

    9、缺乏行动力的人请辞职

    有这样一种人。他不光是联络不及时、汇报拖沓,更可怕的是他在接受指示后一直处于“思考状态”,迟迟不能进入行动阶段。这样的人也属于不合格员工。

    不管干部怎样给他施加压力、怎样责备他,甚至故意说一些话来刺激他,他也不会有什么反应。有时,干部会想,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呢?因此特意去问他,他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总之,这种人是头脑模糊、干劲不足的人。

    还有一种人,能说会道,光听他说话,人们会觉得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但到工作现场一看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只会动嘴皮子,完全不进行实际工作。

    还有一种人是完美主义者,正因为如此,他的行动能力彻底退化了。他做事时经常思前想后却始终下不了决心,即使考虑基本成熟,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程度,他还是迟迟不动。

    这几种人都缺乏行动力,今天如果不反省,明天你就准备写辞职报告吧。

    10、反应不迅速的人请辞职

    在企业间这场“没有*烟的战争”中,企业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人员的工作状态、工作速度以及头脑和手脚的灵活度的不同。每天在同样的环境里工作,员工们早已经习惯了公司的“传统工作节奏”,即使公司节奏缓慢,身在其中也浑然不觉。我们可以说,现今决定企业胜败的因素,既不是设备和技术,也不是品牌号召力,而是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速度。

    工作效率不高的人、没有能力自我加速,只想着增加人手的人和头脑迟钝的人,这些都属于有问题的职员。

    相反,能够举一反三、反应迅速、头脑灵活、行动快捷、及时预见到成功与否的先机、感觉不对立刻改正、永不满足于现状、力求有所突破,这些才是这个时代要求员工必须具备的素质。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自从上次参加红杉成员企业的 CEO 峰会后,就有好多同行来问我:“我们公司那群 90 后太难管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这是个好问题,我讲讲我的看法,大家有什么意见也可以直接回复跟我交流。

        一、90 后成长历程

        90 后是怎么长大的呢?以我的观察为例吧,我们到目前为止 20 多年的时光大约是这样度过的。

        1. 独身子女,爸爸妈妈超级疼自己,什么活都不用干,只需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

        2. 这一代新增人口非常多,所以应试教育竞争非常激烈,在班里大家都注重单枪匹马战斗,基本没有团队协作的经验。对学习只停留在考试的观念(父辈更是如此),不考的不学,考完的就忘了,你现在问一个人内蒙古的简称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忘了。(正确答案是内蒙古而不是蒙)到大学更是不看书了,看也就是看一些易中天啊,怪诞经济学什么的,稍微学术的就看不下去了。

        3. 我们是伴随着网络草根文化长大的一代,红色教育基本对我们无效,从恶搞到吐槽到喷,不变的是对这个社会的种种装逼式的不满。(就是其实没那么不满,就是觉得喷一喷能显得自己不一样,真讨论起来他一点兴趣都没有,例如民主和法制。)

        4. 成绩好的一批大部分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知道社会的不公但仍去想办法加入不公(比如考公务员,哪个部门灰色收入多去哪个。),知道国企垄断不好,但是觉得垄断稳定所以努力进各种国企(包括银行),加入不了就成为喷子。成绩差的一直是个喷子,可能很早就出来做生意了,或者家里出钱读个二本回到老家依靠父辈的关系混口饭吃。

        5. 一进大学本来准备奋斗,但迅速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逃课、睡懒觉、打游戏、追女生、抽烟喝酒、看动漫、刷连续剧的人,一边吐槽大学教育垃圾,但对网上优质的公开课却一点兴趣都没有。考试前赶紧复习,考试时能抄就抄,不能抄就等补考重修的时候再抄。

        6. 大三去实习一下,大四能保研的保研,能考研的考研,什么都没有的就赶紧准备简历找工作,刚开始觉得自己很牛逼,马上发现只要有企业要自己就好了。

        以上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不信可以去问身边认识的 90 后。(当然还是有很多人出淤泥而不染的。)

        二、90 后形成的普遍性格和对应管理方案

        这里只讲普遍性格,因为每个人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只能抓一些共同点来看。

        1. 觉得自己很牛逼,一进公司就各种喷。

        看了上面的成长历程就不难理解了,因为从小家里就当宝一样疼,一直都是喷着过来的,所以很正常。有些人胆大敢直接喷,有些人胆小就在背后喷。

        这样的人怎么管理呢?

        你让他提解决方案就好了。你

        说:“啊,你好厉害啊!你有什么好办法呢?来,你来试试!” 保证他过阵子就安静了。(其实就是 you can you up!)

        2. 不注重卫生,桌面也不收拾。

        因为小时候爸妈就是说:“放着我来,你好好读书就好了!”,所以他们很多时候不是不愿意做,而是不懂!(你敢相信吗,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用一次性垃圾袋,他打不开)

        3. 喜欢竞争

        一定要引入竞争,因为这帮人就是考试考着长大的!你一让他有竞争的感觉,他什么都能做得好,给他们考试范围,考试的惩罚。

        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礼物说现在才 20 个人,但我们却能做到 100 万用户,靠的就是高效率。高效率来源于很多小细节,比如快捷键的使用。我们在全公司推行快捷键,怎么做呢?我培训一段时间然后考试,不会的一人一个俯卧撑,马上每个人都学会了。

        没办法,我们这一代人习惯了竞争,习惯了考试,你不考是吗?你不考我就不学。

        4. 以学习为耻

        因为过度的应试教育,挺多 90 后都觉得看书啊都太 low 了,不够有趣,他们心里其实是想看书的,但是怕看国富论啊,看经济学,看诗集啊这些会被人说是装逼,为了避免这种心理,你可以在公司办各种各样的读书会。

        比如礼物说就有早读时间,每天早上8点到9点是公司的早读时间。鼓励买书,买书全报销,读越是常人觉得装逼的书我们越是表扬,这样大家就以学习为荣了。

        其实啊,CEO 带头看书,全公司就会看书的。

        大部分有效的教育都不是集中起来培训,而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

        5. 为偷懒找借口

        年轻人喜欢弹性工作,其实就是因为晚上熬夜早上起不来,说是弹性更有效率,其实是在为偷懒找借口。

        怎么防止大家找借口呢?

        我是这样说的,你就不要骗我了,我昨天晚上很晚睡,早上也不想起,迟到的路上我就喜欢编各种各样的理由,其实你只是起不来床而已嘛。你这样一说,他就承认了。

        这帮人因为高中大学期间习惯了找借口了,很少敢直接承认错误,你带头承认,大家就不会找借口了,我们公司迟到不用说那么多理由,直接说“不好意思我迟到了”,然后直接捐款 50 块给团队聚餐用。

        6. 小结

        看到这里,大家其实能感受到,这是非常充满希望而又无奈的一代。

        我们本渴望学习,但 10 多年的应试教育只教会了我们考试,至今一句英语都会说得很紧张。

        我们本渴望创新,但这么多年下来我们真的学不会创新的本领。

        我们本渴望自由,但却养成了一副慵懒的身躯,没有人鞭策就不会行动。

        也许每一代都有类似的烦恼,但作为过来人,我呼吁每一个 90 后,正视自己身上的毛病,向被应试教育糟蹋了的自己说声“滚”,多读书,多行动,多学会与人相处,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也希望每一个 CEO,能像父母对待孩子,像老师对待学生,像男朋友对待女朋友一样,对待每一个 90 后,他们也许有很多毛病,但他们愿意改愿意学习,这就够了,我们也曾是一个野孩子,对吗?

     

    View
  •     2014年对于橱柜企业而言,因为充满挑战而跌宕起伏,尤其是房地产业的低迷让作为下游的橱柜行业压力重重。与此同时,橱柜行业还遭遇了电商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原本单一的渠道和业态顿时有了新的突破口。不过电商不动则已,动则全身皆动,橱柜企业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还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橱柜企业站在跨年关口,还是有了对2015说你好的底气。

        2014下半年政策转暖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政策的调整给了橱柜行业回暖的动力,春风拂过后橱柜消费又开始逐渐走强,不少业内人士均预测,在2015年国家推进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整个行业有望进一步升温,这让不少橱柜从业者展望新的一年时充满期待。

        终端消费体验更为重要

        度过寒冬之后家居市场将逐渐回暖,而新渠道的开拓和快速发展是企业占据市场先机的关键。预计未来一年家居市场电子商务渠道将进一步发展,在企业销售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而传统销售O2O的销售模式也将更加明显。在稳中有升、健康发展的市场趋势中,行业的跨步式的扩张,又会在竞争上较今年更严峻。“当然市场阶段性的洗牌,对行业也是良性的。‘剩者’是消费者能认同的王。橱柜从业者需要在购物环境、服务提升上投入,尽量增加顾客的满意附加值。”专家评价道。

        立足全国布局重点市场

        对于橱柜行业未来发展战略,业内人士认为有志者需要布局全国,在全国建立制造基地、分销中心、运营中心,形成网络化、系统化橱柜经营生态;二是立足区域独特优势,在区域建立橱柜行业的研发设计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品牌运营中心、文化创意中心和供应链管理中心。市场的细分化和专业化将在新的一年得到更显著的体现,无论是针对哪一个领域和需求,橱柜企业必须坚持自己的品牌战略和服务原则,因为,让消费者得到满意的消费体验是每一个企业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高的要求。

     

    View
  • Share